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7356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第三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古代诗文阅读(12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真的猛士,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沉默呵,沉默呵!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一是流言家_,一是中国女性临难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答案(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3)竟会这样地凶残竟至如此之下劣竟能如是之从容(二)诗歌阅读 (6 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2、,回答问题。(6 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 分)答:_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 ,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答:_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

3、味。(2)“长”或“ 畏” 。 “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贾府的亲戚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琴等人来到贾府后,宝玉兴奋地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还叫袭人、晴雯等快看人去。袭人等瞧了一遍回来说道:“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的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

4、B贾母特别喜欢宝琴,不仅逼着王夫人认她为干女儿,还送给她一件凫靥裘。众人以为这会引起黛玉的醋意,谁知黛玉竟浑然不觉,还亲切地叫宝琴妹妹。C邢岫烟的家境贫苦,全家曾租借庙里的房子,一住十年,后来投靠亲戚来到贾府。她的姑妈邢夫人不关痛痒地将她交给凤姐,凤姐冷眼旁观,发现她心性为人不像邢夫人及她的父母一样,觉得她是温厚可疼之人,又可怜她家贫命苦,反而比其他姐妹多疼她一些。D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庭里依题即景联句。凤姐以 “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其中,尤以湘云、黛玉、宝琴三个表现突出。而怡红公子再次落第,湘云于是罚他到栊翠庵求一枝梅花。宝玉果不负众望,取来一大枝梅花。E贾母

5、觉得宝琴雪下折梅比画中的人还好看,于是向薛姨妈细问她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无奈宝琴已许过梅家,薛姨妈只得委婉告知贾母这一消息。解析A 项,袭人未去。 D 项,李纨罚宝玉去折梅。答案AD4.简述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1)贾母一见宝琴便“喜欢的无可不可” ,那么,贾母喜欢宝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请简述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答第( ) 题:_答案(1)贾母格外喜欢宝琴,一则“逼着”王夫人认她为干女儿,再则让她与自己“一处安寝” ;三则送她珍贵的凫靥裘斗篷;四则一再嘱咐宝钗不要管紧了她,真是宠爱有加,连宝钗都心生嫉妒:“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

6、你。 ”五则贾母有意要将她说给宝玉,后来听说早已许配给梅翰林之子只好作罢。(2)宝玉的孔雀毛大衣被烧了一个洞,怕老太太知道不高兴就连夜找人织补,但无人能揽。晴雯虽在病中,仍挣命做起来,用孔雀金线来回织补,满眼金星,补不上三五针,歇歇再补。宝玉万分不忍,添茶递水,晴雯央求他快睡。凌晨四点补好了,晴雯也累倒了,病情加重。(二)文化经典阅读 (6 分)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孔子于乡党,恂恂 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 庙、朝廷,便便 言,唯谨尔。【注】 恂恂:音 x,温和恭顺。 便便:善于辞令。论语里仁里记载,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请结合上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言

7、与行。答:_答案平时生活中,说话要谨慎诚敬,不卖弄口舌、妄自尊大,不自骄于人;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理要明白、不含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糊。做事要勤勉敏捷,少说多做,不怠惰。【参考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大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三、现代文阅读(39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雅” “俗”标准如何辨析究竟什么是“庸俗、低俗、媚俗”?社会各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雅”本来是“夏” ,指的是周王朝统 治的核心地区

8、,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中心地区” 。而“俗”指的是其他地区。我 们不能说非文化中心地区的文化,就比中心地区“低下” ,正像今天不能说 一个四川人、广 东人、东 北人,就不如北京人有文化。根据著名美学家、 民国通俗小 说论稿的作者张赣生的研究,中国人产生“俗”这个概念,大约是在西周时 代。从 传世古籍来看, 易 、诗、 书、 左传和论语等重要典籍中均未见“俗”字,这不会是偶然现象,它似乎证明“俗”的观念在春秋时代尚未得到普遍确认。进入战国时代以后, “俗”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如孟子云“其故家遗俗,流 风善政,犹有存者” ,庄子云“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9、 ,周礼云“以俗教安, 则民不愉 ”,礼记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如此等等指的都是风俗或民俗,即某一民族或地区由习惯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风俗之“俗 ”本无所谓褒贬意,故 荀子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 ”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它不是个人有意或无意的创作,而是社会的、集体的现象,体现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又引申出 “俗”的另一层含义“世俗” ,在“俗” 字前加上“世”字,是指一般情况, 虽然含有“平凡”的意思,但并不一定就是“ 俗不可耐” 。可见, “俗”是一个双重语义的概念。当它作名 词时,是 习俗、风气,多数人普遍实行的习惯生活方式;当它作形容词,表示性质、特征时, 则是

10、凡庸。这两重语义经常是同时呈现、含混表达的,笔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通俗文化” 。正如老舍先生指出的“俗而有力” ,就是伟大。荷 马史诗、诗经楚辞、格萨尔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五四”白话文和诸多“红色经典” ,都是“通俗”的。“通俗”有两种意思, “与世俗沟通”和“浅显易懂” 。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理解,才能把握通俗文化的本质。 “与世俗沟通”强调 的是创作精神, “浅显易懂”强调的是审美品位。两方面既相区别又相依存, “沟通 ”才能“易懂” ,“易懂”才能“沟通” 。人们的理解多偏重于某一面,才 产生了 许多误解。所以, “俗”不等于庸俗、低俗、媚俗。大俗就是大雅,例如白

11、居易、曹雪芹、赵树理、老舍、巴尔扎克等。而故作高雅,反而恰恰是一种“恶俗” 。“媚雅 ”与“媚俗”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通俗”类别的文化产 品中可以有“大雅”出现,就像诗经中包含着“风雅颂”一样。而所谓“阳春白雪”的类别中,也产生着大量的垃圾。例如我们不能 说每一首交响乐都是“高雅”的,千千万万的交响乐、朦胧诗、文言文里,包含着大量的仿制品、劣质品和心理不健康的作品。而相声、快板书、 评弹、摇滚乐、 乡村音乐这些“通俗”的类别 中,却可以产生流芳百世的经典。(摘自 人民论坛 ,有改动)6下列有关“俗”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俗”指的是非文化中心地

12、区,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 “俗”文化就比“雅”文化低下。B张赣生认为, “俗”的概念虽然产生于西周,但“俗”的观念在春秋尚未得到普遍认可。C战国以后, “俗”广泛出现在经典著作中,其含义由风俗、民俗又引申出世俗之意。D风俗之“俗”指习惯的生活方式,无所谓褒贬意;世俗之 “俗”则有平凡、凡庸的意思。解析张赣生只是认为“俗”这个概念产生于西周时代, “俗的观念在春秋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是作者的观点。答案B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每一个民族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所谓 “入国问俗”是说了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解一个民

13、族,应该先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B文学作品中,白居易的琵琶行 、曹雪芹的红楼梦 、老舍的骆驼祥子 ,既是大俗,也是大雅。C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雅”和“俗”的代名词,被誉为“阳春白雪”的文艺作品一定是高雅文学。D相声、快板书、评弹、摇滚乐、乡村音乐这些 “通俗”的艺术中,也可以产生流芳百世的经典。解析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原文是说“所谓阳春白雪的类别中,也产生着大量的垃圾” 。答案C答:_答案作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世俗沟通”的创作精神,二是“浅显易懂”的审美品位。通俗文化有“大雅” ,也有“垃圾” 。(意思相近即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清名梁晓声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轮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大叶茶装在竹篓,一元一斤;芽茶装塑料袋里,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