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

上传人:洛** 文档编号:184609069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的教学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薛钰康教材: 苏科版(其它初中课标版也可)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首先基于学生的前知识基础上,利用提供的物理现象,认识压力。进一步建构压力的概念,从体验、观察、对比分析中定性探究压力的三要素,把经验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从最基本的、原始的探究方法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深化压力的认识,从压力作用的不同形变效果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让学生在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猜想、实验设计、合作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归纳和交流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在交流中发展,作为教师在引导中帮

2、助学生建构知识,但很重要的不能忽视或遗忘老师的职责,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网络的形成。1.“压力”是一个根据其作用效果命名的物理量,研究的是力的形变效果,本质上属于弹力。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从实际现象分析比较归纳着手认识压力,建构压力定义。2.压力作为生活常见的力,学生有较多的经验知识,合理恰当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体验、显示的思辨认识过程中探究发现压力的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3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本身和被压物都有关,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怀,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4现在有许多的书籍中把压力作用效果

3、与压强等同,有些教材中也没有很好的区分。为此,笔者把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与压强分开,就是要澄清两概念的混扰,也为下一步压强概念的建构打好基础与铺垫。备课时的一点创新与想法: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现象、规律的认识与掌握都是有一定的方法论基础的。力的认识就是从力的三要素认识着手。为澄清认识的过程,采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认识方法,同时也是切实考虑初二学生的心智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新知的建构。2“压力”作为力的一种,既很抽象(从认识概念角度)又很具体(从产生效果角度看)。为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掌握,教学中运用转换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压力与重力的关系。3.课前提

4、出课堂学习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行为,起导向作用,不是为了约束起思维方向。4通过实验认识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区分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强意义的不同,导入建立压强的概念。5一般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很注重课堂的激趣引入,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但是,笔者以为,对于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入课学习状态的激发固然很重要,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兴趣调动则更为重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学特点,学生在一节课的中间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易分散的时刻,因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课中间时刻特别加强了激趣实验“坐坐老虎凳”的项目,以继续加强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与对比的认识活

5、动,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正确的压力概念。2 巩固学生对力认识的规律-从三要素出发认识,从活动体验中了解压力的作用点,而通过对压力方向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3 利用示意图直观表示,对压力与重力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辨物理概念的意识,加深学生对压力概念的掌握。4 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崇尚科学的精神。5 进一步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分析,巩固学生对物质硬度这一物理属性的认识,同时为下一步建立压强概念做好准备,也澄清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强这两个不同概念的认识偏差。教学的重点: 压力概念的

6、建构,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解教学的难点:压力的方向的发现、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探究难点突破的策略:通过对比实验和辩证的物理分析法教学策略:对比法概念建构与开放性实验探究教学资源:硬件:橡皮泥、气球、槽码、水槽、沙、海绵块、泡沫板、木板、小桌、塑料尺、砝码、自制钉板、弹簧、实物投影仪、电子秤 软件:视频资源()拉伸钢条至断(形变)()压扁铅块(形变)、 PPT课件教学流程图:压力示意图设置情景,导入课题认识压力研究压力三要素比较压力与重力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学生交流,促进发展、得出结果总结与归纳教学过程:一、 比较现象,导出压力视频:压扁铅块、拉伸钢条至断问题:这两个现象都通过力的作

7、用使物体发生了形变,但有什么不同吗?师生讨论:拉伸橡皮筋、拉伸与压缩弹簧、按图钉、用刀切割物品等导入新课板书:10.4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二、 展示学生的前知识,说明课堂学习目标学生发言:生活中压力的事例?课堂教学目标:()认识压力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三、 压力三要素的部分探究1.作用点的认识学生活动:手按桌面、压缩弹簧、压橡皮泥学生发现:在被压物受力表面老师提炼:受力面每一处均受到压力作用,物理学中把其看作集中于一点,就认为集中在其表面几何中心上。探究压力的方向学生活动:体验:用右手按压左手 显示:用手压缩弹簧、压塑料尺、橡皮泥形变 观察用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效果学生活动:观察

8、放在水平塑料尺和斜放塑料尺上重物对尺的压力方向压力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3压力的大小提出压力测量方法:测力计典型压力事例:平面上物体产生的压力情形(1)水平面;(2)斜面学生活动:观察放在塑料尺重物由水平到倾斜时形变的程度.压力示意图 画出图示情形中压力的示意图四、 压力与重力的比较学生讨论、表达(用表格培养对比的思维方法)重力压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符号作用点方向大小关系演示实验:物体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压力大小的比较。学生巩固练习:作出A、B所受重力和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五、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举例:关注的是压力的什么效果?师生体验一把:坐坐老虎登演示实验:猜一猜,下面实验可能会

9、有什么结果进一步:下面只有一根钉子会如何?(前知识)问题:换成鸡蛋、石球会怎样?问题:压力的形变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体验: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被压物体的软硬程度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探究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 运用控制变量逐项探究)师:请同学们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方案和操作检验学生活动:自主活动、教师指导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当被压物和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时,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被压物和压力大小相同时,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均相同时,_越软,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六、 教师梳理、知识升华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的发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被压物的软硬度体现压力方面的特性,引入压强概念体现被压物方面的特性,由硬度描述举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结构有关:纸桥承重:甲乙解释问题:鸡蛋碰石头,蛋破石头无碍。七、课堂小结归纳作业布置:1 一只.25N的茶杯中盛有1.5N的冷开水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对桌面的压力。2 根据压力作用的形变效果,设计一个压力测量仪。板书:一、压力的概念 定义 三要素二、压力与重力的比较三、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