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10585 上传时间:2016-12-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狮咨询报告之一诊断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红狮诊断报告 红狮咨询报告之一 上海共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4年 9月 2 红狮咨询报告结构 之一:诊断报告 之二:企业文化体系设计方案 附件 1:企业文化手册 附件 2:情景文化 附件 3:中外著名企业文化案例汇编 之三:薪酬与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方案 附件 1:岗位评价方法 附件 2:部分考核表 附件 3:计划目标分解考核法 附件 4:经营者年薪确定方案 3 红狮管理咨询总体报告结构 之一:诊断报告 之三:薪酬与考核评价 附件3:计划目标考核法 附件1:岗位评价方法 之二:企业文化体系设计方案 附件2:部分考核表 附件3:中外企业文化案例汇编 附件1:企业文化手册 附件2:情景文化

2、 附件4:经营者年薪确定方案 4 2004年月日至月日,按咨询计划我们对红狮作了第一轮的内部调研,通过对副科长以上人员的走访、员工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此后双方共进行了六轮沟通。根据调研和沟通的信息,我们作了如下的诊断报告。 5 该初步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一 、 发展历史的基本认识 二 、 企业文化分析 三 、 薪酬考核诊断 四 、 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分析 五 、 对红狮的初步建议 6 一、对红狮发展历史的基本认识 7 “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 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 ” 。对红狮的认识必须基于这样一种历史的观点 、 发展的观点 , 才可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

3、系统的把握 。 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兰溪市第六水泥厂,创建于1994年,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兰溪第五水泥厂。兰溪第五水泥厂由灵洞乡洞源村党委书记章广勤先生创办。洞源村历来是兰溪最穷最苦的地方,没田没地,自唐朝以来世世代代以烧石灰和砍柴为生。 1980年章广勤创办第一个水泥厂, 1986年在第一个水泥厂的基础上创办了兰溪第五水泥厂。期间,章小华先生高中毕业回乡,加入了兰溪第五水泥厂。 1988至 1990年三年中,由于全国宏观环境等原因,兰溪第五水泥厂进入了一个低谷,企业总共亏损了 600多万元。 1991年,兰溪第五水泥厂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企业推行承包制,从 1991年到 1993年

4、,企业每年创利超过 1000万元,企业的规模发展到年产万吨。章小华先生对兰溪第五水泥厂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8 1994年企业进入了一个分水岭,由现任总经理章小华等八位股东合资创办了兰溪第六水泥厂,是一个民营股份制企业。经过十来年的艰苦创业,红狮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创造了不俗的企业价值、品牌价值和企业家精神价值。其中 2001年 5月动工建设、 2002年 4月投产的2500t/2002年 4月组建的股份公司都使红狮跨上几个台阶。目前,公司在兰溪拥有条 2500t/有数条 2500t/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八亿元,年实际水泥生产能力达万吨,销售额达 润 5800万元,上交税收 3200万元。公司现

5、有员工人,其中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人。 9 从 1980年到现在,红狮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如下的四个阶段,见下图(图 1): 第一阶段:从 1980年 1994年,为求生存、完成原始积累的阶段。其特征是:依靠机遇、领导者的市场敏感性、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创业者的艰苦创业精神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处于朦胧状态。 第二阶段: 1994年 2001年,为红狮的孕育阶段。企业实力得到积聚,企业的运行经验得以积累,企业文化处于自发萌芽状态。 第三阶段: 2001年 2003年,现代企业运作和规模扩张阶段,其特征是:采用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力得以积聚、经济得到发展、职工精神面貌好、凝聚力强、形成

6、一种忘我的工作狂精神。领导者的风格向团队和制度化管理转变。领导者有意识培育和修剪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的核心未形成。 第四阶段:从 2003年开始,企业进入集团化运作阶段。特征:规模快速扩张,多个企业集团化运作,形成母子公司体制。单条生产线规模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区域多元化、人员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管理体系和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需要整合和能力培育。 10 红狮成功因素分析 从红狮的发展阶段来看 , 穷则思变 、 敢冒风险 、 不安现状的精神; 红狮创始人的创业精神 、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 善于抓住中国大发展大建设的机遇; 红狮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和人品获得股东的支持

7、 , 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员工极强的凝聚力; 兢兢业业的做事作风 等 都是红狮成功的构成因素 。 在其中 , 企业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 11 图 1:红狮发展阶段特征描述 第一阶段: 1980年 1994年,为求生存完成原始积累阶段。其特征是:依靠机遇、领导者的市场敏感性、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创业者的艰苦创业精神取得生存和发展,是生存和实力积聚阶段。 1994 2001 第四阶段: 集团化运作阶段。特征:规模快速扩张,多个企业集团化运作,形成母子公司体制。单条生产线规模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区域多元化、人员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管理体系和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需

8、要整合和能力培育。 2003 第三阶段: 2001年 2003年,现代企业运作和规模扩张阶段,其特征是:采用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力得以积聚、经济得到发展、职工精神面貌好、凝聚力强、形成一种忘我的工作狂精神。 1980 第二阶段: 1994年 2001年,为红狮的孕育阶段。其特征为:企业实力得到积聚,企业的运行经验得以积累,企业文化处于自发萌芽状态。 12 二、企业文化分析 13 由于红狮的历史还比较短 , 追溯其历史只有十来年 ,现在的浙江红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从原兰溪第六水泥厂脱胎而来 , 从第一条 2500t/ 其历史还不到二年 , 而且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厂房 、 设备 、 技术等

9、都是全新的 , 人员大部分也是新的 。 这样 , 原先公司企业文化延续的痕迹就比较弱 , 企业文化沉淀也不深 , 相对来说 , 企业文化的可塑性也就比较强 。 红狮现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由以章小华为首的经营者所倡导而自发形成的一些准则和氛围 , 从表象看 , 其特点主要归结如下: 14 、艰苦创业、永不满足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浙江尤其是金华一带民营企业的普遍特征,这种特征在红狮的股东和以章小华为首的经营者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要论钱财,章小华等创业者可能几辈子也花不完了,但他们还是选择继续创业,这是一种创业欲和社会责任感在驱动。 创业者的这种艰苦创业永不满足的精神也延伸到了管理层、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

10、,形成了一种永远创业的精神。 15 、员工对公司认同度高,凝聚力强 在调研中,被访谈者普遍对在红狮工作有一种自豪感,非常乐意穿着公司的服装上街或去公共场合,几乎没有员工恶意地说公司的坏话的,即使有抱怨,也是善意的,这与我们在一些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里遇到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们咨询的部分外资企业,员工几乎没有不说公司或老板坏话的,也许,这是我们民营企业相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所在)。但是,这种高认同度和凝聚力需要呵护,不能让一些怨气长期积压,这也是这次我们需要作企业文化和薪酬考核咨询的原因。 16 、敬业、讲奉献、不计个人暂时得失 在红狮,普遍弥漫着一种工作狂、半工作狂精神,敬业、讲奉献成为红狮

11、一种基本的企业文化。许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日,车间的工人们夜班后不顾劳累继续加班搞卫生而无怨言,很多员工表示, 即使有时觉得得到与付出不相称、即使觉得存在不公平,但首先还是努力工作。 17 、实在、认真、把事做成 很多从国有企业或从北方过来的员工感到 , 与国有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 , 红狮的特点是实在 、 认真 , 不讲空 话 、 不摆空架子 ,要做就把事情做成 , 要做就做最好 。 “ 实实在在做人 、 认认真真做事 、 规规矩矩做产品 ” 已成了红狮非常鲜明的企业文化 。 有些员工认为 , 这也与水泥行业的特征有关 , 其流程具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 规范 、 严谨 、 稳定 ,

12、 而不象某种企业很讲究创意 、 创新 。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企业文化时也考虑到的 。 18 、红狮企业文化塑造的特定时机 红狮现在正处在快速扩张期 , 由单个企业走向集团化运作 ,正在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 、 组织多元化 、 地域多元化 、 人员多元化 、 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 最需要整合各种观念和目标 , 非常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沟通代码 、 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远景目标 , 形成合力 。 所以现在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会得到股东 、 经营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理解和拥护 。 19 、红狮企业文化的现状 目前红狮企业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中间热、两头冷的状态,即中高管理层具有较强的企业文化意识,但股东和普通员工

13、企业文化意识较弱。在中高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到位,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和重要性具有较强的意识,有些被访谈者还具有较为独到的认识,认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原先不大好的员工变好,而一个不好的企业文化会使一个原先好的员工变坏。但员工觉得,大部分股东不关心企业文化,大部分基层员工几乎很少听到企业文化的说法,不知道企业文化为何物。大部分基层员工不关心企业文化,他们主要关心能拿到多少钱。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企业文化往往是中高层经营者的事,甚至是一把手工程,而且一般是对企业的发展有深切的理解、在经营上达到了相当境界的企业家才会从企业文化层面上来考虑经营管理。 这从一个层面上说,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灌输和渗透

14、上不够,其实,有许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参与意识还是比较强的,部分员工说, 我们非常希望了解公司的远景和目标,但以前似乎没有途径得悉这样的信息,最 近从黑板报上看到了这样的信息,令我们很振奋。这说明,我们公司里企业文化传播的渠道还是比较缺乏。 20 、现有的企业文化成果 总的来说 , 目前红狮的企业文化还是处于比较自发和未成型的状态 , 有了一些发散的 、 零星的甚至是具有较强亮点的说法 ,比如: 敬业 、 奉献 、 认真 。 礼貌 、 文化 、 诚信 、 守时 。 七个从善: 工作上没有小事 。 高标准 、 精细化 、 重视细节 。 公司对员工负责 , 员工对公司负责 。 重视沟通和合作 。 对

15、人才:用人的诚意 、 识人的能力 、 容人的气量;情感上的沟通 、物质上的激励 、 纪律上的约束 。 程序化 、 标准化 、 规范化 、 制度化 。 实实在在做人 、 任任真真做事 、 规规矩矩做产品 。 21 、现有的企业文化成果 质量 、 环境 、 职业健康 、 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方针: 铸就红狮精品 奠定百年基业 和谐自然环境 确保职业健康 遵守法律法规 实现持续发展 一体化方针的含义: ( 1) 以先进的工艺 , 一流的装备 , 精细的管理 , 铸就精品 , 成就基业 ,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 ( 2) 以绿色的理念 , 务实的态度 , 科学的手段 , 保护环境 , 预防污染 ,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 ( 3) 以良好的环境 , 预防的思想 , 协商的方式 , 减少危险 , 降低风险 ,确保员工职业健康; ( 4) 以精益求精 、 永无止境 、 坚韧不拔的精神 , 锐意进取 、 不断创新 ,实现持续发展 。 22 在红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