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0907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良 Keller 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作者:陈青,孙良智,孙建民,徐世民,衣兰凯,初涛【关键词】 Keller 氏矫形术 母外翻中本院自 2000 年 5 月 2008 年 5 月对 77 例 152 足中、重度中老年母外翻进行了改良 Keller 氏矫形。该研究首先对母趾跖趾关节囊周围附着组织及母收肌起止点进行了解剖学观察,认为导致母收肌长期挛缩是母外翻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母收肌得到松弛,在方法选择上考虑 Keller 矫形较为可靠。但过去文献介绍切口往往在趾背或母趾两侧,损伤大、操作不便,有时易伤及母收肌及母长屈肌,为此作者对 Keller 氏矫形进行了改进,经18 年随访,术

2、后疼痛全部消失,外形满意,无并发症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母外翻 77 例, 152 足,年龄 3771岁,平均 45 岁,男 6 例、女 71 例。足部 X 线正位片示:术前母外翻角(HAA)3040 有 97 足(中度),HAA40有 55 足(重度),IMA 在 15以下 87 足,16 有 65 足。按 Palladino 分期,期第 1 跖趾关节偏斜 20 足、余 132 足均为期,余部伴有第 1 跖2趾关节半脱位;152 足都有程度不同的籽骨脱位、内侧跖揳关节面倾斜10;152 足 X 线均合并第 1 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均有母囊炎; 横弓有不同程度塌陷及胼胝体形

3、成。查体时将外翻的母趾被动纠正畸形时,病人均感到第 1 跖趾关节外侧程度不同的紧张,不易纠正,证明母收肌紧张及外侧关节囊有挛缩。1.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驱血上止血带在第 1跖趾关节内侧切口,长约 4 cm,切开皮肤、皮下、切除母囊炎所致的滑囊及第 1 跖骨头增生的骨赘,于囊内及骨膜下剥离母趾近节趾骨、显露近节趾骨 1/2 后用线锯切除近节趾骨 1/4 左右,近节趾骨与跖骨可以用克氏针固定,中间隔以医用膜,缝合关节囊及皮下、皮肤。术中不切断母收肌,缩短近节趾骨后,关节囊及母收肌处于松弛状态,母趾可以任意被动内外翻无紧张感,跖骨内翻及跖骨旋转及横弓塌陷明显好转。术后 45 周拔克氏针

4、、功能锻炼(图 13) 。2 结果本组 77 例 152 足术后随访 18 年(平均 5 年) 。术后外形均满意(行走时疼痛消失) ,跖内翻消失,横弓塌陷不同程度改善。80%病人自述 46 个月内母趾力量小,半年后逐渐恢复,能满意行走、上楼,日常生活均满意。无 1 例再发生母外翻及跖趾关节痛,无3转移跖骨痛。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Maryland 第 1 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术后疗效:本组优:90100 分(92%),良:80 89 分(8%),可:7079 分(本组无 ),优良率 100%。术后 18 年随访时 X 线片及测各角度值,本组 77 例 152 足病人术后跖内翻全部消失,患足疼痛

5、消失,无 1 例发生转移跖骨痛,横弓大部分得以恢复。无 1例畸形纠正不足和畸形复发,无 1 例出现第 1 跖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根据评价疗效的标准:(1)足的外观改善,走路时步态平稳。(2)母趾外翻角及第 1、2 跖骨间角(M1M2)恢复正常范围。(3)走路时第 1 跖骨头内侧无疼痛,足底部胼胝体消失或减轻。(4)母趾屈曲自如,母趾抓地有力。疗效评价上述达到 4 点为优,达到23 点为良,达到 1 点为有效。本组结果优 90%、良 10%,优良率 100%。3 讨论3.1 母外翻形成机理及主要原因解剖学基础:在成人新鲜足的标本中对母展肌、母收肌以及跖趾关节囊周围组织进行了观察。母趾跖趾关节周

6、围有 6 条肌腱通过或附着,其中母长伸肌腱通过关节背侧止于远节趾骨基底背侧,母短伸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背侧,母展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内侧。在关节囊跖侧,母长屈肌腱通过内、外侧籽骨间沟,向远侧止于远节趾骨基底;母短屈肌腱在跖趾关节跖侧分为4内外侧腱两部分,内侧腱与母展肌相融合,外侧头与母收肌止点相融合,然后分别经籽骨于近节趾骨基底内、外侧跖面。母收肌的详细解剖:母收肌有斜头及横头,母收肌经显微外科解剖发现斜头分 3 个头,起于第 24 跖骨基底及部分楔骨与母短屈肌腱以及关节囊在止点相融合,止于第 1 趾骨近节基底外侧 ;横头也分 3 个头,以纤维形式起于第 24 跖趾关节跖侧关节囊周围,与斜头纤

7、维及关节囊融合止于第 1 近节趾骨基底外侧。在发生了跖趾关节炎、母囊炎、胼胝体的情况下,行走越多,跖趾关节屈伸越多,对母收肌等产生刺激越大,痉挛就越厉害,对母趾牵拉就越重,母外翻及横弓塌陷就越重,挤压第 2 趾过伸仰趾畸形就越重。两者在痉挛时形成的合力使母趾向外及向跖侧牵拉,使母趾偏斜。由于母趾的外翻和内旋,母展肌腱被拉长并移位于母趾的跖侧,而母长伸、屈肌腱产生弓弦样作用牵拉母指外翻。第 1 跖趾关节内侧产生明显的张力,内侧关节束和侧副韧带被牵拉变长,跖骨头内侧韧带附着部发生骨的重建,骨赘不断增大和外部鞋面的摩擦形成母囊炎,局部红肿,表面皮肤形成胼胝体。母内侧皮神经在压力和摩擦下发生神经炎,引

8、起疼痛和母趾的感觉异常。母内收肌在母外翻形成机理以及疼痛的产生起着主要作用。3.2 手术及方法选择5母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形成因素尚无定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美观和缓解疼痛是患者求医的根本要求,但往往临床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由于母收肌牵拉母趾向外偏移,第 1 跖骨向内侧倾斜,产生第 1 跖骨关节向外侧脱位或半脱位,第 1 跖骨内侧骨赘形成,跖趾关节内侧产生滑囊,久之,跖趾关节处可有创伤性关节炎的改变。对于母外翻较重的伴有其他趾骨的外翻或以骨性畸形为主要病因以及跖楔关节发育异常而致跖内翻等,本文不作为讨论内容,重点讨论与母收肌痉挛有直接关系的母外翻(中重度中老年母外翻患者)。桂鉴

9、超等认为:Keller 手术可以导致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 1。作者采用改良 Keller 手术,在一个切口内能解决母囊炎切除,骨赘切除。第 1 跖趾关节内侧切口入路,囊内剥离近节趾骨使母收肌与跖趾关节囊外侧解剖不发生改变,不受到破坏。第 1 跖骨相对过长易患母外翻2。作者切除 1/41/3 的趾骨,使关节囊及母收肌术后马上处于松弛状态,跖内翻及跖骨旋转马上改善,横弓恢复,籽骨脱位得以恢复。切除后近节趾骨断面用可吸收生物膜覆盖,克氏针固定 4 周。伴有第 2 趾仰趾畸形者行趾长伸肌腱延长术3,本方法手术简单,有效解决了中重度中老年母外翻疼痛问题,无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6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母外翻发生

10、后生物力学改变4。本文重点阐述的一个问题是根据对母收肌斜头、横头及起止的处理,现有文献资料未见详细报告。由于对母收肌解剖不十分清楚,从而对母收肌在母外翻形成机理及临床表现的内在原因及病理生理都存在认识不深,在处理各类母外翻病人时,往往在手术方法选择上,就可能出现困惑,最终影响手术效果。作者认为解决母收肌的痉挛是治疗母外翻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跖趾关节炎、骨赘、母囊炎及跖内翻。【参考文献】1 桂鉴超,顾湘杰,沈海琦,等.改良 Keller 手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老年人严重母外翻畸形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4:250.2 汤荣光,戴尅戎,陈永强,等.母外翻足第 1 跖骨突出度的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7,2 : 135-136.3 惠耀敏,吴宁,曹德良. Keller 关节成形术治疗母外翻畸形 31 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6:489.4 顾湘杰,桂鉴超,马昕,等,跖趾关节与母外翻J.中7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5:325-3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