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60111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5、古董商贩售卖一批声称是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书,并指出这批书写于牛肩胛骨的文物,主要内容为土地交易契约。下列何种说法最为可信A.这批文物从安阳出土,又有甲骨文书,应当是真品B.刻写在牛肩胛骨,而非刻写在龟甲,故极有可能是赝品C.甲骨文直到清末才出土,无法伪造,这批文物应是真品D.商代并无土地交易行为,自然不可能有契约26.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

2、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制度创新27.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而兼用之,其亦有益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增加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28.一篇题为消失的城市的文章里,考察古代中国曾经存在,但至清代已经消失的那些城市。此文所谓“消失的城市”应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浙江省 B.陕西省 C.湖北省 D.广东省29. 有关雅典民主政的历程,下列史实是正确的应该是A.战神山议事会是最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成就的机构B.梭伦通过“解负令”和废除债务奴隶制,发

3、展农业,打压工商业等措施,为雅典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克里斯蒂尼改革时期雅典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D.“陶片放逐法”属于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推行的得意之作30.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C.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D.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31.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阶层,如贵族、努力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贫

4、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指不同阶层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若以此概念来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大 B.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少C.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D.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32. 下面是 1865 年和 1894 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33.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

5、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 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 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34.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35.“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

6、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40.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5 分)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呜的私学文化”。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

7、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列举“私学文化”中分别服务于“专制主义”和体现以民为本”的具体主张。(10 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赞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互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9 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

8、国社会转型中向 “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表现,在该过程中,中田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6 分)41. (l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依据材料所示,提取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5. (15 分)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谬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贪者,举以为收拏 (官奴婢)。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宜贵戚多怒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于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9、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请指出材料一中所谈到的商鞅变法中两个重要措施,并谈谈它们对后世历史发展的重大影晌。( 8 分)(2)据材料二,导致商鞅悲剧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7 分)选择题:2425:BD 2630:DBB CB 3131:DCBCA 40(1)条件:经济:铁犁牛耕使用,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或小农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社会:士人迅速崛起,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学术环境宽松。(6 分)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要以法制国,厉行赏罚。(任一点得 2 分)

10、以民为本:孔子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苟子的君舟民水。(任一点得 2 分)(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 分)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 分)根源: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3 分)(3)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任意两点得4 分)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11、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张等。(任一点得 2 分)41信息 l: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 2 分)说明:近代以来,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历史地理知识,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甲午战争之后,则侧重政治制度,民国年间更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4 分)信息 2 :西学东渐的上导力量发生变化。(2 分)说明:鸦片战争后,以官方译书系统为重要力量;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民间译书量剧增,民间学者日益成为西学东渐的主导者。(4 分)信息 3: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 2 分)说明:19 世纪 40 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解放思想;19 世纪 60 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译书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4 分)45. (1)措施:军功授爵(废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4 分)影响:富国强兵:提高军队战斗力与作战积极性;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4 分)(2)原因: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势力,遭到其反对;秦孝公死后,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4 分)认识: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会触及旧贵族和特权者的既得利益;在改革的道路上荆棘从生,障碍重重。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