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28362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1 页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一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画面:潮水上涨,江面宽阔;顺风驶船,船帆高悬。(2)赏析: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十分精彩,“阔”写出了江面开阔的气势,“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很有韵味。2你能了解到多少有关作者的信息?请用完整的一段话表达出来。作者是洛阳人,旅行在外,在一个年终岁末的清晨,他停船在北固山下,看到了江南早春的美景,想起了家乡,就写下了本诗。3海日生残放,江春入旧年。(1)画面:黎明时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江南春早,尚在年终岁末,已有了春天的气息。(2)赏析:a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气势恢弘,形象逼真,把空间景物和时序的

2、交替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光明、乐观、积极的艺术享受。b在炼字造句上也极见功力,“出”“入”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倒装的句式,既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给人以无限的美感。4本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你认为诗中哪个句子最能表达这种情感?为什么?“乡书洛阳边” 鸿雁传书江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二赤壁1、内容:咏史诗借黄洲赤壁之战,以咏赤壁之战,抒发兴亡之感,表达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反映他抑郁不平。2、艺术特色:叙事平实,想像奇绝。诗人不正面写周瑜如何败曹操,而从反而落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建立一番功业,需要一定的条件。3、诗人借“折戟

3、”古物,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4、末句认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不好,为什么?虽表意思基本一样,可文中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骄姿和东吴失败的屈辱(以小见大)而改语过于直白,缺乏诗味。三浣溪沙1内容:写优美自然景,表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艺术特色:上阕写景,清新宁静,下阕议论抒情,由水想到青春,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3名句:休黄鸡赏析: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来喻光阴催人老,作者反其意,是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是一首催人自强的赞歌。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写出杜甫写春雨的诗句?结合本诗说春雨的特点。(1)“好雨细无声” (2

4、) 细滑,润泽2内容:首句点出初春小雨,第二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远看似青,近看却无,写出初春小草沾雨后有朦胧景象,突出早春特点,三、四句通过与晚春的对比,突出了早春的美丽可爱,赞美初春景色。3把第 2 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 第 2 页 共 11 页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5本诗的主旨? 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五西江月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5、)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突出了夏夜的寂静。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乌云骤起,月光渐隐,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3赏析“明月鸣蝉”:表面看写的是风、月、蝉、鹊平常事物,但经作者巧妙组合就平常了。“惊鹊”“鸣蝉”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象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4关于这首词的正确说法是( D )A.作者是唐朝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 iian,“见到”之意 D.本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

6、爱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5.本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嗅觉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六秋词1内容:一反过去悲秋情调,反映自己虽遭打击却不气馁,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2艺术特色:咏秋之作,1、2 句对比,3 句描绘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刘禹锡的思想感情是豪放,热情。马致远是凄凉哀愁。在表现手法上,本诗议论兼抒情,天净纱是借景抒情。3赏析“晴碧霄”:作者一反常调,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下文赞美秋日作铺垫。“排”字使全诗意境开阔。“便”末句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借景抒情,豁达乐观的情怀。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唤起读者对诗人漂泊远方(漂泊不定,漂泊流离,不幸遭遇,被贬)的联想。2末两句赏析

7、: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将明月人格化,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已,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3下面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的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4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愁心”的?杨花、子规、明月、风、杨花随风飘飞,子规啼鸣凄楚,都含飘零离别之情,明月,清风更能理解我的一腔愁情,成了可寄我心的“邮差”工具。八

8、题破山寺后禅院1内容: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2艺术特色:写景抒情,但意在言外。3赏析“曲径花木深”:“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且艺术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4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起首两句书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第 3 页 共 11 页B.三四两句用“曲”“幽” “深”等字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C.五、六句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

9、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5尾联似矛盾,请从表现手法上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分析不矛盾,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假如周围一片喧嚣,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6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杂念)消除净尽。“空”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呼应。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1内容:中秋词,诗人苦闷,借问天问月问人生来排遣愁绪。2艺术特色:借月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结合,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

10、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3名句赏析:“但婵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对离别亲友诚挚慰问及祝愿,唤起人类普通的情感体验。4作者“欲乘风又恐寒”表达他怎样的心态?表达作者向往月宫那宁静华美的生活,但又眷恋人间的直爱亲情,表达他矛盾犹豫的心态5“人有圆缺”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明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因此对生活中的一切坎坷挫折要从容面对,心胸要开朗豁达.十过故人庄孟浩然1内容:写山村风光及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抒发诗人闲适恬淡的田园情趣2艺术特色:诗人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了深邃高远的意境,将恬静秀美的山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为

11、一体。3名句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这是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画面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对偶修辞,写出了恬静秀美的山村风光。(2)析:a 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b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C这两句诗用诗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境相拥的情志,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4诗人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开轩面场圃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十一

12、游山西村陆游宋代1内容:写山西村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诗人愿成为其中一分子的强烈愿望。2艺术特色:通过写淳朴的民风民俗来表对山西村的喜爱,并借写景句子启示人们:在困难时要相信前途必定光明。3赏析“山重又一村”这是动中有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 第 4 页 共 11 页含着生活的哲理,后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4a首联中“足”字好在哪里?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b颔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突生活中有何意义?情景:颔联描写的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意义:现突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

13、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漫长变化的哲理。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a.村民的热情好客 b. 优美的景色c. 淳朴的风土人情6“山重又一村”是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它?为什么?(1)面对困境时因这两句蕴含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7本诗以什么为线索?刻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以“游”为线索,刻画了一幅宁静祥和,优美朴素的山村农家生活的清新画面8“夜叩门”与首句哪个词呼应?表作者怎样的感情?与“农家”呼应,表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宫

14、归京岑参 唐代1内容:包括咏雪和送别两方面,以咏雪起,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再现边塞的风光和守边将士的精神风貌。2艺术特色:全文紧扣“雪”,语言明朗优美,节奏跌宕生姿。3赏析“千树开”。 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畏奇寒而是欣喜和爱意。4本诗是送别诗,可主要内容却是写边塞雪景,是否离题?为什么?并不离题,奇寒之景是送别之景,在此情此景中的送别,更是令人永生不忘。十三观沧海1内容: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开阔胸襟,抒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艺术特色:借

15、景抒情,紧扣“观”,把眼前海上之景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3名句“明若出其里”寥寥十六个字,写出了沧海之大,活现了它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我们也可从中感受到诗人比海、比天更广阔的胸怀,可领略到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理清全诗的写景顺序 远近,实虚5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海景的?哪些是凭想像虚写的,有什么作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西月之行若出其里”,想像,虚写,虚写。进一步表现了大海雄伟壮观的景象。十四破阵子(醉里)1内容:抒发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及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的无限感慨。2艺术特色: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末句余味无穷,多用典故,贴功而寓意丰富。3名句“了却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朝、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 第 5 页 共 11 页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4说说“沙场秋点兵” 和“可白发生”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美? 雄壮美;悲壮美5词中哪两句点明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了却身后句6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7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浴血奋战的沙场。这种眷恋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两个细节呆读出。8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