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419646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学设计】灰雀优秀教学设计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的方法理解婉转、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用相同部首识记:胸 脯 、散敢;旧字加部首识记:郊、渣、诚;旧字换部首:惜、低。重点指导书写“步、或”。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他是谁?在课前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吗?预设:(1) 课文内容(2) 课后资料袋过渡:你真会学习,不仅读了课文,还关注

2、到了课后的资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袋中的内容,了解一下列宁的生平。(二)检查预习情况,解决识字。1、 自读课文,互动评价要求: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全文13段,请13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作出评价。2、 识字学词出示新词:郊(jio)外 散(sn)步(b) 胸(xing)脯 (p) 仰望 欢快面包渣(zh) 或(hu)者(zh) 严寒 自言自语 可惜(x) 肯定果然 欢蹦乱跳 诚实 白桦(hu)树 婉(wn)转 惹人喜爱A、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预设:字音不准确B、 读准字音、形成解释过渡:大家读得真准确,那看看这些句子你能读流利吗?出示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

3、,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预设:出示白桦树图片。学生通过和生活实际理解仰望的意思(抬着头向上看)。我们还能仰望什么?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唱歌,非常惹人喜爱。预设:学生通过和生活实际理解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婉转动听惹人喜爱:可通过拆词法(我们第一课的欢畅、敬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义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出示生字:郊 散 步 胸 脯 渣 或 者 敢 惜 低 诚这几个字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字,回忆一下我们在识字时都用过什么好方法?(熟字加减换一笔、加减换偏旁,形声字,字理识字等)用你掌握的方法说一说怎样记这些字?看谁想到得多。(1) 集体交流识记

4、方法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总结方法。1、相同部首识记:胸 脯 散敢2、旧字加部首识记:郊、渣、诚3、旧字换部首:惜、低4、多音字:散(2)指导书写教师重点讲解的生字:步(下面不是少)或(部首是戈) 低设置易错选项(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开始,灰雀( 在枝头唱歌 ),接着,(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列宁向(小男孩)询问。在列宁的启发下,小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体会他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

5、童的尊重和保护。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2、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齐读课题,完整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学生自己复述主要内容填空:开始,灰雀(在枝头唱歌 ),接着,(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 列宁向(小男孩)询问。在列宁的启发下,小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二)细体读文,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语句

6、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用曲线把句子画下来)预设: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1)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都要、仰望、经常)(2) 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喜爱灰雀。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总结: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一些词语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三)精读课文,感受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通过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落实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过渡:大家猜猜小

7、灰雀去哪儿了?预设:被小男孩抓走了。1、自己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男孩( )说:“没我没看见”。男孩在想什么?如果让你添加提示语,你会填上什么词语?(吞吞吐吐、犹犹豫豫)指导朗读。男孩看看列宁,( )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此时此刻,男孩在想什么?提示语部分添加什么词语合适呢?(肯定)指导朗读“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时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语气要比上一次更加肯定)总结:小男孩的心理在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矛盾和犹豫,变得肯定和坚定,我们是从男孩说的话中一点一点体会到微妙的变化,列宁也感受到了,来看看列宁是怎样说的?2、读一读列

8、宁的话(出示),想一想,从列宁的话语中男孩子听出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孩子听出列宁喜爱灰雀,为灰雀的下落而担心,指导朗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体会“自言自语”的意思,在这里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吗?孩子听出列宁的难过,惋惜,指导朗读。列宁问:“会飞回来?”列宁实际上是在问男孩:你会把它放回来吗?指导朗读。教师提问思考:列宁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直接让孩子放回灰雀呢?预设:他对孩子的尊重和喜爱。(四)形成评价1、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五)读写训练续写:如果把第二天列宁看到灰雀回到树枝上的情景改写成一组对话,你

9、会怎样写呢?板书设计:更爱列宁 - 男孩爱 爱灰雀灰雀教学反思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整个学习过程是顺利的,更是愉快的。想不到这么一篇我觉得素然无味的课文,在学生情绪的感染下,我竟能品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惹人喜爱”的小灰雀。在朗读时读出了列宁喜爱灰雀的语气。跟

10、随着学生的视野,我们一起品味着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一起欣赏着可爱的小灰雀。当可爱的灰雀不见了时,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首先让学生找到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句子,再分小组练习对话,最后指名小组表演对话。通过对话表演让学生再讨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不时闪出思维的火花。有的同学把自己放在了这一情景中,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感受。当讲到“小男孩低着头”时,我就问:“小男孩为什么要低着头?”一位学生回答道:“小男孩低着头,是因为他感到很惭愧,但又有点舍不得灰雀。”另一位学生回答:“把灰雀放到大自然中,才能给它自由,才是真正的爱鸟。”学生的回答是我感到很惊讶,这个问题我设想的答案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改了但是还觉得非常惭愧。可正是由于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所以才能体会出不同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