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235954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一中 2016 届高三 10 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2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26 “史实” 、 “史论” 、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7.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3、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8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洋务运动的足迹B外商企业的创办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五四运动的影响2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

4、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30.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

5、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31.从 18871897 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 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32. 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师夏(1801-1850)在经济和谐序言中写道:“政府话动基本限于保证秩序,安全和正义” 。 “越过这个限度,就是对良

6、心、智力和劳动一句话,对人类自由的侵占。 ”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相似?( )A圣西门 B马克思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33.19 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 1750 年的 232上升到 1900 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 611降至 103对这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B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C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D欧洲造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造就了欧洲34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代表英国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BB 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 19 世纪后期经济衰落CC 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 代表德国,19 世纪 60 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35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40.(24 分)古往今来

8、,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 ,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材

9、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8 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1419 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 。 (8 分)(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 19、20 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 (8 分)41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

10、可波罗行记 ,18 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年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当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们受到精英们的热捧,他们的书简也被视为经典。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当时一些欧洲学者甚至认为,发现中国可与 15 世纪发现美洲大陆媲美。当东印度公司把订制好的精美瓷器运回欧洲大陆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在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18 世纪中叶,英国人终于找到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方式” 。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1792 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40 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

11、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 20 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 。英国诗人丁尼生说:“欧洲的 50 年,胜过了中国的一甲子。 ”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评述材料中关于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请考生在 45、46、47、48 四道历史试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6 分)有人说:“妥协和转化贯穿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办洋务之人, “大半因循懦玩,畏蜀如虎,而未见一士之谔谔。 ”结果是“仅袭皮毛” , “终不能一旦骤臻于自强。 ”这意味者,士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实现转化。而事实表明,此时的转化正存在着许多现实可能性,一些主张学习和吸收西学的官吏和传统士人,如王韬;洋务运动时期所办新式学堂的学生,如钟天纬;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如马建忠等就实现了这一转化。 钱穆晚学盲言(1)材料中“实现了这一转化”是指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这一转化的原因。(10 分)材料二 1628 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 。请愿书只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经议会同意

13、不可征税,二是不经法律审判不得拘捕监禁。但它引述了大宪章 ,来表明其内容是历史传统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 年 1 月 28 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 “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中是如何体现“妥协和转化贯穿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一观点的?(6 分)历史部分24.【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

14、。题中,A 项的表述不正确,行省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B 项与题中的“诚恐缓不及事” 、 “不须咨禀” 、 “从便区处”等,可以反映出来。C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地方官员必须由朝廷任命。D 项与题中材料无关。25【解析】D 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早出暮入” 、“不敢怠倦” ,主要原因是为自己生产, “不强必饥” 。A、B、C 三项均明显不符合题意。26.【解析】选 D 因为“史实”是历史事实, “史论”是评论, “史识”是科学结论。题中 A项是史实,B 项是史论,C 项是史论,D 项是史

15、识。故选 D 项。 山东省中学联盟27.A28.【解析】D 表格展示了工人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其呈上升趋势,这与洋务运动、外商企业的创办、民国初年实业发展有关,正是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工人人数的急剧上升。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不能带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故选 D。29.D30. 【解析】C 观察表格,据表格时间 1516 世纪,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金银导致了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上涨,故选 C。3. 【 解析】A 从关键词“84.5%” “微弱”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讲述议会权力的弱化。故选A。B 不符合史实。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 C。内阁不能限制议会,是议会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弱化,排除 D。32.D33. C34. 【解析】C 由图表可以看出 B 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下降,英国符合实际情况。排除 A、B;“C”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根据所学知识只有美国的情况符合;D 也不代表德国,德国 80 年代才完成工业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