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039481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训练十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9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如果南极大陆涣然冰释,那么许多岛国将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家园。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C在饼干行业,广东饼干在全国居于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而这其中,东莞饼干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2下列各句

2、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六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报告令在场的学子们心潮起伏,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他们开拓进取精神的敬意。B网络作为当今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媒体,它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催生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网络文化。C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D如果不去改变发达经济体单独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仍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转机,甚至还可能更加严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长安塔位于

3、2011 西安世园会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_,_。_,_,_,_,建成后将成 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又彰显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是 2011 西安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观景塔是生态建筑的实践和示范游人可登塔俯瞰,全园美景尽收眼底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A BC D二、名句名篇默写(6 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前出师 表)(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 ,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4、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三、诗歌鉴赏(22 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 分)溪桥晚兴郑 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 郑协:南宋遗民。 芊芊:草木茂盛。(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 分)答:_(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11 分)临江仙苏 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

5、有,何时忘却营营?夜 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注】 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1082)九月被贬黄州( 今湖北黄冈)时所作。(1)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历来为人称道。试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5 分)答:_(2)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 分)答:_专项训练十1D【解析】 A 项“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 项“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此处错用对象。C 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此处应用“无可争议” 。2B【解析】 A 项,成分残缺, “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

6、加“的” ;C 项,不合逻辑, “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 D 项, “问题得到转机”搭配不当。3B【解析】 先介绍长安塔的高度和在园区的地位 ,然后再介绍其建造特点。显然在一起,排除法即可。4(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5(1)【答案】 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的悲鸣啼血;(2 分) 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1 分) 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2 分)【解析】 抓住诗句所描写的意象,然后总结动静结合的手法

7、,还要根据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效果。(2)【答案】 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2 分) 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鸣啼血,(2 分)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 “杨花”表现身世飘零; “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2 分)【解析】 要有明确的观点。从内容来看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主要从所写景象的特点和诗人当时的处境来进行分析。【诗歌赏析】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春日景色,但却流露出寂寞的情怀。 “寂寞亭基野渡 边” ,亭基以寂寞相饰,无疑是诗人内心寂寞的直接外

8、现。 “渡”以“野”饰 ,令人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因无人才具“野”意,从而回应了“寂寞”二字。 “春流平岸草芊芊” ,春风送暖,本来是春潮涌动“江平两岸阔”的景象,而 诗人却用“春流平岸 ”,来写春潮,从而使之显得板滞,了无生机。 “草芊芊”本是春草茂盛,此时在“寂寞”与“ 野”的氛围里,也显得落落寡欢,无人欣赏。春日景色是如此萧 衰,人究竟是怎 样的呢?“一川晚照人 闲立” ,原来人在行将归去的夕阳里久久伫立着, “晚照 ”暗含了宋朝代的末日, “闲 ”字早已失去了悠闲、闲适之趣,我们看到的是“闲立之人”对时局无可挽回、万般无奈的焦灼。一声杜鹃的悲啼,叫破了诗人复国之愿,也许那满袖

9、的“ 杨花”正是斑斑的“离人泪 ”。 这首诗以含蓄见长。通篇写景因 选材得当,描写有 术,所以能既婉曲又真切地表露作者心迹。 诗中流露了诗人作为亡国孤臣 难耐的悲凉。6(1)【答案】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2 分) 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烘托出夜静人寂、安静恬美的意境。(3 分)【解析】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这句词写的是词人夜半到家时的情景,描写此时的景象,由家童的鼾声和涛声,自然就体现出了夜深人静的特点,因此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解答时要作具体解析,如何衬托出来的。(2)【答案】 词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

10、命融化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2 分) 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 (2分)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2 分)【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主要是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词中的景象来具体分析,作者被贬黄州之后,心胸坦荡,旷达豁怀,而这首词中作者写自己醉后归家,叫不开门,依杖听涛,又写到美好的自然景象“夜阑风静縠纹平” ,直到最后的抒怀,无不流露出了作者的旷达襟怀。概括后一定要作具体分析。【诗歌赏析】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 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 归临皋住所的情景

11、,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 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 现了作者 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 ,一开始就点明了夜 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 ,“仿佛” 二字,传神地刻画了词人醉眼蒙眬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 ,再一个“仿佛” ,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 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 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 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高考资源网独家精品资源,欢迎下载!高考资源网Ks5u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