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1245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课堂中的案例及其教学反思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程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时,我们的心灵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先前的旁观变成了无助的彷徨,先前的惊羡变成了沉重的惊叹!新课程正在实际地颠覆着我们头脑中关于教育的教条,我们必须痛苦地重构心灵中的教育殿堂。 作为名新教师,什么都是新的。为了上好一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

2、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 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 初一的学生比较单纯、活泼热情,乐于与人交往,初一年政治教材中的交友要讲原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是自制能力不够强,在交友中对朋友的不良行为不能正确的对待,可能会宽容,甚至盲从、附和。 我针中学生交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组织学生对照材料,把自己交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谈一谈“交友中的警示语”,如“居高临下”难获友情;“大大咧

3、咧”易伤友情;“不讲原则”玷污友情;“虚情假意”危及友情在议练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们的发言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这时有位学生讲:“那当然,是兄弟要讲义气,这就是交友的原则。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并没有及时的解释,我先让学生谈谈“我理想中的好朋友”,大多数学生都说:我的好朋友要有与我相似的性格,共同的爱好,要能同我说知心话等。发言结束后,我设问:“我们的同学说得都很好,可是,有一个重要方面大家没有注意到你在不在乎你的好朋友的品质呢?”学生一愣,然后纷纷说 “哎呀!忘了! ”一个小男生还不自觉地用手拍了拍头,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这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哥们义气”的特点

4、就是只讲友情,不讲是非,并让学生讨论“哥们义气”有什么危害。同学们各抒己见,讲了许多危害,并总结出“哥们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了“哥们义气”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交友原则,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在这堂课中,我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堂课中,我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新教师,进行二度备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才能更好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另外,教师的

5、素质也应该不断的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教学中为我们所带来的挑战。 课程改革的新教材 ,正是体现了这个素质教育目标,即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在心灵世界中点点滴滴地教育,把它唤醒;在知识教育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人文教育,把人的内在的心灵上的真善美唤醒,近而达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就可以不失时机,抓住教育契机,恰到好处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把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进行心灵的启迪和渗透。在课改教学中,有的教师能够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启迪学生心灵。“快 乐 政 治

6、” 思想政治课教学被许多教师和学生所厌烦,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抓住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之”才能学好它;同时,思想政治课本身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和学生自身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脱离客观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必然会失去生命力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从上面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强调愉快教学,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快乐”,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时事全接触 “同学们,这里是时事全接触,欢迎大家参与这一节目。美国东部时间 9 月 11 日上午 10点 10 分(北京时间 9 月 11 日 22 时),有两架飞机在纽约撞击世贸大楼并发生爆炸,数分钟后

7、另一架飞机撞击美国五角大楼并发生巨大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大约 50 分后两栋世贸大楼相继倒塌。这起灾难震惊了美国,由于担心还会遭到更多的攻击,美国官员已经从国会、美国白宫、国务院和其它联邦办公大楼中撤离。此外美国所有各大机场的航班都已经被取消。美国总统布什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灾难,是针对美国的一次明显恐怖攻击。现在,各项营救工作正在开展,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这一事件。有关事件的进展情况,请同学们继续关注。” 这是去年 9 月 12 日我上的一节政治课的情景。上课前五分钟政治科代表走上讲台,主持了“时事全接触”。通过“时事全接触”,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接触到国内外新闻,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同时

8、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学生主持完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看待美国 9.11 事件?请用我们所学的关知识说明这一事件?这样通过“时事全接触”,使政治学科教学与时事紧密结合,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我都要举办“时事全接触”节目,如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等等。 二、政治状元榜 “参赛选手注意,下面是风险提速最后一题:洞庭湖在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近年来又提出要退田还湖。请问这种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它符合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在红队抢答正确得分后,主持人说:“今天我们政治状元榜高二年级总决赛马上就要

9、结束了。下面我宣布今天的总冠军是高 40 班的宾吉洁。”顿时,会场一片欢呼声。 这是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竞赛的一组镜头。 开展学习竞赛,能充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模拟电视中的竞赛节目,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五组,每周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周赛,在每次周赛中选出一名优胜者;周赛全部完成后,将周赛优胜者每三人分成一组,举行月赛,在每次月赛中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将月赛优胜者集中起来进行决赛,决赛选出班冠军;最后我将相同年级的各班级冠军组织起来进行总决赛,评出年级冠军。在整个竞赛活动中,周赛和月赛在课堂内完成,按参赛人数的二倍出题答题;而班级决赛和年级总决赛则作为一次课

10、外活动进行组织,竞赛题分为必答、快速抢答、风险提速等,试题内容涉及学生已学课本知识、国内外大事等。对班级冠军和年级冠军给予适当奖励。这一学习竞赛给每位学生参赛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焦点大辩论 在学习中,学生新旧观念冲突、社会现实矛盾时刻都会反映到学习中来。如何在比较中得出正确认识、在思考中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经常就一些学生思想问题、社会焦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完成。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学生是学

11、习优先还是品德先行?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对中学生来说到底谁重要?等等。 对学生有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焦点大辩论有利于学生明辨学习中是非,解开思想疙瘩,增强社会洞察力。 四、班级新对抗 中学生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特别是班集体荣誉感。充分利用这种情绪,开展一些班级“对抗”,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我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的教学中,将高一两个班中的每班学生平均分成两半,然后两个班中各一半学生组成一个新的教学班级实施教学。在课堂上两个班级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回答问题极其勇跃。在教学将要结束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要求甲班学生证明社会主义需要市场而不需要宏观调控,乙班学生证明

12、社会主义需要宏观调控而不需要市场。两班学生都能证明“需要”而不能证明“不需要”。在总结时我指出: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把市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即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今天,我们两个班的部分同学在这里一块上课,既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是取长补短。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只有“手拉手”,才能真正地“向前走”。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五、走进大课堂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巩固和升华知识,培养学生

13、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钻研探索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才真正实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和调查;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一年来,我带领学生参观考察了三一重工、远大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体制和改制情况;带领学生就“学生上网”、“中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些学生还写出了有一定分量的调查报告;我还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了“新世纪、新变化、新长沙”、“对长沙零售业的抢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长沙工业发展方向”、“麓谷发展的前景”、“桔子州头的经济意义”等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学

14、习中虽很幼稚、很肤浅,但其学习探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政治课延伸和拓展的研究性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一、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真实的事件为基础的撰写的案例(case)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按照案例教学所提供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

15、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一改那种教师既当“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生动、快乐。二、 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四个过程:理论准备、撰写教学案例、组织案例讨论和对学生案例分析进行评价考核。(一)理论准备案例分析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的分析,只能是以事论事,不可能提出说服力的科学结论。因此,在案例分析前,必须要有必要的理论。理论准备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规定教材中有关章节让学生自学,也可以介绍有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参考。有些涉及政策法规

16、的案例,还要介绍有关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二)撰写教学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撰写教学案例并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准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写出分析提纲和思路。在撰写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案例要尽量多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在案例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多少直接与案例探究所涉及到的知识的多少有关。因此,教师在撰写案例时,首先将学生所应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来,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2、 案例要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教育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