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647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8 页)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时期段学生数的下降,学校硬件资源的优化,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笔者从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总结三个环节对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进行初步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并经过研讨,提出了改进方法。【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小班化组织策略研究21 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必须以培养现代人,即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也应更新,这使得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弊端日显。为此,笔者对如何组织小班化教学进行初步研究。1 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动因1

2、.1 新课改的目标要求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特点:时代性、基础性、本体性。高中标准确定的生物课程目标充分体现时代性。例如,针对环境问题的严峻,明确提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针对生物技术时代的到来,明确提出“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 、 “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明确提出“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高中标准确定的生物课程目标充分体现基础性。高中标准强调的基础性不是简

3、单的保持旧的“基础” ,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精选必需的经典知识,更新和重建新的“基础”概念和课程体系,提升所有学生的公民素养。例如,高中标准认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等。高中标准确定的生物课程目标充分体现本体性。例如, 标准明确提出“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等。这些目标都是关注学生本体的体现。

4、第 2 页(共 8 页)1.2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小班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谈话式、小组合作、分层学习、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学生思维的活力,真正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上,教师能更多的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随时进行调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小班化教学可以使新课改的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实施。1.3 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是班级学生人数少,每个学生占用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和其它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大,老师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

5、教育资源,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语音设备等) ,使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笔者所在学校去年高一新生数较以往有所下降,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生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多地受到老师的关注。综合来看,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适合小班化教学。2 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意图2.1 让学生充分发展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即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标,为21 世纪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所以,小班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

6、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在小班化教学的分组活动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权力,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教师有目的性和随机性的参与,更能保证每一个成员都有锻练的机会,让每一个成员在每一个课堂上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因此,开展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2.2 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小班化教学让每一个成员都有锻炼自己的机会,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全程参与更能满足这一点。老师能够预测大多数学生的见解,不可能预测每一个学生的见解。小班化教学让教师有充分的机会来了解每一个学生,显然为教师从事教第 3 页(共 8 页)

7、育教学研究提供最直接、可靠的材料,对教师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这是不容置疑的。3 小班化教学的基本程序基本程序的含义:3.1 教师个人备课精心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本节课具体的内容,还要备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和学生认知结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等方面的联系。因此,笔者习惯于三步备课:一备本章节或本节课内容。此步备课,教师的任务是认真阅读某章节或某节课的内容,笔者一般仔细阅读二到三遍,特别是生物新教材,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新老教材的不同。这样做一方面使自己更加熟悉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运用更加自如;另一方面可防止自己在教

8、学中受老教材的影响,使教学内容和新教材不相符。二备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此步备课量比较大,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教师不仅要精通高中生物,还要熟悉初中、大学以至更深更前沿的知识。比如“减数分裂”是本章、必修 2 全册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必修 1“有丝分裂”的基础上,又是必修 2 中的 “遗传定律”的基础,还为选修 3的“胚胎工程”提供必要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个人备课学生预先感知教师集体备课课堂实践师生分组师生活动师生小结课后总结与学生面谈教师研讨诊断性检测第 4 页(共 8 页)三备本节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等方面的联系。此步备课是决定你的备课能否落

9、到实处的关键。在此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学生已有什么知识, 缺乏那些知识,以那些知识为铺垫,及时牵引出那些知识,巩固那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那些用处等。3.2 学生预先感知笔者认为备课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事情,也需要学生的适度参与,最大限度体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现行苏教版生物新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边做边学” 。如“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蚂蚁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等。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教师经过上述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可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制作真核细胞模型”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预先感知,教

10、师就可知道学生希望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学习,学生自己可准备哪些材料,有哪些材料教师不需要准备等。3.3 教师集体备课教师经过备教材和备学生之后,再进行集体备课,利用集体的智慧,将个人见解和学生需求进行充分协调。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笔者所在学校学科组的互教互帮、师徒结对氛围很浓,老教师能够不断吸取新生力量,更新观念,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成长也很快。3.4 师生分组3.4.1 教师精心组织,培育学习小组小班学生的课桌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秧田式,学期初由于师生之间还不够了解,可以采用逐步过渡的方法组建学习小组。从 2 人配对开始,循序渐进,形成合作意识之后再深化发展到 4 人小组

11、、6 人小组等。同时教师直接参与分组,教师可按需要有目的地或随机地加入某小组。3.4.2 教师不定期调整学习小组结构学习小组不是固定不变的,除由班主任安排的定期交换座位外,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需要,不定期对学科小组人员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便于学生间进行更广泛的接触、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学科特长的发挥。3.5 师生活动3.5.1 笔者经过多次尝试,总结出师生活动的基本模式如下:第 5 页(共 8 页)模式中的“刺激”既包括分组讨论、边做边学中的问题,同时也包括复习巩固的提问、新课中的启发、思考和反馈练习等。模式中的“”适合于课堂中的分组讨论、边做边学和教师提问这种类型的刺激,

12、“”适合于反馈练习这样的刺激。3.5.2 教学实录分组讨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的实录:某小组一号同学说:用标记重捕法,先将一只老虎做好标记放回去,然后再去捕获老虎,统计捕来的老虎中有标记和无标记的数量,就知道了目前老虎种群个体数的情况。二号同学争论说:万一这只老虎死了怎么办?应先标志数十只老虎。三号同学发表异意说:老虎也有不同的种,可先标记数十只华南虎,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目前华南虎种群个体数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设疑:然后人们得到什么启示呢?三号同学接着说:如果华南虎种群数量增多了,我们可以适当捕获利用华南虎,相反,我们应当禁止捕获、保护华南虎。经过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3、 ,还联想了“标记重捕法”的注意问题。3.6 师生小结本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适时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小班化”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除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更具有调节、激励的功能。恰当、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信心、形成小组学习的习惯。在小组学习中有时笔者会让学生个体或小组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从中学会对自己客观的评价及对他人的关心;有时笔者会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适时地对个人或小组予以个性化的评价,适时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你很聪明” “你真棒”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有时也会有意识地对小组进行夸奖, “恭喜你们

14、合作成功” 、 “你们小组的想法很有创意”等语言让小组成员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成功、学习的快乐。3.7 与学生面谈个体反应 小组评估师生纠错同小组的纠错个人评估小组评估确认刺激第 6 页(共 8 页)笔者多次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面谈,通过面谈了解个别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与人合作困难的心理疏导;通过面谈,了解学生最喜欢什么形式的生物课;通过面谈,向学生了解生物教学小班化的优点和不足等。3.8 诊断性检测每节课堂中的评价,往往侧重于学习过程,反映的是即时效果。学习应该要起到长远效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为此笔者在通过小班化教学,让学生主

15、动参与学习的同时,还不定期地进行诊断性检测。诊断性检测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的是对专业名词的默写,有的是对实验原理的描述,有的是对小组活动过程的评价和改进等。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教师即时了解教学中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便于适时调整。3.9 教师研讨能否将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并用好的教学理论去大规模地指导教学实践主要取决于课后的教师研讨。教师研讨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借助学科组的力量,凝聚集体的智慧,总结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在研讨中,教师可获取同伴的宝贵经验,让自己变得更有实力;在研讨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谦虚踏实;在研讨中,教师可感受同伴们的友爱

16、,让自己变得更乐于和别人相处。同样是在研讨中,让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科研型教师,让自己与时俱进。4小班化教学的主要成果4.1“低分”学生进步明显笔者所研究的对象属于三类生源,总体上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平时的书面、口头、动手等方面的考查中,往往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出现低分,甚至书面检测中出现十几分。笔者所教的班级中,高一入学初期有好几位同学连续出现十几分(最低的 11 分)的成绩,相对较好的班级中也有二位同学多次出现二十多分(最低的 17 分) 。但是,在进行了小班化教学实践后,班级“低分”由十几分提高到了二十几分接近三十分,最明显的是丁一(化名)同学由 22 分左右的成绩(曾最低的 17 分)提高到了 50 分左右(最高的 57 分) ,另一位由 30 分左右(曾最低 23 分)提高到四十多分(最高为 47 分) 。可见,小班化实践能够促进“低分”学生的进步。第 7 页(共 8 页)4.2 班集体总体素质明显提高评价一个班集体,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学习风气、组织活动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