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64131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9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练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页 共 31 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元测验(一)一、单项选择题1、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前提准备 B、理论基础 C、证明和运用 D、实质和灵魂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哲学。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B、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2、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D、19 世纪德国古典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反映论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6、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机械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是( )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7、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8、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

3、个人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0、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

4、同唯心主义斗争的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唯物与辩证法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唯物与唯心的总和 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意识的统一13、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1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

5、,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 的观点。A、事物普遍联系 B、事物永恒发展 C、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15、工作中“及”与“不及”的关键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16、 “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树立唯物观 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只要打破常规,就一定能正确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7、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

6、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D、唯物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1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19、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20、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 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 2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

7、、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22、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2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变更 D、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24、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说明( ) A、事物是由质变开始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2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

8、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作用问题2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2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28、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提高人的思维水平29、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 A、事

9、物是永恒不变的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C、认识是实践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30、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这句话表明( ) A、理性认识有待发展到感性认识 B、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C、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31、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句名言表明( )。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应该不同 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D、人们无法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32、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

10、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因为( )。第 页 共 31 页A、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33、真理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用同一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34、假象是指(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面本质的现象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凭空想象 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35、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句话直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认识有能动作用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

11、用 D、物质决定意识 36、17 世纪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监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1980 年 10 月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A、真理在任何历史条件是不变的 B、真理终将战胜谬误C、谬误是对客观实际的歪曲反映 D、谬误在随时都可以转化为真理 37、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真理,感性认识是谬误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只是人本能的反映3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 A、客观真理 B、概念推理

12、 C、客观规律 D、社会实践39、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随时都能进行的优点4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4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4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指( )。 A、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理

13、性认识的飞跃C、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3、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 D、抽象、具体、再抽象 44、认识的本质是( )。 A、思维的自由创造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客观实在自身 D、社会实践 45、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46、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

14、志和愿望C、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D、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47、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48、 “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这个普遍规律从哲学上看,是指 () 。A、新事物的发展只有前进性 B、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C、事物是静止的不变的 D、量变引起质变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3、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15、征及三大规律6、简述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7、简要回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8、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9、论述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10、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元测验(二)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B ) A、经济基础 B、生产方式 C、科学文化 D、精神文明3、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