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162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全诗的内涵。2、理解全诗的情感基调。3、增强学生坚强面对人生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内涵。2、把握全诗的内涵。教学过程:1、导入“每个人都会有对于自己幸福生活的定义,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2、作者介绍(部分)海子(1964-1989) ,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 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1983年自

2、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 ,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 、 海子、骆一禾作品集 、 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 ,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 亚洲铜、 麦地 、 以梦为马 、 黑夜的献诗 献给黑夜的女儿等。3、内容分析1、全班齐读课文,请同学们概括第一节内容并说明理由。第 1 节:虚构了一副自由独立、平凡温暖的尘世生活图景,寄寓了

3、诗人理想主义的幸福生活。“喂马” 、 “劈柴” 、 “周游世界” ,前两者是平凡的劳动生活。劈柴喂马在现代的确算不得是常见的生活,但在海子那个年代,劈柴喂马是日常生活的一环,是安逸生活浓缩出的代表。第三个是个自由的生活。 “关心粮食和蔬菜”是平民普通生活所要关注的(举例买菜者) 。“有一所房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前者是生存之基,也是整个平凡生活的基础,后者是美好愿景。“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个具有自主自为能力的人,诗人自然有选择生活的自由,他可以选择去感受“幸福”。这里的“幸福” 被限定在日常生活的意义范围内,主要指向满足日常欲望(物质的以及情感的) 、享受世俗快乐,例如“喂马

4、 ”、 “劈柴”、 “周游世界”、与亲人通信,等等。可以在“关心粮食和蔬菜 ”的过程中,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欲望的满足具有接近幸福感的可能。2、具体分析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粮食和蔬菜、大海、春暖花开解析劈柴,可以联系生活背景。此处介绍海子家庭的贫困与往后的贫困生活。(海子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 ;第二天,照样做

5、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 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 30 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 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 “第一个月 90 元的工资,他寄了 60 元回家。 ”1988 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

6、递上 300 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 ”, (现在) “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 。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 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

7、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 )解析“马” ,可以从以往诗歌中获得。 “马”在海子诗中又有特别的象征意义。关于“幸福”的感受和想象里, “马” 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从黎明到黄昏 /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成才之路 21 页) 。他喜爱以 “马”作为自己到达理想之境的载体,如“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万人都

8、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祖国,或以梦为马 ) ;“ 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七月不远 )等等, “马”有时成为诗人高蹈理想的人格映证: “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在前进/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 /没有伙伴/没有他自己的伙伴/也没有受到天地的关怀” (诗剧太阳 ) 。因此, “马”在诗中出现,暗示着对尘世幸福留有怀疑,即刻准备出走的“先行者 ”姿态。 (划线部分放入 ppt)一说劈柴喂马是安宁平凡的生活。朦胧诗本身具有多义性。另一说, 诗经里有一篇

9、叫周南.汉广 ,里面有一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说的分别是劈柴喂马,是迎娶一个姑娘之前的准备工作。 解析周游世界,周游世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理想,自由行走于世界各处,看各地人俗风情,普通人平常也会如此幻想,更何况诗人呢?什么人会关心粮食和蔬菜?解析“粮食和蔬菜” ,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是最贴近生活,努力生活的人。海子关心粮食和蔬菜,就是关心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部分。 (联系上文海子的贫困)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阅读“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有什么感觉,觉得这样的场景如何?这

10、句话比起前面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关心粮食和蔬菜”这类普通的生活,更富有诗意,有种隐逸者的味道,也更加超脱尘世,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理想的生活状态。结合整节,诗人想象自己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的房子(在现实生活尘世中的位置) ,又有一个超离尘世之外,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空间。这样的地方是具有诗意的,也是不现实的。解析“面朝大海”可以从“海”的方面解析。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核心。大海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解析“春暖花开”可联系海子最后

11、的那首诗,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 “春天” , “春暖花开” 都是诗人对“幸福” 生活的想象之境;“ 春天”带来“光明的景色”,这是渴望“复活” 的诗人(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想走进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间的矛盾可用“诗”来解释。 )2、全班齐读第二节,请同学们概括第二节内容并说明理由。第二节写诗人希望与亲朋沟通,分享幸福。诗人要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每一个人,希望能把祝福与问候的温暖传递个每一个人。他并不希望永远沉默,他也希望能够和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这是诗人向外部世界的敞开的刹那。比对于第一节,理想中幸福人的物质条件,这一节写了幸福人的精神世界,即幸福人与亲人朋友沟通交

12、流。第二节的前半部分很浅显,诗人在想象自己明天做个幸福的人时,他感到的幸福似乎满地要溢出来,于是与亲人通信,要告诉每一个人他的幸福。但后半部分,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这一句中, “幸福的闪电”是指什么?幸福的闪电告诉了我什么?(幸福的闪电里,幸福是名词还是形容词?)(闪电具有什么特征?)闪电是刹那间格外闪亮的东西,幸福感也可类似这种感觉,比喻说法。表现幸福短暂迅疾,稍纵即逝给人强烈震撼的特点,于诗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即。3、全班齐读第三节,请同学们概括第三节的内容并说明理由。第三节写诗人对生活在尘世上的人的祝愿。诗人给予人们最世俗的三个祝福,也恰是最质朴,最真诚的三个祝

13、福。 (但是诗人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愿一个人留在尘世之外,这份遗世独立的情怀不完全是来自社会,更是来自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怀。 )诗人为何要给山川取名?(什么时候人们会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表达对被取名者的美好期盼。诗人为山川取名是表达自己对山川的喜爱,延伸出是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对陌生人祝福,表现出诗人是个怎样的人?诗人与亲人分享幸福,为山川取名,祝福每个陌生人,他毫不吝啬分享幸福与传递祝福。诗人用极为纯朴,温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并将这种幸福感向外传布。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善良,诗人爱着这世上的一切。4、然而

14、在诗的最后,在三个“愿你”之后,诗人却“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前面的愿望都是为别人祈祷,自己只愿独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你的就是我所不愿的,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就是我所不愿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的这样想法其实在前面就已经有所流露了,可以找出哪些细节呢?“从明天起”而非从今天起,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明天永远在远方,虚幻而又不可达到。幻想明天恬淡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流露着今天的不幸福。明天起与每个亲人通信,而当时条件困难,没法达到。明天渴望交流,而今天却是孤独的。 (孤独可以看成才之路第20 页)海子对幸福的理解是复杂的,他的思想与内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现实生活的贫困、不如意让他异常

15、的渴望亲情、友情、爱情,渴望打开封闭而孤独的世界融入世俗;另一方面,他又坚持、不肯放弃对于诗歌世界、纯粹的精神的追求,这又使得他非常谨慎,拒绝进入世俗。最后,他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那里安放灵魂, “放眼神明赐予的宁静” 。5、这首诗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何区别?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 “愿你”的祝愿,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所以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显示出诗人已经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由此可见,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但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超脱了平凡的尘世生活,是诗人真意的流露。诗人在继续生活却失去追求诗歌美好,与写诗但可能失去生命的选择中最后选了后者。海子于 1989 年 3 月 26 日,写下这诗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自杀了。四、拓展朗读海子的其他诗作为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