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63980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中考议论文阅读一 议论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地位:通常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第一篇,是 2011 年起已连考三年,中考篇目分别为向字典鞠躬 、 过有容的人生 、 学会舍 (见附录) 。是否在 2014 届中考中依旧所向披靡,可能性很大,请拭目以待。二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稳扎稳打,一鼓作气。(一)议论文三要素:1 论点:作者的观点或看法。2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3 论证:论证方法分为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三种。(2) 议论文思路结构:分为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种。(3)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有逻辑性。三 议论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基础知

2、识考察:1 常见题型:如改错别字,选择关联词语,看拼音写汉字等等。2 答题思路:A 字词需注意日常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品不好的话,神也救不了亲。B 关联词语:注意上下文,揣摩文意,一般会有蛛丝马迹的呼应。3 真题回顾:*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6 题:第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6 题: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4 分)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现代

3、汉语词典释义: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 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2012 年过有容的人生第 17 题: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只有 才 B如果 就 C既然 就 D虽然 但* 2013 年学会舍第 16 题: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是 还是 B既 又 C不仅 还 D不是 而是 2(二)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和

4、句子短语:1 常见题型: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指示代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短语在文中含义。2 答题思路:A 字词含义:a 结合上下文,思考词语的深层含义。b 选择可置换的同义词作为答案,保证词性一致。c 注意返回原文检验语句是否通顺。若通顺,便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答案。B 指示代词含义:a 指示代词“这” 、 “如此” 、 “这样” 、 “这个道理”等,往往紧跟词语上句。b 锁定原文答题区间,摘取最准确词义,必要时适量改变句式。C 句子短语含义:a 回到原文,找上下文具体对应的关键词句。b 提取关键信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答题要点,并组织成句。c 注意文意贯通,具体准确。3 真题回顾:* 2011

5、年向字典鞠躬第 16 题:第段中“眼睛一亮” 在文中的意思是 。(3 分)* 2012 年过有容的人生第 17 题:第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 2013 年学会舍第 17 题:第段中的“左右”在文中的意思是 。 (2 分)(3)概括文章论点:1 常见题型:找中心论点、概括分论点。2 答题思路:A 中心论点一定要格外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部分,尤其是关键词“因此” 、“所以” 、 “由此可见” 、 “综上所述”等的后面部分。B 中心论点的格式为“我们要” ,一定是肯定的,论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需要格外留意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率词句。注意:否定的、抽象的句子都不是中心论点,应该适量改变句

6、式;另外,解释原因的、分析措施的、阐述事例的、叙述的、描写的等等,都不是中心论点。C 分论点需纵观全文,把握议论文的脉络结构,划分层次,寻找各层次的中心句,需要格外留意过渡性段落或词语,适量改变句式,保持各分论点句式一致。D 检验步骤:碰到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找论点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最好使用排除法。设想下如果自己选的是中心论点,那么全文应该如何布局,而实际上全文怎样论述的,是否合理。3 真题回顾:*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8 题第 3 个空格:第段主要论述了 。* 2012 年过有容的人生第 19 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第段依次从(1) ;(2 ) ;(3) 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7、9 分)* 2013 年学会舍第 18 题:概括第段 的具体事例 ,这 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 (4 分)来* 2013 年学会舍第 19 题第 1 个空格: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4)论证方法及作用:1 常见题型:很直白的问论证方法及作用。2 答题思路:A 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所问是划线句还是某一段,还是某几段或全文,要有整体意识。B 套答题模板:a 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b 引用论证引用了名言、资料、数据等,更有充分地论证了(中心句)引用传说故事、名人轶事,引起读者兴趣,更生动地论证了c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C 注意事项:a 事例需要概括,引

8、用需要简洁,对比只需有对象关键词,均无需拖泥带水。b 中心句需紧跟上下文找中心句,即层次大意,而非全自然段乃至全文的中心句。3 真题回顾:*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8 题第 1、2 个空格:第、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5)论证结构辨析:1 常见题型:单刀直入或填空或选择、综合考察知识点运用能力。2 答题思路:A 注意审题:锁定答题区间, 看清楚是问某几段的论证结构还是全文的论证结构。不过,锁定好答题区间后,还要从内容方面综合考虑结构。不要迷信关键词。如“但是”一般情况下是对照,但也可以表示强调,那就是层进关系了。B 找关键词:a 总分:一般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先概括综述,后

9、具体分述。b 并列:一般是并列关系。判断并列还是递进,最好的方法是看能否互换顺序。并列是平等关系,可以互换。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是又是;不是而是;同样;同时;另外等。 4c 层进:一般是递进关系,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如不仅而且;不但;更进一步说;更重要的是;更何况;甚至;况且;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等。d 对照:一般是对比,内容相反的两个方面。如反观当下;但是;却;而等等。3 真题回顾:* 2013 年学会舍第 19 题第 2 个空格:(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6) 论据的使用:1 常见题型:把论据材料填入原文合适的位置、补充论据。2 答题思路:A 论据材料放入哪两段之间

10、:结合上下文,格外留意过渡句或关键词。B 论据放入哪一段最恰当:先概括所给论据材料或名言警句的大意;再结合论点,或具体或充分或突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句);最后写套话:是对上文作补充或对比,使论证更严密更有说服力。C 补写论据:先注意句式乃至所用修辞(比喻,排比等),保证所写论据和原文例句句式大致吻合;再分析论据所在段落的论点,保证所写论据能够充分论证原文论点,符和逻辑性。3 真题回顾:*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8 题:根据第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 (3 分)因为海洋浩翰,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 , ; 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2011 年向字典鞠躬第

11、19 题: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 (3 分)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之间 B.之间 C.之间 D.之间* 2012 年过有容的人生第 20 题: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 分)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 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 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2013

12、 年学会舍第 20 题: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 (6 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5四 近三年中考议论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2011 年上海中考: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

13、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 好风景” 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绮”读音为 q,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 y。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 怀念时 ,将“ 未完的 龃龉” 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y”。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 jy,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 j 为 z,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

14、u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 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由孙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