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

上传人:一****茶 文档编号:184867328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说木叶PPT教学课件1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木叶”,林 庚,林庚,当代学者,诗人。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著有唐诗综论。,整体把握每段大意,方法提示: 1、分离材料和观点(例如,像,好像;假如;由此可见、舍否定取肯定。) 2、抓住关键句、关键词(过渡词,反复出现的词,总结句,开头结尾中间) 3、把握每句话的意思,并理清层次(并列;递进、因果、总分、假设),第一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在这里我们乃看见)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上。 (开头句) 第五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 具有落叶的特征。 (开头句)

2、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结尾句)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上段尾句),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展到了“落木”.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4-6 、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原因。,7 、“木叶”“树叶”两个形象一字千里。,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说“木叶”,引题 主体 小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1、初读课文,文题中的“木叶

3、”是什么意思?,讨论,明确:就是“树叶”。,树?,木?,引用诗句:,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枝繁叶茂,浓阴匝地,引用诗句,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思考 、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 “木叶”到 “ 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从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 “高树多

4、悲风,海水扬其波”与“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饱满,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分析,:“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木,暗示,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 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艺术特征1:,落叶,疏朗微黄干燥,木 叶,落 叶,繁润 绿色,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微黄但不干燥, 无飘零之意,“木叶”与“落木”的意味有什么不同?,“落木”比“木叶”还要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意,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绵密之

5、意也洗净了。,艺术特征2:,木,暗示,空阔 疏朗 微黄 干燥,秋的性格,木叶,落木,发展,木,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疏朗而清秋的气息,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 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透着黄色,干燥感,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

6、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思考: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月,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雨霖

7、铃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 2、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 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练习一: 梅,关于“梅”的意象讨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8、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练习二:柳,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予的思想情感。,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咏

9、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nio) 照浦(p) 褒(bo) 灼灼(zhu) 亭皋(go) 寒砧(zhn) 涔(cn)阳 万应锭(dng) 言筌(qun) 窸窣(x s) 迢(tio)远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 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无妨不妨。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歧路岔路。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翩翩飞舞的样子。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 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绵密柔和紧密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