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58173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类肝病。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多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目前临床上采用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的降脂效果,但实践证实,大多数化学合成的降血脂药对脂肪肝短期疗效并不理想,长期服用因其副作用的毒性。会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使肝功能损害加重。中医药通过从整体调控入手,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根据近来文献报道进行综述

2、。【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类肝病,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并以其低龄化发展趋势、慢性进展性成为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范建高等学者报道;许多小样本的临床病理研究中发现相当多的 NASH患者呈进展性肝病改变,其中 15%50%可见重度肝纤维化,7%16%并发肝硬化1 。目前,在临床上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西医尚无疗效显著的药物,只是运用调节血脂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由于该病属于一种慢性病,如长期服用西药因其药物的副作用会加重肝细胞脂肪

3、变性,使肝功能损害加重。随着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辨证论治理念和具有调脂、降脂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中药活用,已展示出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优势。本文就近年的中医药治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状进行综述如下。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与诊断脂肪肝在临床上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2。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现代医学病名,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 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1。且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与 2型糖尿病、代

4、谢综合征、心脑血管因素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3。中医将非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肝痞”范畴,腹中气血凝滞,积之日久结聚成块,偏在脘腹正中或略偏右者,曰痞4。最早记载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 ”故也称之肥气病,是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济生拔粹也有“风寒暑湿得以外袭,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扰动冲和,如是阳气当升不升,阴气当降不降,中焦痞塞,必成胀满”等记载,认为本病与“浊阴之气”有关。 ”因此,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是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最终痹阻肝脏脉络导致。痰、湿、瘀等为本

5、病病因病机之关键。中医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丁氏5分为 3型:痰湿内阻型,治以化痰祛浊,;脾气虚弱型和痰瘀阻络型,阎氏6分为 5型:肝郁气滞型;湿热蕴结型;脾虚痰湿型;气滞血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瘀型和阴虚肝郁型。陈氏7则将其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和痰浊壅阻型。在治疗上应在基本证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治则、治疗方案和方药,有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宜疏肝健脾为主,同时要注意祛除致病因素、治疗原发疾病8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基本方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位主要在肝,病机为本虚

6、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而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治疗上应以扶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散结为主。由于辨证论治能体现出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特色,国内中医工作者通过临床探索,针对临床上的不同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筛选出出不少中医方剂,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王亚平等9运用益肝降脂方(组成:瓜蒌 30g,姜黄 15g,郁金10g,水蛭 9g,白芥子 12g,茵陈 30g,制大黄 20g,柴胡 9g。加减:合并气虚加生黄芪、党参,肝肾阴虚加首乌、黄精,脾胃虚弱加焦白术、白茯苓,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或芦荟,转氨酶异常升高加垂盆草、龙胆草、六月雪,肝脾肿大加生

7、牡蛎、莪术等)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64例,结果临床治愈 18例,显效 23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 89.06%,严付红10运用清肝降脂汤(组成:虎杖 20g,垂盆草 20g,丹参 20g,赤芍 20g,山楂 30g,泽泻 20g,郁金 10g,青皮 10g,甘草 10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型 50例,并与口服护肝片的对照组比较,结果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治疗组总有效率 88.0%,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降血脂等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4.0%) 。辛伟等11用自拟清热化痰降脂汤(茵陈、瓜蒌、绞股蓝、丹参、泽泻、茯

8、苓、何首乌、柴胡、郁金、夏枯草、生山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口服凯西莱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ALT、AST 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张加军等12运用散瘀化浊汤(组成:柴胡、郁金、茵陈、莱菔子、黄连、泽泻、草决明、夏枯草、丹参、生山楂、泽兰、白术、白蔻仁、制首乌、桑椹子、青皮、党参、黄精、当归、白芍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60例,另设对照组 60例服肝得健胶囊,3 个月为 1疗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53.3%,治疗组肝功明显改善,血脂含量下降,肥胖者体重得到有效控制与减轻,张玮等13运用强肝胶囊(由茵陈、郁金、白芍药、秦艽、山楂、神曲、板蓝根、当归、丹参、黄精、黄芪

9、、党参、甘草、生地、泽泻、山药等组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 60例,3 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 75.00%。刘文全等14用消脂化浊、舒肝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组采用海桃肝脂宁胶囊(海藻、桃仁、决明子、熊胆粉、丹参、山楂、泽泻等)口服,对照组给服东宝肝泰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7.50%,高于对照组之 73.68%;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唐方荣15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 62例,结果发现,该方通过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浆及全血黏度,抑制体内脂质合成,调整肝脏脂质代谢、吸收,促进排泄,减轻肝脏脂肪沉积,从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

10、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而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韩树颖运用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肝,并与东宝肝泰片对照,取得了明显疗效,且对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有一定改善作用16。虽然不少中药方剂都有较好的活血化瘀,降脂之功,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其次为减轻体重、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这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讲这是受益终身的治疗方法。3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景与展望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率迅速上升,美国、西欧、日本普通人群 NAFLD患病率为 10%24%,而肥胖症患者 NAFLD患病率则高达57.5%74%17 。国内有报导说:广州

11、30岁左右人群脂肪肝发病率为 20%30%,上海某高校脂肪肝发病率为 8.8%,北京某高校脂肪肝发病率为 11%18 。尽管肝脏脂肪变性很少进展为严重肝病,但还是会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19 。所以治疗 NAFLD将是今后数十年肝病科医生的挑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20 而中医药通过从整体调控入手,多途径、多靶点治疗高血脂症性脂肪肝,具有调脂、抗脂肪肝等多重功效,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1。上一页 1 2下一页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不少中药具有明显的护肝降脂作用,如柴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胡可降低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具有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

12、的作用;白芍能降低谷丙转氨酶,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得到改善和恢复,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22。何首乌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并促进血浆中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决明子、山楂、泽泻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23。中药药源广泛,配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诸药合用,加强单味中药的作用,使之能迅速调整肝脏脂质代谢、吸收和排泄,从而改善症状。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老龄化人口增加及新的检测手段不断问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并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中医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清胆和胃,扶正固本、逐水利湿的治疗原则,将理气活血贯穿于始终,攻补兼施,照

13、顾兼症,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补气、温阳、滋阴之品,切中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机,疗效较为显著,并避免长期服用西药的副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已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参 考 文 献1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00-2012.2胡义扬.加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293-294.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3杨丽,陈东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 重庆医学,2007,36(8):715-718.4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09.5丁怡敏。中医辨证治疗脂肪肝疗效

14、观察。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6(8):231233.6阎蔚,刘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对患者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及血糖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6,38(6):4243.7陈妹娴,应爱兰。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探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4):384.8杨钦河,凌家生,平换换,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对策J.中医杂志,2007,48(8):746.9王亚平,要全保,张志银,等.益肝降脂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64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21.10严付红.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

15、14(1):60.11辛 伟,李晓东,廖远芬.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5):303-304.12张加军,张广业.散瘀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76.13张 玮,邢练军,王奕,等.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26.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4刘文全,赵 强.消脂化浊、舒肝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63.15唐方荣.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 62例临床观察J.四

16、川中医,2008,26(4):82-84.16韩树颖.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肝 65例J.山西中医,2007,23(5):20.17 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50 580.18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06-107.19H.Reynaert,A.Geerts,J.Henrion.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with thiazolidinedione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22(10):897.2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 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