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4640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有趣的草地现代化城市需要有青草,是由于它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小草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氧保持一定的比例,从而净化空气。科学家分析,每公顷草地每天吸收 900 公斤二氧化碳,制造出 600 公斤氧气,这功绩多么惊人呀!草地还能调节气温。在炎热的夏季,当你路过水泥路面时,就感到热气逼人,而走在草地上,却感到凉爽宜人。而到了寒冬,草地的温度要比水泥地面的温度高,真是天然的空调。更有趣的是青草还能降低噪音的强度,吸附尘埃。铺草坪的足球场比裸露的足球场上空含尘量要少的多。因此,

2、足以见得草地的吸尘能力有多么的强。1在下面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 ,不符合的画 “”。(1)小草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保持一定的比例。 ( )(2)在炎热的夏季,水泥路面比草地要凉快。 ( )(3)草地能够消除噪音,吸附尘 埃。 ( )(4)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 ( )2 “而到了寒冬,草地的温度要比水泥地面的温度高,真是天然的空调。 ”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 处是( )地说明草地可以 调节气温。 (填序号)A.具体、生动 B.生动、形象C.突出 D.准确、具体3.第二段中加点的两个“大量”能否删掉?为什么?。(二)燕子 2

3、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 110 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 2 至 3 倍,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 180 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 20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燕子身体轻盈,平均重量为 43.5 克,堪称轻量级的飞行员。燕子老是在飞,这是因为它的四个趾全朝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上直立。因此,它们要在飞

4、翔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燕子是捕虫能手。据统计,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 8000 多只虫。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称得上人类的朋友。1在下面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 ,不符合的画 “”。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 长度的三分之一。 ( )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仅仅因为它身体轻盈。 ( )燕子可以在飞行中吞食猎物、 饮水等, 还能悬在空中给 孩子喂饭。 ( )燕子大量地捕食害虫,是人类的朋友。 ( )2. “它们要在飞翔中解决许多问

5、题,如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饮水等,就 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 给孩子们。 ”一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A生动、具体 B简洁、流 畅 C准确、具体 D通顺、 连贯3.文中第二自然段加点词“几乎”一词不能删去的原因是 。4燕子“老是在 飞”的原因是 。5短文是从两方面介绍燕子的,第 1 至 3 自然段介绍燕子 ,第 4 自然段介绍燕子 。3北极的鸟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 9000 种,分为27 个目,160 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 120 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 12 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

6、的鸟类只有 43 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它是南极的“长途旅行家” 。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却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1第 1 自然段介绍鸟类 。

7、2在下面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 ,不符合的画 “”。北极的 鸟类 只有 43 种,永久性的“居民” 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 )南极是很适合候鸟过冬的、 。 ( )生活在北半球的候鸟,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 )3.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的原因是。4在第 3 自然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 明方法。5“北极不仅有 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 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 ”一句用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 分)A生动、形象 B突出特征 C准确、具体 D通顺、 连贯6.文中第

8、二自然段加点词“大概”是否能够删去?说明理由。4说明文阅读(一)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一只。改变旅行鸽命运的,使他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

9、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 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 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1919 年 9 月 1 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回答问题:给文章加个题目:_。用“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你认为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是:_。你从旅行鸽的命

10、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_说明文阅读(二) 敬重卑微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5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c)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j)流动我仿佛听到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

11、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td) ,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注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的而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回答问题:1将短文括号中不正确

12、的拼音和词语划掉。2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地位低下而渺小。()(2)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4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5.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6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6把“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7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 ”这句话的理解。8我为什么

13、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说明文阅读三独山脚下的松萌溪,横跨着一座雄伟的松萌溪大桥。大桥的下游不远处,还有一座六十年建造的“大桥”胜利桥。听爸爸说,旧大桥的前身是一座用三十来块桥板搭成的木头小桥,架在宽阔的溪面上,显得又长又窄,似条小蛇弯弯斜斜的。人走在桥面上摇摇晃晃,胆子小的到了桥中间,还会觉得天昏地转,只好闭上眼睛蹲一会儿再走。下雨天,下雪天,人走在桥上,一不小心就有掉进溪里的危险。涨大水的时候,溪水像脱缰的野马,嗷嗷直叫往下闯,把木桥撞翻冲走。一年到头不知有多少次切断了交通。我们过桥上学读书,常常不是因桥被冲走不能过河,就是桥没搭好回不了家。六十年代, “摇摇晃晃过木桥”的历史结束

14、了,工人叔叔在湍急的溪水中砌成了一个个石头桥墩,架成了这座水泥桥栏,我们高兴极了。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人们的高兴劲少了,叫骂声多了。原来桥面较窄,两辆拖拉机相遇无法通行,再加上人车混行,事故累累。特别是农闲季节,桥上就更“热闹”了。来往的汽车、拖拉机、手拉手、自行车成群结队。赶集的农民川流不息。不是这里车撞了,就是那里堵住了去路,一堵就是大半天,就是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也无济于事。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党和政府在胜利桥的上游又建造了一座新大桥7松萌大桥。新大桥桥面宽阔,中间的车行道可以使两辆大客车并排行驶。两旁的人行道高于车行道。这样,车辆畅行,行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爬上独山顶,俯瞰大地,新大桥仿佛一条巨龙卧在松萌溪上,她敞开那宽阔的胸怀,迎送那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1文中写到了三种桥。它们分别是_、_、_。2用“_”划出文中的过渡句。3作者写了三种桥,什么桥详写、什么略写?为什么这样写?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