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贲卦第二十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80927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贲卦第二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贲卦第二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贲卦第二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贲卦第二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2贲卦第二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贲卦第二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贲卦第二十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贲 卦 第 二 十 二 (下离火 上艮山 山火贲卦)贲,亨;小利有攸往。1 . 贲卦象征文饰之意,有实质的事物,再加以必要的文饰,则文质彬彬,可致亨通。惟文饰之道乃在衬托事物的本质,过分的文饰则有害于其本质,故能以阴柔的方式行其文饰,适当的衬托阳刚的本质,是有利于从事的。贲,变也,文饰之貌。2 . 程颐曰:物有饰而后能亨,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有实而加饰,则可以亨矣。文饰之道,可增其光彩,故能小利于进也。3 . 马振彪曰:干刚主质,而阴柔入其中,济之以文。坤柔主文,而干刚居其上,济之以质。然后文质彬彬,交相为用,而无胜文、胜质之弊,所以亨也。4 . 李士鉁曰:阴主小,小不可以大也。至敬无文

2、,大礼不饰,文饰之道固不可大用也。文太繁则灭其质,华太盛则伤其根,光明而遇艮止,欲其文,不欲其过乎文也,故小利有攸往。5 . 王申子曰:文盛则实必衰,茍专尚文,以往则流,故曰小利有攸往。小者,谓不可以太过以灭其质也。6 . 序卦传: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 . 彖传曰:贲卦是就事物的本质,加以适当的文饰,则可致亨通。山火贲卦乃由地天泰卦转化而来,六二由上位来居下干体之中,以文饰干刚之九三,阴阳交贲,故获亨通;上九由二位往居坤卦之上,而得坤柔六五之文

3、饰,故谓小利有攸往。此阴阳交错,刚柔相济之美,是为大自然之文采,天之道也。而贲卦下离明、上艮止,则说明人之文饰,在于显现文明,而能止于礼义,此为人之文采,即做人的道理。 天文,指日月星辰之错列、阴阳之变化等,大自然之文采。 人文,指文章、礼义等人之文采。2 . 程颐曰:干中爻变而成离,坤上爻变而成艮,离在内故云柔来,艮在上故云刚上。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迁改也。3 . 何楷曰:刚为质,柔为文。柔来文刚,是本先立矣而文行焉,故亨。分刚上而文柔,非以刚为文也,刚居上而柔始得成其文也,不然,无本之文非文也。4 . 胡允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粲然有理以相

4、接者,文之明也;截然有分以相守者,文之止也。是则卦中离明而艮止者也。 5 . 马振彪曰:有质而后有文,此所谓无本不立也。有文犹必加之以质,诗曰,衣锦尚絅(穿着丝绸外加罩袍) ,恶其文之着也。着其质而不着其文,然后文能常存而不敝,此所谓文明而必以止也,明能止,乃得成其为贲,其义深矣。6 . 观察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冷热之变化,可察知四季变迁之规律;观察人类文明之表现和礼俗之约束,可以教化天下,促成大治。7 . 干宝曰:四时之变,县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观日月而要其会通,观文明而化成天下。8 . 卞斌曰:观斗杓之转运,而知歳周;观日月之盈虚,而知中数、朔数,所以察时变也。象曰:山下有火,贲;

5、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1 . 大象传曰:贲卦下离火、上艮山,有山下有火之象。山下有火,或其热力藏于地中,热气上蒸,长养草木,则山色青葱翠绿;或其火焰然耀于山下,光明上照,则山形焕发光彩,皆有贲饰之意。2 . 吴澄曰:山下有火,则山腹内有温暖之气,能长养草木,贲然有光,故曰贲。程颐曰: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火在其下而上照,庶类皆被其光明,为贲饰之象也。3 . 君子者观察贲卦山下有火,而山色青葱,山形焕彩之象,悟知应修明庶政,教民于未犯刑之先;而审断刑狱,则专用情实,不敢师心自用,以文饰其所审断之刑案。 折,断也。4 . 程颐曰:君子观山下有火,明照之象,以修明其庶政,成文明之治。折狱则专用

6、情实,有文饰则无其情矣,故无敢用文饰以折狱也。5 . 马其昶曰:造化有温燠之气,而草木荣;君子有无敢折狱之心,而人之生机遂。盖明庶政者,悬书读法以教之于未犯之先;无敢折狱者,哀矜勿喜以慎之于听断之际。无敢者,罔敢自用也。6 . 马振彪曰:明庶政,是从下卦离明之意推之。无敢折狱,是从上卦艮止之意推之。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能使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亦无敢折狱之意也。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1 . 初九阳刚得位,比二应四,然位为庶民,不敢贪求富贵,乘坐大夫之车马而僭越本分,故仅徒步而行,安步当车,犹如贲饰其足以明其心志。2 . 李士鉁曰:礼,大夫赐车马。二为大夫,初为庶民

7、,不可越分以乘大夫之车,故徒行也。初以礼自饰,自贲其趾,不越礼以求贲,此其所以可行与?世以奢僭为荣,君子以为辱,谓其饰礼而反蔑礼也。3 . 王弼曰:初九在贲之始,以刚处下,居于无位,弃于不义,安夫徒步以从其志者也。4 . 象传曰:初九舍弃乘坐车马,仅徒步而行,安步当车者,乃以其位为庶民,应固守本分,不宜乘坐大夫之车马。5 . 刘沅曰:乘车贵者之事。初九安于徒行,自贲其趾,盖以德义为荣,不以外饰为务。义本不可乘,非故与世之贲相违也。6 . 马振彪曰:贤者安步当车,终身不辱,揆之于义,弗背而乘车,虽徒行亦为之生色,即贲其趾之义也。六二,贲其须。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1 . 六二阴柔得中,与九三均

8、得位而无应,两相亲比,阴阳互贲,相得益彰,故其专意上承九三,犹如在尊者之颐下贲饰其美须,而贲得其所。 须,通须 。九三互震与上九互艮合成颐卦,六二在颐下,故须也。2 . 王弼曰:六二得其位而无应,三亦无应,俱无应而比焉,近而相得者也。3 . 刘沅曰:六二柔来文刚者也。柔来文刚,非有加于刚之外也,文其不及者,以成礼也。阴随阳而动,文附质而行,如须之附颐而动也。4 . 象传曰:六二专意上承九三,犹如在尊者之颐下贲饰其美须者,乃说明其与九三相比而同心,互为文饰而相得益彰。5 . 袁枢曰:柔不能自立,得刚而后立。下不能自兴,得上而后兴。6 . 胡瑗曰:六二上与九三合志,同心而兴起也。7 . 刘沅曰:上

9、谓九三,火炎上故象兴。六二为贲主,盖刚为质,柔为文,文不附质,焉得为文?圣人左质右文之意也。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1 . 九三阳刚得位,上无应与,然下比六二,两相贲饰,互有光彩,两相润泽,互能施惠。惟其居下离之上,贲道至盛,文饰过甚则丧其本质,本质损丧则文饰无功,故应永久守住柔文附于刚质之正道,则可获吉祥。濡,润泽也。2 . 王弼曰:九三处下体之极,居得其位,与二相比,俱履其正,和合相润以成其文者也。既得其饰,又得其润,故曰:贲如,濡如也。永保其贞,物莫之陵,故曰:永贞吉也。3 . 俞琰曰:文过则质丧,质丧则文敝,要当永久以刚正之德,固守则吉。4 . 象传曰:九

10、三应永久守住柔文附于刚质之正道,而可获吉祥者,乃说明其施为和成就,终究无人能凌驾其上。5 . 黄寿祺曰:三与二以刚柔之正,亲比互贲,惠泽相施,所谓文饰适得其美之象。惟九三有永贞之诫,可见下卦终极地位,有多凶之难处。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1 . 六四居上卦艮止之初,处贲道盛极而变之时,文饰之风崇尚素白。而其阴柔得正,下应之初九,能以礼自贲,故其有乘白马奔驰前往相应互贲之象。而初九虽阳刚得位,却能固守本分,非为强寇,实乃其相应相得之配偶。皤,音婆,素白之貌。 翰,马白色也。2 . 梁寅曰:六四在离明之外,为艮止之始,乃贲之盛极而当反质素之

11、时也,故云贲如,皤如。夫初之舍车,为在下而无所乘,故也,四在九三之上,则有所乘矣,故云白马翰如。人既质素,则马亦白也。3 . 刘沅曰:六四已入艮体,文明将止,贲道将变矣,故虽从事文饰,而心怀疑惧,文胜质而将变,当其位者不得不疑。贲如皤如,相持于文质之间而未有决也。4 . 象传曰:六四虽阴柔得正,然其处于多惧之位,心中仍存有疑惧。而谓其所相应之初九,非为强寇,实乃其相应相得之配偶者,乃在勉其不必疑惧,应速往相应,终将无所怨尤。5 . 马其昶曰:九四处进退之际,其所当之位,疑位也。四多惧,干四或跃,传曰,或之者疑之也。6 . 黄寿祺曰:六四虽当位得正,然其处多惧之位,心仍疑惧,不敢速往应初,故特以

12、匪寇婚媾勉之。且初九舍车弃华,而其白马尚素,两者志趣相合,故不须疑虑,往必有得。7 . 胡炳文曰:屯二应五,下求上也,不可以急;贲四应初,上求下也,不可以缓。 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爻辞与贲四相似。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1 . 六五阴柔得中,高居尊位,虽无下应,然上承阳刚,亲比上九,有贲饰于山林园圃,文饰自然朴实之象,犹如仅持一束丝帛,礼聘高隐贤士,共相治国安民,以成至美之贲道。虽聘礼微薄俭吝,惟能以诚意相求,不过乎文,终能获得吉祥。 丘园,山林园圃,喻高隐之贤士,指上九。 束帛,礼聘贤士之物。 戋戋,微薄之意。2 . 刘沅曰:六五艮体得

13、中,文明以止,而密比于上九之贤,犹比于丘园之中以求贤士。帛戋似吝,然礼薄意厚,不过乎文,终有吉也,喜庆也。阴阳相需而成贲,六五与上九近而贲之,是能求贤自辅,以成贲之治者。3 . 马振彪曰:意质实则文仪可略,若诚意不足而虚文有余,亦何足贵?吝而终吉,盖礼不足而敬有余也。4 . 象传曰:六五终能获得吉祥者,以其能以阴承阳,亲比上九,阴阳相贲,喜获贤士之助。5 . 李士鉁曰:上九不在位,如贤人之在野,故以束帛聘于丘园。贤者邦家之光,聘贤者礼文之美。六五履中蹈和之君,文而有质,虚衷求贤,丘园生色。虽礼仪俭啬,而诚意以求,不以虚文相炫,故吝而终吉。贤者固可以诚求,而不可以货取也。6 . 黄寿祺曰:六五丘

14、园之喻象,与上九白贲正相切合,当此贲道大成之时,质朴柔美与自然刚美,密相贲饰,故象传盛称有喜。而卦辞小利有攸往之意旨,即就六五而发,于此可以体现。上九,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1 . 上九刚居柔位,又得六五以柔承之,而处贲之极,贲道尽去其华丽而归于朴素,文饰以白为主,有崇尚自然纯美之象,故其无所咎害。2 . 李士鉁曰:上九处贲之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由文返质,文明而止矣。志高品洁,自得于山林之外,虽失位而亦无咎。3 . 论语:绘事后素(绘画之事后素功) 。郑玄注:素,白采也,后布之,为其易渍污,是功成于素之事也。马振彪曰:此有质而后有文,所谓无本不立者也。4 . 象传曰:上九由文返质,文饰以白为主,而无所咎害者,乃因其刚居柔位,又得六五以柔承之,故大得其以白为贲,崇尚其质之志。5 . 邱富国曰:阴阳二物,有应者以应而相贲;无应者以比而相贲也。此贲卦六爻之取象也。6 . 马其昶曰:六二柔来文刚,必居刚下,乃得所承,故曰与上兴也。 上九刚来文柔,必处柔上,柔乃不陵,故曰上得志也。7 . 黄寿祺曰:贲卦要旨有二:(1)刚柔相杂而成文。系辞传下:物相杂故曰文。 (2)文饰不尚华丽。杂卦传:贲,无色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