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68425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际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代际关系 :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关键词】 代际关系;老年人;心理健康健康老龄化是 WHO 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我国老年心理学的工作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视角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如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对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1 ;性别、职业也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2 ;经济压力、与子女关系和老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3 。代际关系通常是指老年人和青年人,如家中祖父辈、父辈与儿女或孙辈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关注家庭生活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也即成年期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在生命进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且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从子女依赖父母到子女成年独立于父母平行的关系,再到父母转依赖其成年子女,关系的方向由纵向到横向关系再到纵向。在此过程中代际关系都影响着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各个阶段。本文侧重研究家庭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代际关系是影响老年父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了解关于代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必要的。1 代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观点2代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有代际团结理论和代际矛盾情感理论。代际团结理论认为代际关系的核心是团结和凝聚力,认为代际团结包含联系性团结、情感性团结、一致性团结、功能性团结、规范性团结和结构性团结。联系性团结是家庭成员所参与的各种类型活动的频率和互动模

3、式;情感性团结是指对家庭成员所持有的积极情感(如温暖、亲近、理解、信任、尊敬等)及其程度,以及对这些情感的相互性体验;一致性团结则是家庭成员在价值观、态度和信仰上的一致性程度;功能性团结指帮助和资源交换的程度(如经济上、躯体上、情感上的帮助);规范性团结即执行家庭角色、承担家庭责任和履行家庭义务的承诺强度;结构性团结就是通过家庭成员数量、家庭类型和家庭成员地缘邻近性所反映出来的代际交往的机会大小4 。代际矛盾情感理论认为代际关系的特点是矛盾情感,即父母和成年子女对对方或关系本身的态度矛盾或情感矛盾,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共存,主要是指认知、感情和动机中存在的主观而明显的矛盾5 。此两种理论都在一

4、定程度上揭示了代际关系的面貌,解释了代际关系的不同方面。2 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代际关系是伴随个体时间最长,代际双方共享时间最久的亲子关系状态。对老年父母而言,社会交往范围逐渐缩小,社会联系减少,所以亲情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更加重要。现就针对国内外代际3关系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探讨代际关系对老年人积极心理结果和消极心理结果两方面的影响。2.1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积极心理结果2.1.1 代际关系与健康自评的关系社会支持对健康自评有直接的影响,许多关于社会支持与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程度高的个体更为健康。子女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老人向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对老年人的健康自我评价没有

5、影响作用;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因此,促进老年人的家庭和睦和代际交流,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福利和健康状况6 。国外研究发现,当父母对代际关系报告高矛盾情感时,子女报告的健康状况更差;当成年子女报告对代际关系的高矛盾情感时,老年父母报告的健康状况更差7 。基于为老人或两代人健康考虑,都需要良好的代际关系。2.1.2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代际关系是影响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成功老龄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前文提到代际关系的两种理论观点,有研究者比较了这两个理论框架所代表的代际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4量的预测程度。数据来自挪威、英国、德国、西班牙和以色列 5 个

6、国家 75 岁及以上的老人,分别测量了代际团结、代际冲突、代际矛盾情感和生活质量问卷,研究表明,家庭中的团结,尤其是情感性团结,在 5 个国家中水平都很高,但是冲突和矛盾情感则很低;团结、冲突、矛盾情感对情感性团结的回归显示,代际间的相互支持和矛盾情感预测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8 。这 3 个组成部分可以同时存在但组合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冲突和矛盾情感程度较低,跨文化背景下家庭凝聚力占主导地位。2.1.3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衡量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的满足感,生活称心如意的程度。老年人社交圈的缩小,使得与成年子女和朋友的交往成为主要社交活动。虽然有研究显示:社会交往质量比社会交往数

7、量与主观幸福感有更高相关,但是朋友交往比与成年子女交往与主观幸福感有更高相关,但是,老人与成年孩子交往的质量比与朋友交往的质量与生活满意度有更高的相关性9 。2.1.4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的自尊自尊是对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智慧和贤明的品质,是老人产生自尊和价5值感的基础。已有文献表明,自尊感是与个体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状态,老年人接受子女的服务支持和给予子女的情感信息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10 。代际关系如何影响老年人的自尊呢?Sarason 认为老年人接受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就更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老

8、人解决日常问题的信心和提升老人的自尊;而 Reissman 认为给予子女信息支持越多的老人,自尊水平越高。因为亲子支持是相互性的,且助人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会产生自我肯定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会使助人者提升自尊10 。因此,这种被儿女需要的感觉,会给予老人很大的精神鼓励,从而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尊感。2.1.5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幸福感代际关系的质量与亲子支持息息相关,亲子支持是亲子间亲情联系的一个纽带,也是亲情表达的一种方式。我国研究者采用“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 、 “老年人恩情感问卷”幸福感量表(MUNSH)、大学生孤独感量表(UCLA)和自尊量表(SES),对来自 4个省市

9、的 288 名 5387 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亲子支持通过影响老年人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其中接受支持对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产生积极影响效应,给予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产生积极效应11 。是否亲子支持越6多也好呢?并非如此。代际间适量的帮助对老年人有益,但过度接受和提供帮助都可能有害。因为这样会侵蚀掉自力的能力和强加过度的需求。未婚和对帮助期望低的老人,最初接受成年子女的帮助越多,会提升积极心境(主观幸福感的指标) ,但是当多到接近一定程度时,更多的帮助开始压制积极心境。但晚年独身的老人向子女提供帮助,反而会降低抑郁和消沉,不会增加心理痛苦12 。有研究发现,

10、矛盾情感和害怕亲密同幸福感呈负相关,知觉到的社会支持调节了情感冲突和幸福感13 ,因此,实际对老人的帮助转换成老人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是调节代际关系和老人幸福感的一个变量。老年父母或成年子女神经质得分低,高矛盾情感更加显著预测了低主观幸福感7 。研究显示,子女的幸福感影响了父母的幸福感,通过移情作用,父母替代地体验到子女的高兴或悲伤,且子女的成功或失败也影响到父母的荣誉。因此,子女是老人快乐和痛苦的来源14 。2.2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消极心理结果2.2.1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心理痛苦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预测指标,社会关系和消极方面,是否会对老人的消极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呢?有研究对积极模型7(积极

11、关系 积极心理结果) 、消极模型(消极关系 消极心理结果) 、特定结果模型(积极关系 心理幸福感,消极关系 心理痛苦)和矛盾情感模型(高积极高消极是矛盾情感 未知)进行检验,数据显示,支持性关系与恶性关系相比是心理痛苦的较强的预测指标,充满矛盾情感的关系相对恶性关系更好地预测了心理痛苦15 。因此,支持和矛盾情感是代际关系中老人心理痛苦的来源。有研究者以美国老人为样本,考察了积极交流(信息交流、工具性交流、情感交流、陪伴)和消极交流( 不想要的建议、不能提供帮助、不富同情心的行为、拒绝或忽视)发生的频率对幸福感和心理痛苦的影响,结果发现亲子关系中消极的交流和父母较高的心理痛苦有关16 。代际关

12、系中的消极因素和矛盾因素是老人心理痛苦的根源。2.2.2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的孤独感老年人的孤独体验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孤独感是衡量老年人主观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庭是老人重要的生活场所,亲子支持会影响老年人的孤独感,且孝顺期待也是老年家庭代际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中国,反哺赡养老人和孝顺对家庭代际关系影响很大,会和老人孤独感存在联系。有研究17采用 UCLA 孤独感量表和自编的 “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 、“老年人孝顺期待问卷”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接受成年子女的社会支持和对成年子女的孝顺期待对老年人孤独感有显著的负8向预测作用,说明成年子女的支持行为和老年人对成年子女的

13、孝顺期待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年老的父母,身体功能逐渐衰退,希望子女们给予支持和帮助,以更好地适应老年期生活,并且非常渴望子女们孝顺,无论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体现,都是对老年父母养育之恩的认可和报答,满足了老人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老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和慰藉。因此,孝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传统,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代际关系的加温剂。2.2.3 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自杀行为老年人的自杀行为是一种结束自己生命的极端形式。老人高自杀率和高自杀比重,是不争的事实,其残酷性令人震惊。从代际关系探讨老年人高自杀率的原因,有调研湖北京山农村老人自杀的实证研究表明18 ,代际冲突

14、导致的自杀较多,其主流是激愤型自杀。其中原因,老人在冲突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怄气自杀,或老人无法面对冲突带来的巨大打击,家庭亲密关系的突然崩塌而赌气自杀。再有绝望型自杀和孤独型自杀,代际冲突超越了老人应对的能力,或不孝行为突破底线,老人基本生存条件无法保证而自杀。也存在自愿型自杀,典型状况是老人重病为不拖累子女而自杀。家庭是自杀的避风港,但是老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反思其因,与代际关系有重大关联,代际冲突是老人选择绝路的重要因素。93 建立和睦代际关系,关怀老人心理健康个体在老年阶段体会到的多是丧失,失去健康、失去社会交往网络、失去工作成就等等,给老人带来很大的打击。代际关系是伴随人的一生,也是老人的

15、一把保护伞,代际关系的纵向和横向的转换,正是体现了关系中强者与弱者的角色转换,依赖与被依赖者的改变。因此关怀老人心理健康,从建立和睦代际关系着手,这需要社会的投入以及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双方共同努力。3.1 增强老人自我调适能力代际冲突和矛盾情感是老人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老人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学会心理自我安慰,增强自我独立意识。老人学习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并逐步掌握这些规律,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保健。老年人可以通过自我帮助来减少对成年子女的依赖,通过互助(老帮老)和社会交往的人际资源和支持,来提高应对代际冲突和矛盾的心理能力,促进代际和睦。3.2 成年子女传承孝道自古以来,中国是注重情感

16、联结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强调以孝为核心,孝道的传承要求人们安顿老人,使其处于社会尊重、10爱戴、关照的优越地位,对维护家庭的和谐和稳定上有积极作用。孝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成年子女自觉树立养老、敬老、爱老的责任意识,主动履行对老人的“反哺”义务,达成抚育和赡养间的平衡。不能是只重视物质养老,还必须重视精神养老,给予老人精神慰藉,提高老人幸福感、生活质量和满意度。3.3 亲子沟通与协调亲子沟通与协调是建立和睦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要树立代际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沟通理念,建立起诚恳、互相信任的沟通机制,确立代际见宽容、互相接纳的沟通方法。两代人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会存在很大差别,对同一问题,思考角度、行为倾向也大不相同,成年子女要多以老年人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多关心父母的心理感受,了解老年心理健康知识,理解父母感受到衰退的变化和相应的感受,以亲情来弥补老人的丧失感、孤独感,以关怀理解来消除代际隔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