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154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功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总胆红素 T-BIL 2.0-20.0cmol/2 1、增高 见于(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 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2、减低无临床意义二、直接胆红素 D-BIL 0.0-6.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 头癌、胆石症等。减少:无临床意义三、间接胆红素 IBIL 1.7-13.0umol/L 增高常见 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 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 见阻塞性黄疽。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1、三者均高,属

2、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 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 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0-40u/L 增高: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 ALT 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 肼、水杨酸制剂、乙醇、 铅、汞、四

3、氯化碳或有机磷等。减少:无临床意义五、门冬氨酸氨基 转移酶 AST 0-37u/L 增高: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减少:2无临床意义六、总蛋白 TP 60.0-80.0g/L 1、增高 (1)常见于高度脱水症 (腹泻、呕吐等)。(2)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3)系统性红斑狼疮、多 发性硬化病等。2、减少:(1)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肾病综合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2)蛋白

4、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症、肝功能受损等。(3)水钠潴引起的血浆被稀释。七、白蛋白 ALB 38-51g/L 1、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的血液浓缩。2、血清白重的减少的临床意义 与总量的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八、球蛋白 1、增高(1) 、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肝硬化。(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 疟 疾、红斑狼疮。(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 炎等。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 3 岁以内的婴幼儿。2、低 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 Y-球蛋白血症。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 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九、白蛋白/球蛋白的比

5、例 A/G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 比值1 提示有慢性肝 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 A/G 比值可提示病情的 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 比值下降,A/G 比值持续倒置表示 预后较差。十、总胆汗酸 TBA 0-20umol/L 反映肝实质性损伤,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醇性肝 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改变,是肝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早期即有血清 TBA 增高,共 变 化早于胆红素。十一、碱性磷酸酶 ALP AKP 53-128u/L 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1、增高:(1)、生理性:妊娠:ALP 来源于胎盘,于

6、妊娠 9 个月 时达高峰,分娩后 1 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可间接评估胎盘及胎儿发育情况。新生儿、正在发育的儿童,ALP 活性增高。(2)、病理性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伴有黄疽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骨骼系统:3骨细胞瘤、变形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骨折恢复期等。减低:无临床意义。十二、尿素(尿素氮)UREA 1.70-8.30mmol/L 1、升高:(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 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2)肾前因素: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3)肾后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4

7、)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2、减少严重的肝脏病病人及部分 肾功能障碍,但无明 显临 床意义。十三、肌酐 Gr CRE 40-106umol/L 血液肌酐浓度可作为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升高见于 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早期轻度升高,慢性肾炎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时肌酐浓度升高。2、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时血中尿中肌酐含量均增高。3、肌肉萎缩时(肌萎缩症、瘫痪病人) 肌酐含量可降低。十四、尿酸 UA 202-416umol/L 1、增高 (1)痛风,对于痛风最有诊断价值,当 640umol/L,

8、具有形成肾结石或关节结晶(结石)的高度危险。(2)急慢性肾炎,酸血症如糖尿病,长期禁食,或 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3)白血病、恶性肿瘤、肿瘤化疗后。2、降低(1)恶性贫血复发、乳糜泻以及如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阿司匹林等药物使用后。(2)肾炎、肾功能不全、痛 风发作前期、高糖、高脂肪、低蛋白饮食等。十五、总胆固醇 TL 2.60-6.20umol/L 增高:脂肪肝、肝脏肿瘤,一些肝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严重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等。减少:严重肝实质性病变,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一些肝外疾病,如甲亢、恶性贫血、营养不良。十六、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 0.34-1.

9、92mmol/L 其为常用的高脂血症筛查指标。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 证,脂肪肝及其它肝病,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脉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十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78-3.86umol/L 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被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 护因子。增高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见于暗血重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等。十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0.78-1.81mmol/L 高胆固醇 饮食时血中可出现,但血清中含量相对稳定,多数认为 冠心病人 HDL-C 比 LDL-C 变化大,可作为动脉粥枰醒化的危险指标。4减低见于冠

10、心病、肝病等。十九、高密/低密 0.80 一般呈负相关,在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二十、载脂蛋白 A-1 APO-A 1.00-1.60g/L 其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成,是 HDL 的主要结构蛋白, 约占 70%,其 浓度可代表 HDL 水平。1、减低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变、未控制的糖尿病、 肾病综合症、活 动性肝炎。2、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明显减低,也见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病-Tangitr 病。3、增高无明显临床意义。二十一、载脂蛋白 B APO-B 0.60-1.10 临床意义基本同 APO-A,但 APO-A/APOB 的比值降低 1 可视为心血重管疾症的危 险指标。比单独测定 APO-A 更有意义。二十二、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 GGT 11-61 u/L 增多: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2、阻塞性黄疽、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3、其它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4、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几乎都上升,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检测指标。二十三、乳酸脱氢酶 LDH 115-220 u/L 增高:1、急性心肌梗死,常在发作后 12-24h 达高峰。2、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3、其它,如肺梗死、骨骼肌病,白血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