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18404121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 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运用(共 30 分)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同心 q疫鬼,众志筑长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逆行者冲向抗疫第一线,用一颗颗 ch r的心为守护我们的生命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亲爱的同学,生命如此美好与不易, 吾辈切莫 g负!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她还在哼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B6 月 23 日,随着总指挥“点火!”一声令下,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C假如

2、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D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3. 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在成长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这句中的画线 成语使用正确。B. “虽然斯科特一行牺牲了,但他们所做的探险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 中画线的词语依次是连词、介词、副词C. “风餐露宿”“心有灵犀”“喷出火焰”依次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D“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4. 填写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补写名句。(8 分,每空一分)(1)念天地之悠悠,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3、3)不畏浮云遮望眼, 。(4) ,一览众山小。(5) 无丝竹之乱耳, 。(6) 然则天下之事, ,不知其二者多矣。(7) 当遭遇困境时,不必害怕,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 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5. 名著阅读。(6 分)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1)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作家 (填人名)。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比如,尼摩船长带大家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 向他发起进攻,船长舍身相救,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 挺身而出解救了他。(3 分)(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 )(3 分,答对一题得 1 分,答对两题得

4、 3 分)A.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 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B.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C海底两万里中的“我”指阿龙纳斯,是一位医生。D. “祥子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以为这是个奇迹”,这 句话中所说的“绿洲”是指祥子遇到了虎妞。E. 骆驼祥子以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为线索,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下层人 民的悲苦命运。6. 综合性学习。(8 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 6 月份以来国家提倡各地区有序开放地摊经济。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

5、走近地摊经济”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正眼看招牌】右图是你在街头发现的一张有错字的地摊招牌。请你向摊主王阿姨说明招牌上的错误。(3 分)【我写广告词】张大伯经营龙虾和溱湖簖蟹,想给他的摊位拟一则对联作为广告宣传。他想好了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2 分)上联:姜 堰 龙 虾 游 四 方下联: 【我谈“地摊热”】下面的材料节选自评论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读后完成问 题。(3 分)落一子而全局活。地摊经济一升温,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但是, 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放开地摊经

6、济,必然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挑战。之前,各地之所以封杀地摊经济的原因,是因为小商小贩的随意占道行为会影响周边环境和道路出行。所以,为地摊经济松绑的同时,也需要在城市管理的“放”与“管”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能一禁了之,让低收入人群没有收入来源,也不能放任自流,让流动摊贩“野蛮生长”。(1) 划线句子用语重复,应删去 。(1 分)(2)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2 分)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一)阅读李商隐贾生一诗,完成第 7 题。(5 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7(1)“宣室求贤访逐臣”一句中“逐臣”的意思是 ,在诗中是指 (填人物)。(2

7、 分)(2)这首诗运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对这一手法的理解(3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15 分)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底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 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节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死后封为武阳君。鷇(ku

8、):雏鸟。闾(l)里间:乡里人。不忮(zh)之诚:以不嫉妒不憎恶的诚心(对待这些鸟雀)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众鸟巢其上()数年间()鸟去人大远()由是观之()(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皆巢于底枝于我如浮云(十二章)B. 翔集其间其一犬坐于前(狼)C. 而能驯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 闾里间见之何陋之有(陋室铭)9.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2 分) 则 其 子 有 蛇 鼠 之 扰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1) 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

9、也。(2)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1. 选文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3 分)(三)阅读我的一棵小桃树(节选),回答 1214 题。(9 分)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 “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10、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 “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 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 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11、。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 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 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

12、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 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奶奶。我的小桃 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 天鹅,变得赤裸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 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 黄的光,嫩红的光。12.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选文

13、简要概括。(3 分)13.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节画线的句子。(3 分)14. 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选文中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3 分)(四)阅读给孩子们种下爱读书的“种子”,回答 1517 题。(10 分)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十 分重要,只要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造福一生。从这个方面讲,读书应当从娃娃 抓起。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读书从娃娃抓起。由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重文轻理, 更注重孩子从小读书。比如,在宋朝,公办小学要求 8 岁的学生能够“诵一大经”,10 岁能“诵两大经”,12 岁能“诵三大经

14、”。难怪大诗人杨万里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为了从小多读书,古代还出现了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车胤“囊萤夜读” 等许多爱读书的小事故。不仅如此,古人也注重亲子阅读。这从流传至今的井梧吟这首诗的来源就可以看出。唐朝薛郧把女儿薛涛视为掌上明珠,从小教她读书、写诗,才有父亲的上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和女儿当场应答的下两句“枝迎南北鸟,也送往来风。” 薛涛后来成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再说,外国早就重视读书从娃娃抓起。比如,在德、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政府都 有相应渠道直接推动儿童阅读。无论是美国的阅读卓越法,还是韩国的读书文化振兴 法等,都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儿童阅读。

15、还有芬兰的家庭从孩子出生起,父亲就在 家读故事、念报、讲童话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家庭教育里种下爱读书的种子。可见,读书应当从娃娃抓起。那么,如何从娃娃抓起呢?除了国家立法推进以外,一方面,应当打造阅读环境,推进幼儿早期阅读。另一方面, 弘扬亲子阅读文化。既不要父母一律学习“孟母三迁”,也不要父母一律当“唐僧式”妈妈, 可以身体力行地在家陪读,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公共图书馆共读等等,从而掀起亲子阅读高潮。15.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1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 分)(1) 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 分)(2) 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唐僧式”有何表达效果。(2 分)17.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3 分)(五)阅读又见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