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1512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振聋发聩,谈笑风生论辩的威力韩非子? 说林里有 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把长生不老的药献给楚王,通 报的人拿了药走进宫来。内侍问:“可以吃吗?” 回答说 :“可以吃的。 ”内侍夺过来就吃了。楚王十分生气,下命令杀他。内侍 请人传话劝说 楚王,说:“我问通报的人,他说可以吃,所以我吃了,我没有罪,有罪的是通报的人。再说客人献的是长生不死的药,大王杀死我,这长生不死的药就变成致死的药了,献 药的人不也就变成欺骗大王的人了吗? 大王杀 了无罪的我,不 过是证明别人欺骗大王。这样还不如放了我。 ”听了这番话,楚王把内侍放了。这篇有关长生不死药的寓言说明论辩是有技巧的。内侍先偷换了“ 可以吃”与“可以

2、让我吃 ”的概念,接着混淆“杀人致死” 和“药物致死”两者不同的因果关系,最终说服了楚王,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内侍虽然用的是诡辩术,但从中也可触 类旁通,领悟到论辩的威力。文心絮语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人们要明是非,辨曲直,比较异同,发表主张,阐述事物的道理,离不开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充分 认识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在这方面表情达意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叫议论文,它的特点是说理论辩,直接阐述对客观事物的观点,直接表明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要以理服人,使文章发挥论辩的威力,首先要把握议论的三个要素,即 论点、论据和论证。怎么把握呢?1有关论点。论点是

3、写文章的人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主张和见解。它是文章的灵魂,它是否正确、是否鲜明,影响到文章的 优 劣与成败,因此,学写议论文时确立意深、意新的论点至为重要。李大钊的今就是以对时间的精辟见解使万千人振聋发聩,抖擞精神奋进的。文章开门见山说:“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 今,最易 丧失的也是今 。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这是拎起全文的论点,文章围绕这一论点讲述道理。剖析 为什么“ 今”最可宝贵,因为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 对每个人来说,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接着剖析“今”最易丧失,从另一角度说明“今” 最可宝贵,不能糊糊涂涂地把他丢掉。再接着指出“过

4、 去” 、“现在” 、“将来”三者的“一贯相连”,论述“今”的特殊意义。最后结语说:“过去、 未来的中间 全仗有 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 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 今最可宝贵的道理。 ”由上可知,文章的论点对文章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章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论点。一个被人们容易忽略而又难以说透彻的问题经过摆明确的论点、作深刻的分析,说得清楚明白,教育人们珍惜“今天 ”,把握“ 今天 ”。 论点与论题须严格区别。论题是写作的人提出来的要进行论证的问题,它规定论述的范围,论述的重点。如论求知、 谈骨气 。有的

5、论题可用设问方法提出问题,如什么是知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论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明确的认识和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明确的判断,不含糊,不模棱两可。前面说的今是论题,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要论述的问题,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是这篇文章的论点。弄清各自的特点,就不会把二者混淆起来,把论题误当作论点。 比较复杂的议论文,除了有中心论点, 还有若干分论点。分 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从”与“主”的关系,是 为阐明中心论点服务的。如崇高的理想的中心论点是“革命青年必 须树立共产 主义这一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分论点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 理想问题,实质

6、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 ;“实现共产 主义是我们最崇高的理想 ”;“每一个同学都要树立这个崇高的理想” 。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 论述的,目的在使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得到充分论述。 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如 今;可以在论述过程中提出,如崇高的理想先提出分论点论述,在第七段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继续论述;也有在文章末尾才揭示中心论点。怎样提出比较恰当,由写作意图决定。不管怎样提出,都要醒目,突出,毫不含糊。2有关论据。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据有两类,一类是事实,一类是道理。通常我们说的摆事实, 讲道理,就是 证 明论点时有事实论据,有理论论据。写议

7、论文言之有据,才能使人信服。事实论据十分重要的是确凿可信,不能夸大其辞,不能掺水份,不能想当然。事实胜于雄辩,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事实根据真实无假,就增 强论点的说服力。事实论据要注意提炼,要根据 论点的需要,在不影响原始材料真 实性的原则下,作取舍详略的处理,选取最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如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摆三个具体事例对论点进行论述。一个是文天祥拒绝降元的故事,从“富贵不能淫”角度证明中心论点;一个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一个是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暗杀的故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三个故事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果详细

8、叙述,不仅占篇幅,而且犯了以叙代议的毛病,喧宾夺主,削弱论证的力量。就拿第二个故事来说,原始材料载于礼记?檀弓下 ,原文是: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 辑履,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 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吴晗写谈骨气用这个事例时作了高度的概括,文中这样说: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要死了,有人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很显然,作者用了概述的方法,把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拖着鞋,带着饿得昏昏沉沉的样子,慢慢地走 过来等描写舍弃了,有些事实的叙述

9、也舍弃了。这样处理简明扼要,舍弃枝节,证明中心 论点更为有力。理论论据主要指名人名言警句、俗语、 谚语,科学的定理、定律等等。运用理论证明论点时,一定要弄清原意,和所要证明的论点须对准榫头,完全一致。引证时忌“滥 ”,相同意思的名言引用过多,叠床架屋,反不能充分 发挥论证的作用。在议论文中,论据是论点的支撑,因而 论据要慎加选择。事 实要可靠,要典型,理论要确凿,要有力。论据与论点组合得天衣无 缝,论点才会被阐述得充分,才会有说服力。 3有关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在 论证中,须充分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论点统帅论据, 论据说明论点, 论点和论据统一,观点和材料统一。论

10、证是议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步骤,道理说得透不透,能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相当程度看论证的质量。古人 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议论要像劈柴一样,能顺理而下,才能把道理说透彻。论证切忌堆砌 论据,缺少具体的、精辟的分析。分析就要推理,议论文中最基本的推理形式是:一、 归纳推理,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由一些个别的事物、现象,推论出一般性的 结果。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先列举自由主义的 11 种表现,然后从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的属性是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腐蚀剂” ,从而得出自由主义“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的结论。这就是由个别到一般。二、演 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一般的道理,推论出个别的结论,

11、与归纳推理恰好相反。例如: 语法规则告诉我们,名 词不能用副词修饰。 “他不青春”的“ 青春 ”是名词, “不”是副词,用副词修饰名词不合语法, “他不青春”这句 话不合语法。这就是用普遍性的原理推出个 别性的结论。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前提必须正确,否 则不可能推出正确的结论。 要使文章发挥论辩的威力,须掌握多种论证的方法。议论文中经常用的论证方法除上述归纳法和演绎法以外,还有:例证法。用事例证明论点的真实性。如 成才者的黄金原则的中心论点是“时间贵于黄金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文中列举了历史上成功人才是怎样珍惜黄金一般珍惜时间的。马克思如何夜以继日工作, 东方作曙,方才睡觉;居里夫人

12、在提炼镭的艰苦日子里如何搬运矿石,搅拌溶液, 连吃饭也顾不上离开实验室;巴甫洛夫连除夕夜也钻进实验室工作,新的一年开始才出来;齐白石不叫一日闲过,85 岁高龄还天天着意丹青等等,以这些确凿而典型的事证明论点的千真万确。论证时所举事例应典型、生动, 对说清事理、启 发思考有重要作用。引证法。引用别人的言论证明自己所持论点的有根有据,有本有源。如上述文中为了证明“ 时间贵于黄金 ”,引用了:马克思说,时间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屠格涅夫说,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时间相比的了。居里夫人说,日子太短,过得太快。鲁迅说,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3、这些伟人的这些言论是有份量,有 权威性的,佐证论点无可辩驳。运用引证法论证,引用的 话要“简”,要“ 明”,不能整章整段援引,不应再作诠释,不能滥用。喻证法。用比喻说明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明白易懂。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开头的三小段是这样写的: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 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 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

14、崎岖险路。老于旅行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 觉得在此奇 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显然,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以后,就用 长江大河和人们旅行两件事作比喻,论证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可。“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感受到的。 ”运用喻证,可增强说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但比喻一定要十分贴切,能 让人领悟到其中某些道理。类比法。用某种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

15、比较论证论点。如摔交种种要证明的观点是:对事物要善于分析,识别假象, 认清本质。作者剖析在 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拼抢剧烈,常常摔倒在地的现象,指出有老老实实的摔交,推卸 责任的摔交,嫁祸于人的摔交,耍赖皮的摔交等等,与社会生活的运 动场上种种表演进行类比,告诫人们要善于识别,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蒙蔽。 进行类比论证,一定要把握住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类比基础,即两类事物之间在某些方面有“ 共同属性”。足球场与社会运动场上的剧烈拼搏有相似之处,进行类比,避免抽象冗长的说理,使论证更为形象。对比法。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意见进行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论证可使正反两方面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更有利于辨别是非。如吃

16、亏小议中的“ 收与支”部分:一样面对吃亏,态度各有不同。有的“ 精打细算” ,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非个人利益 ”关系上,最好自己处处不吃亏,不要付出任何有“切肤之痛”的代价;实在躲不过去,不得不作出某些“牺牲”时,心里便像结了个大疙瘩,老大不痛快。有的,算盘打得更“精”只“收” 不“支”。于自己有好处的事,绝不轻易放过;甚至为了一己之利,不惜让国家、社会、他人吃 亏。至于要他自己吃一点亏么?对不起,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有的,则是自觉吃亏。他 们用个人、局部吃 亏 的代价,换取了国家、社会、他人的得益。他们也打算盘,但 “支” 大于“收”,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现象。必要时,他们甚至可以只“ 支” 不“收”。英雄的 边防战士,就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你、我、他,属于哪一种? 不妨“对对号”。这里剖析的是对待吃亏的不同态度,对世态人情作了生动的勾画和评论,寓褒贬于叙述之中。反证法。不是从正面来直接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