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4117664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语文(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语文试题一、课文内容考查1.下列词句中没有全部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B.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C.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D.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凌波

2、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答题时对照选项,仔细分析,注意辨析时不能脱离原句,有时可能要回到原文中分析。A项,“胡虏”“匈奴”借指金兵;“天阙”指北宋故都汴京的宫阙;“雨具”代指拿着雨具的仆人;“落红”代指落花。B项,“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蛾儿雪柳黄金缕”代指女子;“贺兰山”代指金大本营;“鸡塞”借指边塞。C项,“尘与土”“云和月”都是比喻;“彩云”喻指艳装的小蘋;“彩笔”代指文才;“短松冈”代指苏轼亡妻坟茔所在之地。D项,“凤箫”泛指音乐;“东篱”泛指

3、赏菊之处;“绿”借指绿叶,“玉钿”借指落梅;“芳尘”代指丽人渐渐远去的身影。故选C。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中丞传后叙对许远是严正的描述加以精到的论述,夹叙夹议,笔调郑重,展示出许远宽厚磊落的人格品性;对南霁云则以色调强烈、充满力度的笔触,极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其豪爽性格和侠肝义胆;写张巡主要是转述于嵩的话,从侧面加以补充。B. 欧阳修伶官传序盛衰 “盛”“衰”两字贯穿始终,全文从盛衰两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通过正反对比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得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C. 冯延巳鹊踏枝写出了闲愁

4、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持久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连续性。D.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上片写伤春之情,时光易逝、青春难再。下片写景,月照花影,落红满径,通过景物来烘托词人伤春、自伤的心情。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融合在一起,深刻的表达了作者的无奈、感伤和失意的情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比

5、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及其主旨、手法等,结合选项一一分析。C项,“日日”是说每天,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时间跨度大,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故选C。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平乐这首词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从似有人知的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望到无人能解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孕了无尽的惜春之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不言“惜春”之情却表现得微妙曲折、淋漓尽致。B. 辛弃疾青玉案把“那人”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比衬手法来塑造的。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那“宝马雕车”中的

6、人儿和戴着“竣儿”、“雪柳”的妇女,对“那人”也是反衬。词人运用两层衬托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C.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D. 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7、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清平乐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是开门见山写“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先点出自己的惜春和寂寞之情,再描绘暮春之景。故选A。【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

8、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定风波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B. 可以预约的雪从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开始,由人到花,体悟到人生的变与常,并进一步展开思考,在理清了两者的关系之后,提倡要从容地面对生活,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

9、才能使生命具有意义。C. 春末闲谈从细腰蜂捕获小青虫这样一个自然界极其平常的小事入笔,以细腰蜂类比统治者,小青虫类比被统治者,指出统治者像细腰蜂一样用麻痹的手段来控制被统治者的思想。这样的写法既新奇恰切,又浅显生动,使“闲谈”的内容变成了庄严的主题。D. 想念地坛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以自己对地坛的印象、感受和写作生活为起点,论述了安静、零度、柔弱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作品批评了当今社会许多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张人要不断地回到生命的原点,排除干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有价值的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

10、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比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及其主旨、手法等,结合选项一一分析。B项,“从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开始,由人到花,体悟到人生的变与常”错误,本文先写友人邀我看花,花如约而至,人却变迁离散;继而引发我对人生中常与变关系的思考;最后阐明我面对常与变的认识,所以应该是由花到人。故选B。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绿肥红瘦”运用对比、借代、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逐渐消逝,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伤春惜春之情。反复和设问手法的运用,更强化了这种情感。结构上紧承上文

11、,对侍女回答的反诘。B.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句,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描绘了孤寂、清冷、落寞意境,反衬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C.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成对的鸟儿在池上夜宿;云开月来,花儿在摇曳着自己的影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反衬了抒情主人公的愁苦之情。“弄”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D.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中,“为赋新词强说愁”和“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

12、的“愁”的含义是不相同。 上片“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描绘了孤寂、清冷、落寞的意境,反衬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错误,以凄清之景衬孤独之情,应是正衬。故选B。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授之柄而处

13、其下 权柄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几以此诟远 诽谤 观者见其然, 从而尤之 怪罪B. 此矢所以志也 “识” 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尝”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推究C. 逸豫可以亡身 安乐 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缺陷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迎接D.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 谋算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 率领揖西山之白云 引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房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14、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A项,“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意为“即使是愚人也能计算日子并且知道自己死的地方”,因此“数”意为计算。B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意为“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因此“原”意为推究。D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意为“唐代的和尚慧褒才在这个地方筑舍居住”,因此“舍”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筑舍居住。故选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7.(理科做,文科不做)根据“必修5读本”相关内容填空。鲁迅先生在自序把当时的中国比作“铁屋子”,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