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184041171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试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 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0m/s 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10mC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 30g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0N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3.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食品夹 B裁纸刀C 托盘天平D 瓶盖起子4. “移动式

2、划船机”在重庆市第 30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 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 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 B15cm C10cm D5cm6.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

3、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 h,均为实心匀质, 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 R 的圆面、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半径为 r 的圆面。已知: 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7. 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 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 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 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60N,重物上升速度为 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 F1 由 150N 逐渐变大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 8

4、3.3% D乙方式 F2 的功率为 3W8.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充气的气球会变大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C. 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D金属块质量会不变9.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体积是 500cm

5、3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5N C物体的密度是 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 9N1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 a、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 球体积大于 b 球体积。静止时,a 球漂浮在液面上,b 球悬浮在液体中,a、b 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则()AF 甲F 乙;p 甲p 乙 BF 甲F 乙;p 甲p 乙CF 甲F 乙;p 甲p 乙 DF 甲F 乙;p 甲p 乙11. 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

6、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12. 如图甲,烧杯里盛有 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0的过程中, 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 9 个小题,第 22 小题作图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1 分)13. 每年 6 月 6 日

7、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 透镜来矫正。14. 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 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 20km 的测速区间用时 9.6min,其平均速度为 km/h根据该路段限速 120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将受到相应处罚。15. “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 示,长江索道全长约 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 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

8、度为 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6. 如图,右侧为幻灯机,左侧为其原理图。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 (填“大于 2 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像距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2 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17. 如图所示,将物体 A 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 B 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 将物体 A 置于物体 B 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 B 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 VA:VB ,物体 B 的密度是 kg/m318.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

9、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 B、C 两点,已知 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 W1,做功功率 P1;在 BC 段重力做功 W2,做功功率 P2,则 W1 W2,P1 P2(两空均选填“”、“”或“”)。192016 年 4 月 24 日定为首个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我国首枚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 如图所示,在 15N 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木板 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物体 B 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则 B 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

10、向 (选填“左”或“右”),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21.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 40N 的拉力将质量为 5kg、底面积为 1600cm2 的空吊篮 A 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 1020N 的砖块,绳子 B 和 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0N 和600N,当质量为 50kg 的工人师傅拉绳子 C 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 Pa。22(1 分)完成下列作图:如图所示,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30,请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23(1 分)如图所示,杠杆 OA 在动力 F 的作用下可绕 O 点转动,请画

11、出动力 F 的力臂 L。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 2 个小题,第 23 题 7 分,第 24 小题 9 分,共 16 分)24(7 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 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 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12、(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由此可知, 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25(9 分)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所示:(1) 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衡量平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 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

13、和游码如图 15a 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m g;他在量筒中装入 40mL 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 15b 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 cm3,由密度公式 可算出它的密度。(2) 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 小的因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 c 所示;用体积不计的细绳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直至刚好浸没,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如图 15d 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他将石块沉入杯底,松开细绳,如图 15e 所示,便开始

14、写探究报告;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升。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 3 个小题,第 25 题 8 分,第 26 题 9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26(8 分)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 AOB 可绕支点 O 无摩擦转动,木棒 AB 长为 3m, 均匀正方体甲的边长为 10cm,物体乙的质量为 5.6kg。当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 A、B 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3000Pa, 支点 O 距 A 点 1.6m。求:(1) 物体乙受到的重力;(2) 物体甲受到的支持力;(3) 物体甲的密度。27(9 分)质量为 60kg 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