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

上传人:xinh****izi 文档编号:184102405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泰安校区中考语文冲刺讲义:第一讲 病句(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员姓名: 年 级:九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赵老师 授课日期2021.05.02授课时段10:0012:00授课主题病句专题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考查方式2。梳理常见病句类型,学会辨析3。通过病句辨析准确解答题目教学重难点通过病句辨析准确解答题目教学内容病句专题 有趣的“有意歧义”句歧义句,即一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多个意思。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为了表意清楚、准确,就要避免歧义句。但有时为了有意混淆、逗乐或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歧义句,这就是汉语中有趣的“有意歧义”现象。下列句子有歧义吗?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这辆车没有锁。开刀的是他父亲。县里通知让赵乡长1

2、5日前去报道。 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考点释要:本考点主要立足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考题类型:多为选择题。分值,3分。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

3、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8、并列词、短语、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

4、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例句: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老校长的报告。(“讨论并听取”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他深入了解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定语“许多”位置不当,应调至“先进事迹”之前)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定语“许多”位置不当,应调至“居民”之前)每一位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状语“将来”位置不当,应调至“成为”之前)焦裕禄这个名字对我们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主客颠倒,可改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

5、些陌生,可40岁以上的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却是很熟悉的。)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4、主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业”)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

6、使用,应将“也”改为“就”)例句: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他的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谓搭配不当,把“爽朗的笑声,”删去)灭绝的恐龙,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造成的。(主谓搭配不当,把“灭绝的恐龙”改成“恐龙的灭绝”)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动宾搭配不当,把“揭露”改为“表现。”)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动宾搭配不当,把“学习方法去掉”或将原句改为“经过总结,我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成绩”)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搭配不当,把“十月的北京”改为“北京的十

7、月”)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关联词使用不当,把“不管”改为“尽管”)尽管计算机技术多么发达,它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下,朝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尽管”改为“不管”)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如果”改为“既然”)

8、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而且取决于质量。(关联词使用不当,把“既”改为“不但”)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将“关于”改为“对于”)法官宣布开庭审判,只见被两个警察押着一个犯罪嫌疑人走上被告席。(介词“被”滥用,删去“被”)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效尤。(用词不当,“效尤”应改为“学习”)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用词不当,“果断”应改为“武断”)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用词不当,“行径”应改为“行为”)三、成分残缺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

9、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5)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2、赘余(1)主语多余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10、。)(2)谓语多余: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3)宾语多余: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4)附加成份多余: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例句: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去掉“从来没有过的”)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去掉“使”)在列车长的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去掉“使”)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

11、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解放前盖的教学楼,现在几乎危房。(缺少谓语,在危房前加上“成为”)四、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2、语句杂糅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几种常见杂糅句式:(每组前一个是错误句式,后一个为正确)(1)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2)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12、; 是由决定的(3)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 是取得的(4)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 以为中心(5)是为了为目的的 是为了; 以为目的的(6)原因是由造成的 原因是; 是由造成的例句:这届体育节会徽和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体育爱好者为主。(句式杂糅)五、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2、句子歧义: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例句: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

13、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有歧义,表意不明确)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15日前去”有歧义,表意不明确)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做得好” 有歧义,表意不明确)小华和小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约他明天到家里来写作业。(两个“他”指代不明确)六、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2、范围不清: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3、强加因果: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

14、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4、否定失当: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5、两面对一面例:政策是否开放,方向是否明确,手段是否灵活,是当前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两面对一面,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与前面各句中的“是否”相呼应)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例句: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这样感人的事迹,你难道没有不受震动吗?(这句话中的“没有不受”是双重否定,用在反问句中,导致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没有”)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将“不是”改成“是”)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无时无刻不忘”否定混乱)张欣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生病了。(前后表达不一致,将“大概”去掉)同学们将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前后表达不一致,将“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