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066735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选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北魏孝文帝改革,考 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背景1社会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推行宗主督护制,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3)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4)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认识深刻。,二、改革进程1冯太后主持实行新制(1)实行俸禄制,以此整顿吏治。(2)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按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使无

2、地农民得到土地。(3)设立三长制,加强对人民的有效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2孝文帝的改革(1)设巧计迁都洛阳:495年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2)移风易俗:接受汉族文化,易服装、改汉姓、讲汉语、通婚姻、改籍贯。,三、历史意义1促进了经济复苏与繁荣。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误区提醒】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民族融合不是民族同化。,(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

3、、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题1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1)迁都原因平城天气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理位置偏僻,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主题2迁都洛阳,史料一,史料表明迁都洛阳可躲开北方柔然族的威胁,巩固对中

4、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史料表明迁都洛阳可躲开北方柔然族的威胁,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史料,主题2,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也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史料二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史料三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史料表明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2)迁都的影响史料四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5、,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1)变化: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严重破坏。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原因: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主题1改革前后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变化及原因,主题2北方民族大融合(2)实质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框架整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无论哪一个民族完成的统一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进步;民族融合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双向的学习融合的过程,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民族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