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626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四个版本《老乞大》汉语言文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2011 届题 目 从四个版本老乞大 看兼语句的发展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沈砚琼 学 号 07041112 指导教师 王国珍 论文字数 12383 完成日期 2011 年 4 月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教 务 处 印 制1从四个版本老乞大看兼语句的发展07041112 沈砚琼摘 要:本文从兼 语句各句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兼 语句各句式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方面来重点论述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发展。其中第一个部分分别论述 “使令”类兼语句、 “有无 ”类兼语句、 “给 予”类兼语句、 “留下”类兼语句的变化发展,并用表格和函数曲线图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指出各个兼语句

2、在各个版本老乞大 中的兴替情况。第二个部分重点论述 “使令” 类兼语句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 “有无” 类兼语句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用图表结合的方法论 述,重点 阐述“使令”类兼语句中 “教”类兼语句和“着” 类兼语句在数量上表现出各个时期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及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无”类兼语句在内部结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关键词:老乞大,兼语句,发展,不平衡性0 引言老乞大 1是韩国旧时的高丽、朝鲜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内容涉及广泛,白话程度相当高,它有四个典型的版本:原本老乞大 (简称 A本) 、 老乞大谚解 (简称 B本) 、 老乞大新释 (简称 C本) 、 重刊老乞大谚解

3、(简称 D本) 12其中 A本反映元代汉语特点,B 本反映明代汉语特点,C、D 两本反映清代汉语的特点 2。目前对于老乞大的研究著述繁盛,主要有李泰洙和江蓝生 3、梁伍镇 4、李得春和金光洙 5等学者的研究,但都未详细地涉及此文本中丰富的兼语句式。兼语句是汉语句子类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张斌 6、黄伯荣和廖序东 7、董治国 8等对其做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大多仅限于关注其结构特点、句型分类、与其它句式的区别等,即使是王力的汉语史稿 ,也只从总体上粗略地描述其发展,并未从特殊文本出发进行详细地讨论。笔者在对四个版本老乞大的兼语句进行穷尽性查找

4、的基础上,总结了元明清这段时期内兼语句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汉语兼语句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兼语句各句式内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 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句式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包括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 ,兼语短语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构成的短语,其中述宾短语的宾语兼主谓短语的主语,即兼语短语里存在一个宾语兼主语的成分,这个成分就是“兼语” 9。在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兼语句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原本老乞大中有 88句, 老乞大谚解中有 92句, 老乞大新释中有 112句, 重刊老乞大谚解中有 117句。根据兼语动词 V在语义平面上的特征, 老乞大中

5、的兼语句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1“使令”类兼语句“使令”类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如:“使、让、叫、请、派、强迫”等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1本文中的老乞大均出自中华书局 2005年出版的汪维辉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一) 。2其实在老乞大谚解之前,还有一个版本翻译老乞大 ,但据汪维辉教授介绍, 老乞大谚解的汉语部分跟翻译老乞大基本一致,只有少量用字上的差异,且谚解是现今有关研究者们利用的主要版本,所以在丛刊中没有收录翻译老乞大 。2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是由第一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引起的 10。在四个版本老乞大中,大

6、多数的兼语句都属于此类型,且主要以“教、着、请”等为兼语动词。如:(1)教当直的学生将签筒来摇撼动,内中撤一个。 (6A)3(2)你客人只这车房里安排宿处,我着孩儿们做将粥来与你吃。 (73B)(3)捕盗官就叫公兵往前赶, 约到二十里地方,赶上了那贼,要捉拿他。 (116C)(4)教人看了面上的角,背上铺 的筋,商量了价 钱,然后桦也不迟。 (191D)(5)我有些脑痛头眩,请太医来 诊候脉息, 看什么病。 (91B)从上面五个例句可以看出,第一个动词“教、着、请”都具有使令意义,例(1)中“教当直学生”是原因, “将签筒来摇撼动”是结果。同样,例(2) 、 (3) 、 (4) 、 (5)中“

7、着孩儿们” 、 “叫公兵” 、 “教人” 、 “请太医”是原因, “做将粥来与你吃” 、 “往前赶” 、 “看了面上的角” 、 “来诊候脉息”是结果。1.2 “有无”类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 “有”的宾语(即兼语)多表示存在的人或事物,兼语的谓语是说明或叙述描写兼语的 11,如:(6)那客人射的昏了,苏醒过来,恰好有捕盗官来那里巡警 ,那客人就告了。 (15A)(7)我先番北京来时,你这店西 约二十里来地有一坐桥塌了来 ,如今修起了不曾?(64B)(8)倘有人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别人将我们看作何如人他?( 108C)(9)我有一个朋友落后了,所以在路上慢慢的走着,等候他来,故此来的迟了。 (

8、158D)对于这种兼语句来说,更常见的是非主谓句形式,即“有”的前头没有主语 12,如:(10)他那里口子渡江处,有官把守着 ,比咱 们这里一般严紧 ,先验了文引,又仔细的盘问,才放过来。 (174D)(11)有一个看行李,就放马里。 (19A)(12)有人问着一句话,也说不得 时,教 别人将咱每做什么人看?( 7A)(13)我前番从北京来时,离你 这店里约走二十来地, 有一坐 桥塌了,如今可曾修起了不曾?(115C )1.3 “给予”类兼语句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通常表示“给予”意义,动词后面所跟的宾语(即兼语)表示给予的对象,所跟的主谓短语表示给予的原因,最常见的兼语动词是“给” 、 “

9、与” ,如:(14)别个的菜都无,兀的有盐 瓜儿, 与客人吃。 (19A)(15)有什么熟菜蔬,将些来与客人吃 ,怕没 时,有萝卜、茄子将来,就将些酱来。 (69B)(16)你们若有米,粜些与我们 做饭吃,主人家心里怎么 说?( 120C)(17)与儿,你可另盛一碗饭,拿罐取些汤,跟客人去, 给那伙伴吃。 (121B)1.4 “留下”类兼语句在这类兼语句中,V1(第一个动词)表示 “留下”的意义,动词后面所跟的主谓短语一般表示留下的目的,后面所跟的受事宾语(即兼语)一般定指 13,如:(18)咱每吃了饭时,这里留两个看行李,先着两个放马去,到半夜前后,却着这里的两个替回来。 (23A) (19

10、)你这几个伙伴的模样,又不是 汉儿,又不是达达,知他是什么人,我怎么敢留你宿。(21B)(20)你不要那般说,小心些好,常言道:“ 常防贼心,莫偷他物。 ”依我的话,必要留一个人3表示此句子在书中的页码,A 表示版本,下仿此。3看房子才是。 (118C) (21)我不是不教你宿,近来官司排门稽查, 都不敢留面生人住宿 ,我知他你是那里来的客人,向来又不曾相识。 (173D) 2兼语句各句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老乞大的四个典型版本,历经元明清三代,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为了更好地反映兼语句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采用穷尽性描写法,对所搜集到的兼语句进行了仔细地归纳分析,调查表明, 老乞大

11、中的兼语句显示了自身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兼语句的发展趋势,如同别的句式一样,汉语兼语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增减与兴替,不同的句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1 可得知,四个版本老乞大中的兼语句主要可分为“使令”类兼语句、 “有无”类兼语句、 “给予”类兼语句和“留下”类兼语句,四类兼语句在文本中的数量及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表(一)“使令”类兼语句“有无”类兼语句“给予”类兼语句“留下”类兼语句句式版本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总例数原本老乞大47 53.4% 11 12.5% 7 7.95% 6 7.14% 84老乞大谚解49 53.3

12、% 9 9.78% 7 7.61% 6 6.52% 92老乞大新释55 49.1% 9 8.04% 14 12.5% 7 5.36% 112重刊老乞大谚解65 55.6% 8 6.84% 13 11.1% 7 5.13% 117上表的数据表明,兼语句在各个版本的老乞大中所占的数量非常之大,且主要集中于“使令”类兼语句,其数量分别占总数的 53.4%,53.3%,49.1%,55.6%。其次是“给予”类兼语句和“有无”类兼语句,最后是“留下”类兼语句,各版本中的百分比都未超过 10%。且无论是哪个版本,后三类兼语句的总和都不到第一类的一半,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兼语句句式方面,已经形成了

13、“使令”类兼语句一枝独秀的局面,这些,充分反映了兼语句各句式之间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这一趋势也从近代汉语延续到现代汉语中,如:邢欣给兼语式结构定义为:兼语式句型主要指某些由使令意义动词构成的句子,即由“使、叫、请、命令”等动词构成的句子。 14宋玉柱(1979)指出兼语式前后动词之间都有特定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兼语式前动词有使令类,它表示的动作是兼语式后动词表示的动作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15和其它的句型和词类一样,兼语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增减与兴替的趋势,这在老乞大中“使令”类、 “有无”类、 “留下”类、 “给予”类等四类兼语句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同时,兼语句发展的不平衡性还

14、表现为它在各个时期发生变化的程度。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四种兼语句式中,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使令”类兼语句和“给予”类兼语句:2.1 “使令”类兼语句发生变化的程度4“使令”类兼语句方面,在老乞大谚解中,它所占的比例为 53.3%,而在老乞大新释中,它的比例急降至 49.1%,降幅竟达到了 4.2%,而在重刊老乞大谚解中,它的比例又升至 55.6%,升幅竟达到 6.5%,升降比例的变化充分显示出了它变化幅度之大及发展的不稳定性。具体变化幅度可从下列函数中清楚显现: (图 1) “使令”类兼语句的百分比函数 (图 2) “使令”类兼语句的数量函数 从例数方面看,变化最大的在老乞大新释和重

15、刊老乞大谚解之间,数量相差了 10条,但从各版本之间“使令”类兼语句兴替情况来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在老乞大谚解和老乞大新释之间,共有 21例兼语句发生了兴替状况,而在前两版只有 7例,后两版也仅有 7例,具体兴替情况分为以下两类:2.1.1 “使令”类兼语句变换成非兼语句,如:(22a) 炒的半熟时,调上写酱水、生葱、料物拌了,锅子上盖覆了,休着出气。 (63B)(22b) 炒的半熟了, 调上些酱水,把生葱作料着上,盖好了锅,不要出气,烧动火,一会儿熟了。 (114C)(23a) 有人问着一句话,也说不得时,教别人将咱每做什么人看?(7A)(23b)有人问着一句话也说不得时,别人将咱们做什么人看?(58B)2.1.2 “给予”类兼语句变换成“使令”类兼语句,如:(24a) 他们做下见成的饭,与我吃了,又与你将来。 (70B)(24b)那人家,我才刚去要粜与我,他们做下现成的饭,教我们吃了,又教吃你 带来。(151C)2.1.3 非兼语句变换成“使令”类兼语句,如:(25a)那般时,教你受礼,坚执不肯, 满饮一盏,休留底酒。 (76B)(25b)那么教你受礼,坚执不肯,如今要你满饮一杯,不可留一点酒底。(26a)今日备办了些个茶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