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95719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设计一、中考文言文考查内容文言文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文言文的中考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纵观各地中考题中涉及的文盲文知识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1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其中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重视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2,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有“之、其、而、以、于、者、然、乃、则”等。3朗读与断句。4翻译文言语句。直译为主,直译、意译相结合,重点实词一定要译出。5理解、概括文章(段)的主要内容。6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并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分析。二、中考文言文应试技巧1认真学

2、好每篇文言文是科学应试的根本前提,否则,一切所谓的应试技巧都是空谈。2实词复习重在积累,巧在归纳。要结合具体语境了解实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扎实记牢。3,虚词复习关键在总结,要将主要虚词常见的意义和用法收集整理在一起,每一种意义和用法要纳入典型的例句语境中从而帮助记忆和理解。4文言文的朗读涉及节奏、重音、语气等,其前提是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可盲目。平时复习,要能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内在节奏,熟读成诵,形成较强的文言语感。5文言文的翻译除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本原则外,还应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句式特点与现代汉语的差别

3、,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6文章内容分析与写作特色理解与现代文阅读没有本质区别,可运用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完成这类题目。7,主观题。特别是开放性的主观题,考生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将材料与现实联系,准确答题,还要做到观点鲜明,有条理、语句通顺。示例分析(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

4、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 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付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进夕阳,迎素只,亦铺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12 分)注释子城:城门之

5、外的赉城,也叫瓮城、月城。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毁坏。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平挹江濑: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阒:静。状:描述。丁丁:棋子敲击声。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水尤清冽(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B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C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D,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3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 分)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4文段理解。(6 分)(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 分)(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 分)见水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答案(一)1(1) 格外( 或:特别、尤其 )(2)详细( 或:全部、一一)(2 分)2D(2 分)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 ),只看到风中的白帆,

7、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 )。(2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 2 分为止。)4(1) 第一空:一(或:1)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第三空:谪(或:谪居)(3 分。每空 1 分。)(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 、 “排解谪居之忧”等。(3 分。酌情评分。)解说 这道阅读题本着课内外兼顾的原则,突出文言文主干知识的考查,实词课内外各一个,即使是课外的实词解释,也能在课内找到依据。虚词考查采用一般的选择题,适当降低了考查难度。翻译题稍难,关键要掌握文言实词多单音节词的特征。如“江山之外”中的“江山”实际上是两个实词。文段理解采用选择题和对联填补的形式,考查课内外文段

8、的整体理解和相关信息的筛选。训 练 题 设 计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课文二章(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个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法家拂士( ) (2)至于鄙 (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困于心

9、至于鄙 B,而死于安乐也 亡而能悟C是以至此 不以物喜 D由宋君观之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3翻译下面句子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4整体阅读填空。甲文论证了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甲乙两文虽文体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两文都谈到了“”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乙文中的宋昭公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的“”这一观点。又如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对待的问题,甲文中说“” ,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 ,有过能改。二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靖。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

10、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蝎。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课文( 曹刿论战)乙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节选自( 孙子军争篇)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公将驰之( ) 望其旗摩( )三军可夺气( ) 朝气锐( )6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战于长勺 至于夏水襄陵B公将鼓之 故逐之C登轼而望之 日出

11、而林霏开D以逸待劳 属予作文以记之7用现代汉浯翻译下列句子。彼竭我盈,故克之。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8阅读理解。(1)甲 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2)节选的甲) 乙 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三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荚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予王,由此现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12、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拊其啄。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 “善! ”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释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拊:通“钳” ,夹

13、住。禽:通“擒” ,捉住。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今日不雨 ( )10下面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之妻私臣 闻寡人之耳者 B皆朝于齐 生于忧患C渔者得而并禽之 人不知而不愠 D皆以美于徐公,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11翻译下面文言句子。故愿王熟计之也。12文段理解。(1)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 , ”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 。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字就是明证。(2

14、)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四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也。 (选自课文( 出师表)乙墨者有钜子腹黄亭,居泰,其子杀人。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15、。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以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予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注释墨者:指墨家;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 “钜子” 。腹黄事:人名。秦惠王;战国时泰国国君。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引喻失义( ) (2)天下之大义也 ( )14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于杀人 安陵君其许寡人B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忍所私以行大义D患志之士忘身于外 生于忧患15写出乙段中对钜子高度评价的句子并翻译。句子: 翻译:16文段理解。(1)甲文段作者先分析当前形势,然后向刘禅提出、 的建议。( 各用四字短语填写) 。(2)甲文段和乙文段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段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段中的句子概括这个道理。(3)请结合你读了甲乙两段文字后所获得的感悟,给你们班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