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8992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2)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内容。(3)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受到的严重影响。(5)重点掌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曲折发展的表现。,2.在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2)20世纪50年代末为什么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左”倾错误?(3)为什么制定“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指什么?(4)

2、从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_的长期掠夺和_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落后,_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恢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_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帝国主义,国民政府,通货膨胀,1952,2.“一五”计划实施:(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2)时间:1953-1957年。(3)特点:优先发展_。(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制造厂、_和飞机制造厂

3、等。(5)意义:为_奠定了初步基础。,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沈,阳机床厂,社会主义工业化,3.三大改造的完成:(1)方式。(2)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公有制,【易错辨析】“一五”计划完成实现工业化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但是并不等于中国实现工业化。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2)内容。

4、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_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_。(3)意义: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先进的工业国,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时间: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3)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片面要求_、大办农业。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

5、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_。(2)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_,吃饭不要钱。(3)后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_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大办工业,客观经济,规律,公共食堂,1959-1961,【思维点悟】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提示:当时人们是以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态、高涨的热情和高昂的积极性投入建设的。但忽视了客观实际和经济规律。,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_”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_。2.表现:许多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

6、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调整:(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邓小平:1975年明确提出_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文化大革命,经济领域,全面整顿,【易错辨析】国民经济劫难经济停滞1966-1976年,由于“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建设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但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主持下,国民经济并未完全停滞,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一、判断正误1.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着重发展农业生产。( )提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提升国力,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

7、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因此得以长期贯彻执行。( )提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加上“左”倾错误,八大确定下来的路线并未坚持下来。,3.“大跃进”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提示:“大跃进”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一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愿望的反映;另一方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

8、乱。,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都是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提示:“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一大二公”,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二、问题思考1.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提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但是国内外还有反动敌人的进攻,还有大片领土没有解放,所以新中国依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起来。,2.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提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9、府领导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调整,初步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一五”计划建设,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3.“一五”计划中为什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提示: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下基础,加上我国当时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以及苏联的成功模式,所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以发展重工业为主。,4.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哪些失误?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

10、济造成严重破坏。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主题一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探究讨论】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材料二,请分析: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示: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基础薄弱。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析“一五”计划的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原因。提示:(1)东北矿产资源丰富。(2)交通方便。(3)工业基础好。(4)与苏联接壤,易于接受苏联的帮助。,3.材料二的两幅图片说明什么问题?对中国有何重要影响?提示:说明的问题:

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要点归纳】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是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12、,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主题二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究讨论】,请分析:1.图一与图二中的“社”各指什么?提示:图一中的“社”是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图二中的“社”指1958年后建立的人民公社。,2.造成图三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局面党和政府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提示: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开展大炼钢铁运动,使工业总产值上升较快;同时,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试图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造成农业生产下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

13、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措施:1960年冬,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图四所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有何教训?提示:概况:“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大多数地方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点归纳】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

14、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4.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 5.要坚持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1.(2013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毛泽东说:“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现状,1953年新中国开始()A.实施“一五”计划B.开展三反五反运动C.发动“文化大革命”D.实行改革开放,【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基础薄弱,为发展经济,1953年按照过渡

15、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新中国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C.私有化 D.公私合营【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1953年,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最初采取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3.(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析】选D。观察柱状图,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私营经济所占比例比较少,并逐渐减少,说明我国正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