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4042040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教学目标1.了解防灾减灾的手段。2.掌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内容。3.掌握自救与互救的具体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2.难点: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问答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为地震大国日本,从娃娃抓起,从日常生活细节抓起,全民防灾是它的主旋律。不光体现在建造抗震建筑,巨大的地下水处理设施上,更在于一旦发生地震,各行各业各地的每个人如何各就各位。公司、政府机构、街道每年有防灾演习训练。灾难发生时,知道该做什么,往哪儿去,避免二次灾难。孩子们从上幼儿园时起就接受防灾演习

2、训练。如何自我保护,从幼儿园如何去最近的避难所。每天必须穿运动鞋等,便于发生灾难时及时逃生的鞋子。日本的学校,意味着牢固安全。每个地区的学校,同时也兼当避难所,区政府发给居民的生活手册中,必有避难所指南。根据你所居住的街道来划分你应该去的就近避难所。因此学校仓库里储存着对应可能避难人数的水和干粮,以及应急用炊事卫生用具。我国著名的唐山大地震、昆仑山地震、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是巨大的,我们到底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呢?新课教学:一、防灾减灾手段师:同学们之前学习了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也知道这些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危害,谁能举例说说我国的防灾减灾措施呢?生:.师:我国高度重

3、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首先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个方面,灾害监测。首先根据上述图片和结合所学内容,这些自然灾害监测系统都是监测哪些自然灾害的?生:.师:回答的很好,充分说明同学们在这一方面有很多了解。下面看一下案例,了解一下地震预警系统。【案例】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地震预警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探

4、测纵波,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等,并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电磁波(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然而,受地震台网密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师:既然可以监测到灾害,那么对于灾害防御我国都有哪些方法呢?生:.师:灾害防御可以分为两类: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请同学们分一下类

5、。生:工程性防御: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非工程性防御: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等。师:下一部分是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比如说台风发生大都会提前通知,这时候我们要怎么做?生:储备物资。师:那么在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做什么?生:一是应急交通线,以保证救灾物资和人员快速到达灾区;二是应急预案,以保证一旦灾害发生,各部门马上按程序进入应急状态。师:最后就是灾后恢复,就牢记的有两点:一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二要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教师总结:1.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防灾减灾工作: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1)灾害监测监测内

6、容: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动态监测;监测手段: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2)灾害防御工程性防御: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非工程性防御: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等。(3)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前准备的核心储备救灾物资。灾前物品储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一是应急交通线,以保证救灾物资和人员快速到达灾区;二是应急预案,以保证一旦灾害发生,各部门马上按程序进入应急状态。(4)灾后恢复一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二要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过渡】学习完防灾减灾手段

7、,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二、自救与互救师: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首先来请同学们说一下灾前应该怎么做?以地震灾害为例。学生回答。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全面,非常好,在常见的自然灾害中,哪些灾害是可以准确预测的呢?生: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师:既然它们可以准确预测,我们在灾害发生前应该怎样做,不可预测的呢?生: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

8、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地震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师:你们刚才说要在地震灾害发生前,规划好逃生路线,所以灾害发生时你应该怎么做?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如图所示,遇到泥石流应该怎么逃?生: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师: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也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教师总结:1.防灾减灾

9、主要任务:自救与互救。2.主要内容: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1)灾前准备:洪涝、台风: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地震:具有突发性,应该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2)灾中救助: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3)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3.洪水的自救与互救(1)自救:当你可以逃脱时,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但是你不能逃脱时,抓住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2)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

10、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4.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避震的时间地震发生时,人们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的时间。其中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往往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2)灾害发生时在室内,平房或一楼可瞬间追到安全空地的室外,应该选择“跑”,其他情况就近躲避;在室外,尽量到开阔空地并且同时降低重心,保护头部。(3)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课堂小结:这一节一共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防灾减灾的手段和自救与互救,我们学习了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应该怎样做。板书设计: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1.灾害监测2.灾害防御3.灾害的救援与救助4.灾后恢复二、自救与互救1.泥石流的自救2.洪水的自救与互救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