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21791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单元复习兼小专题整理江阴市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阶段特征:1、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即祖国历史的开篇。2、具体特征:政治:(1)以王位世袭制为标志,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阶段,至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2)夏朝建立奴隶制度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这些政治制度的演进创新为中华政治文明初步奠定了基础。经济:(1)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经济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2)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

2、数民族频繁接触,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文化: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二、重要历史概念1、王位世袭制:最高首领的继承不再有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世袭,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制度被我国历代统治者继承沿用近四千年。2、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奴隶猪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使奴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3、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并服从周王命令,按期贡献财物,随从作战,是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三、重要历史知识1、井田制和分封制习

3、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 “有瀹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子女叔鱼以求直(即: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 ,及断狱曰,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国语晋语九材料四 季孙欲以田赋(即:按田地收取地租) ,使冉有访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左传哀公十一年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组

4、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习题 2:以下是关于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形势变化的三幅图,试分别说明造成以下形势的原因。它们呈现出什么发展变化的趋势?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习题 3:请思考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铁农具使用的历史?铁器比以前的工具有什么优点?铁器的使用,又说明什么问题?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习题 4: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异同点比较。?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习题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

5、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攻打别国) ,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真的)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道后世。材料二 君之视臣(民)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材料三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颖。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材料四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分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

6、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请回答:(1)按材料顺序分别指出各段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主张。(2)指出材料中哪些学派的主张被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并分析其主要原因。附答案习题 1、井田制。特点: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反映了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大量私田得到开垦。土地可以转让,这表明井田制遭到破坏。表现出现了地租这一新的事物,反映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反映了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消长的历史进程。习题 2:图一是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分

7、封诸侯国以拱卫王室。图二是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频繁的争霸战争。图三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掠夺土地和人民,进行兼并、统一的战争。发展的趋势是奴隶制国家从统一到分裂,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影响:大国在争霸战争中互相兼并、开拓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推进新旧体制的更替进程。习题 3:(1)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技术的发展、政治局面、国家政策推动等。根本原因是农业工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

8、扩大。(3)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习题 4:相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性

9、质相同:都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不同点: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在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结果和影响类似:各

10、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习题 5、(1)材料一是墨家、“非攻”。材料二是儒家、“民为贵”。材料三是法家、“法治”

11、或“以法治国”。材料四是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秦始皇采纳了法家思想;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思想,正符合秦统一和巩固政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儒家思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大一统”思想,正符合西汉加强思想统治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四、单元相关专题1、土地制度(1)井田制(2)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3)均田制2、古代农作物品种引进唐代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提高中国制糖技术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明代从吕宋引进原产美洲的甘薯和烟草3、古代手工业发展(1)冶炼业(冶铜、冶铁技术)夏朝开始使用铜器;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青铜制造业;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

12、,用水利鼓风冶铁;春秋晚期中国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冶铁燃料方面,春秋后期用木炭,西汉用煤,丝织业明代用焦碳。(2)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青瓷,后来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工匠制造了唐三彩。北宋制瓷业非常发达;定窑产白瓷,汝窑的青瓷享有盛名。宋代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明代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3)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西周除了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西汉丝织业水平很高,能织出许多品种;东汉时丝织业发展迅速;三国时以丝织业为主的纺织业,吴国培育出八

13、辈之蚕,蜀锦在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唐代品种多,分工细,有新产品。北宋丝织业以两浙和四川为两大中心;明清江南苏州一代丝织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造纸业西汉时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5)造船业隋唐时期造船也能够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北宋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4、古代商业发展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称其为商人,商朝以贝为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

14、交流,形成了中原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一度萎缩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隋唐时商业高度繁荣,交通便利,货币统一,市场发达,经商者多,城市兴旺。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全国出现数十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清代实行闭关政策。5、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民族迁徙,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汉族的人口流动和迁徙;各族人民的长期杂居和相互通婚,如回族的形成;统治者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民族战争等。6、古代农具的演变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逐步地推广牛耕西汉时铁农具已更广泛地使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

15、还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发明了耧车。三国时期魏国的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7、儒家思想的演变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民为贵” “君为轻” ,主张实行“仁政” ,宣扬“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维新变法冲击了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8、古代唯心主义思想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认为世界万物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

16、心论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西汉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是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战国时期唯物论思想家荀子东汉前期杰出唯物论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一、选择题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扬弃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据此回答 1-3 题。1 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因子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尚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