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91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古诗文的朗读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古诗文的朗读和静县第一中学古诗文历史悠久,意境优美,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瑰宝。要让孩子们喜欢并欣赏它们,就需要孩子们在朗读中悟,在朗读中感受那种美,因此培养孩子的朗读非常重要。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朗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道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朗读 是古诗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中国古典的诗歌都是很讲究声律的,而韵律与节奏又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合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诗词的良好语感,“进入角色 ”,深切品味

2、古诗词的优美情景和情感世界。诗文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其背诵、理解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要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要一句一句的、一段一段的细度让学生在读中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难以读懂的教师可帮助他们揣摩涵义,读准节奏,读出语调。一、正音听读,读得通顺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二

3、、鉴别句读,疏通词句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 读标示出来, 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先 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 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 “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 ”,是修饰 “坐”的。三、品味物象,体悟意境,深入作者情感世界,读出韵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

4、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 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 “千帆过”“万木春 ”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注意语调。语调

5、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 “亡国恨”达到顶点, “恨” 读得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

6、立场、观点和思想。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 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四、想象品读,渐入意境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 ”因为诗歌的语

7、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间,品味诗意,渐入意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没得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更加细心揣摩作品中的词句声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如我在教同学们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不知细叶谁

8、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指导学生在 诵读“ 咏柳”的诗名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提高对诗词的兴趣。 意境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诗歌的意象组合成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怨杜甫的登高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 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不读不足以品味其沉郁顿挫的情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如泣如诉、 飒飒有声的落木,滚滚而来、咆哮不止的长江,读时脑海中必显现一幅壮阔、沉郁悲凉的画面,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顿生心底!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

9、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深入想象。“文章不是无情物,诵读得法遍生花。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髓。在诵读文章时,教 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使学生在之乎者也中,把握文章思想的脉搏,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