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442839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答案终结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

2、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技术的本质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

3、双重属性。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2 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方法。(

4、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不断科学化,技术

5、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科学和技术的特点。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3 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进入 20 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新发

6、现、新发明,并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必然孕育着新的自然科学。科学革命使得自然科学不断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这样,一些综合性很强的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就相继涌现。4 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答: 现代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20 世纪初的科学革命。20 世纪初三大领域(宇宙世界;微观世界,复杂世界)的科学突破对现代之然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19 世纪末的三大发现(x 射线,放射性,电子)拉开了 20 世纪初科学革命的序幕。而相对论、量子论假说则是这场革命到达了高潮,引法了现代物理对经典物理学的第三次反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崛起了出现了老三论(

7、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自组织理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 。从此,现代科学得到了全面发展,产生了(天)大宇宙爆炸学说;(地)地质板块学说以及(生)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正是这场科学革命,为现代自然辨贞观的产生打下了自然科学的基础。5 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况?整体和部分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一对矛盾,二者可以经由两种方式加和性和非加和性而相互过渡。加和性指的是,如果一个复合体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加进原来分散的元素来构成;反过来,复合体的特征可以完全分解为鼓励的元素的特征,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加和性的。然而

8、,各部分之间并不能通过单纯的加和性耦合关系而形成新的系统,系统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中必然存在着非加和性关系。这种非加和性关系的存在,才能使系统出现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属性,使系统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出现质的差异。这种非加和性特征表明,物质系统的整体特征既不能归结为它的组成部分的特征,也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堆积。它所反映的是某种具有新质的联系,是标志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联系方式。6 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事物的整体性是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

9、性质和功能,形成了3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整体性是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沟通的共同指令,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将出现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失去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一个系统性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的性能,还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观念的现实意义:当我们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时,必须要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如果只着眼于局部,就难免要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错误。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协调发展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互相制约,不可分割。而如今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展,人却在不断的破坏着生态平衡,早在 100 年前,恩格斯

10、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如今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认识。不能再盲目的与大自然对抗、决斗下去了。如果人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而无视自然规律,无视系统,无视其他生物,自然就会反过来制约人,报复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方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模宏大,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源、通讯、教育科学等各个方面,按照整体性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调整其内在的不合理结构,实现合理的,优化的整体结构

11、,从而产生最佳的整体效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处处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全面的、正确的看待问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在实际工作中,从系统整体论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系统中诸要素能达到协调一致、结构合理,则会形成一个优化的系统。中国民间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便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互相协作,互帮互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互不协调,相互掣肘,只会导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应站在整体的高度,提纲挈领,统观全局,防止和反对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

12、益,同时又要重视个体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7 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运动指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位置变化、质量变化、形式变化等。变化有可逆与不可逆变化。而演化是指不可逆变化。演化的观点有:矛盾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自然物质系统运动转化的守恒定律;自然物质系统发展的周期性。由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存在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社会,为了使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解决各种矛盾,处理好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因为主要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转变使系统的每一次非平衡相变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社会中的主要问题,使社会的各方面得到平衡

13、的发展。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物质系统演化使一个自发过程。演化条件的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作用,不需要借助任何神的力量或外在的指令。也就是说,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条件和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都是自然物质系统所固有的属性。在永恒的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进行中,任何一个具有的运动形式都不是永恒的,总会向其它的运动形式转化而去,但是,在某一过程中丧失的运动形式,一定会在其它某个时刻或某个地点,当其产生的时间被再生产出来时再次出现。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周4期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自然物质系统不断地螺旋式地向上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进化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有更新的回归。自然物质

14、系统周期性循环不仅仅是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轮换,每一次循环都会产生新的矛盾,并在历史中留下不同印记。8 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答:物质系统进化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任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形成总有一个过程,若系统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形成不是按照某种指令来实现的,而是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彼此之间具有协同,向干活自发的默契行为,那么这种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就叫自组织。自组织是在特定条件下,在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支配下实现的,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每一具体形态的物质系统的形成都可以认为是自组织过程。自组织也需要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

15、交换。如耗散结构。9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怎样的看法?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一步步地从自然中分化出来。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依赖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和发展。其次,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自然从来不会自觉地适应人的意愿,它在“供养”人类的同时,也向人类“提供”困难和灾难,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性推动着人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导致了人类自身的进步,也使得自然界深深的打下了人类活动的烙印。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就是人与自然逐步分化的过程。从学会

16、打制石器到懂得使用火,乃至最终形成语言,这些都促使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形成人类社会。人工自然是指人通过劳动实践进行改造后的自然物质系统。人工自然观是人类对人工自然的总的看法。正确的人工自然观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变自然。人具有能动性,能进行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同时作为主体的人又有受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受到作为客体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只有遵从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人类才能更好的改造自然。10 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请陈述你的理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后果,从而引出了所谓的“全球性问题” 。主要表现在: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70 年代以来,鉴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世界各地已先后成立十多个研究“全球性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