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99146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 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ABCD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 同级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

2、共产党的关系 国家机关内部作决策、决定时ABCD3、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B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C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4、七年级学生小李,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三百元。一年后,母亲以再婚生养女儿为由,不再付抚养费,小李又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小李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 )A放弃抚养费B寻求法律帮助 C向母亲追讨D寻求妇联帮助5、中国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

3、织、承担军事任务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是( )A义务兵与民兵相结合、志愿兵与预备役相结合B义务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民兵与志愿兵相结合C义务兵与现役军人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D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6、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监督权C言论自由D受教育权7、“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更好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少年必须有理想,有本

4、领、有担当,不断超越自己青少年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ABCD8、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默默奉献五十多年年,创造了将荒原变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A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各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C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相同的 D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9、对下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10、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他们的行为按违反的法律分类属于(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犯罪,严重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

5、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1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的话启示青少年应该( )A修身养性,珍爱生命B诚实做人,诚信做事C自尊自爱,不图虚荣D认识自我,接纳自我12、要想实现自由,人们只有共同建立公正、平等的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这说明(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超越法律就实现了自由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人们的真正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A BCD13、下列对漫画训斥理解正确的是()A受教育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孩子必须履行B妈妈不应该逼迫孩子,因为上不上学是他的自由C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话去上学,因为教育具有强制性D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应该接受14、农民

6、工小王为讨薪,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李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两人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讨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ABCD15、对下列图表认识最正确的是 (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错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6、要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政府必须( )执政为民,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 深入推进科学执政、

7、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等制度ABCD17、近年来,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抢座、围观并起哄、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为中占54%。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A养成良好生活习惯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提高自身文化素质18、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 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9、2018年3月3日,上海男子孟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含侮辱性语言的视频并上传网络,还称自己要开直播、求打赏。3月7日,孟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孟某的行为亵

8、渎了民族尊严,逾越了我国法律的底线B启示我们要加强公民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C孟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D孟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20、从远程课堂辅助山里娃学习到寻亲平台帮助失踪儿童回家,从在线培训让果农喜获丰收到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这说明(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B网络逐渐取代着我们的现实生活C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D要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1、中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政府大力支持“创客”发展说明()A提高国民素质,改革开放是根本途径B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C我国政府鼓励创新,

9、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创新创业是民族振兴和我国工作的中心22、“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防止其行为不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法律之外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ABCD23、“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

10、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C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24、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5、借助互联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使产需及时对接,有力推进了帮扶项目产品的销售。由此可见,互联网能( )解决产品销售的各种问题 扩大交往的领域和对象搭建产需双方的

11、交易平台 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ABC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上面三幅漫画分别违反或扰乱了什么社会秩序?(2)根据漫画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结合漫画内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2、在博物馆、公园、交通路口等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它们是有关部门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立的,并据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社会秩序无处不在。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2)结合实际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3、观察下列镜头,回

12、答问题。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到社区议事厅协商解决办法。镜头三: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1)材料反映了我国哪项基本政治制度?(2)三组镜头体现了居民委员会的哪些特点?(3)实行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有何意义?4、材料一 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材料二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

13、、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我国几千年的礼仪之邦文明声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责任和愿望。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2)针对材料二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请你评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B2、A3、B4、B5、D6、A7、B8、D9、D10、D11、B12、C13、A14、D15、C16、D17、B18、D19、D20、D21、C22、A23、A24、A25、C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1)图一:交通秩序;图二:社会管理秩序;图三:生产秩序。(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或: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1)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