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184041094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测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 下列四个选项既是物理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家又是相关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属于弹力单位的是()A牛顿B瓦特 C焦耳 D帕斯卡2.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3. 下列四个图中发生的现象,其中,有一个的形成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图是()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

2、船闸,它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工作的B. 将吸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C. 沙漠中的越野汽车有非常宽大的轮子,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D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还证明了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5. 如图所示,把卡片放在杯口上面,再把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了出去,则扣子()A落入杯中B和卡片一起飞出去C飞出去,落在卡片前面D向后飞出去6.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手握住瓶子,瓶子没有掉下来,是因为瓶子受到了静摩擦力的作用B. 在轮胎上制做许多花纹,以保证汽车车轮与地面之间不打滑,这是通过增

3、大压力来实现的C. 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是利用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移动起来更省力D. 为了减小磁悬浮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常常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7. 如图,小聪用力将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A. 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B. 小明对箱子做了功,小聪对箱子没有做功C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D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小明在推箱子时,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 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

4、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浸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9. 如图甲是小明和小聪周末一起玩荡秋千的情景,乙图是她们荡秋千的示意简图,关于她们荡秋千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不计空气阻力,不正确的是()A. 小明在荡到 A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B. 小明在荡到 B 点时,动能最小C. 小明从 A 点荡到 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小明从 B 点荡到 C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杠杆 ABC 是一个省力杠杆B. 杠杆 DBO 的支点是 B 点C. 杠杆 DEO 是一个等臂杠杆D. 指甲刀

5、有三个杠杆,两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11. 实验证明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小明将个重为 G 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若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甲点与下落过程中的乙点运动速度大小相同,小球在甲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F1,在乙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F2,在最高点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F3,则 F1、F2、F3 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BF1F2F3 CF1F3F2 DF1=F3F212. 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物体 A,要求滑轮的个数要用完(未画出),实验中,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 A 上升的速度 v

6、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在 12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 A 的重为 1500NB. 动滑轮的重为 400NC. 物体 A 从静止开始上升 1s 后,拉力的功率为 500WD. 若将物体 A 换成重为 900N 的物体 B,则在匀速提升物体 B 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为 75%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13. 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 ,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14. 剌猬身上有许多刺,这些刺可以减小受力面积,从

7、而增大 ,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壶的壶嘴与壶体组成了 (选填“压强计”、“密度计”或“连通器”)。15. 如图甲,是课本中用来研究 的仪器;1644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约为 Pa。16. 汽车速度越快,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它的 有关,一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重载比空载时出事故更严重,说明物体的动能还跟物体的 有关。17. 中国人最早发明有空腔的船,也就是现在的潜潜艇是通过人工方法排水、吸水来改变自身的 ,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或某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氦气),以获得较大的 升到空中的(两空均填“重力

8、”或“浮力”)18. 如图甲,是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如图乙是用乒乓球拍击打飞来的乒乓球时,乒乓球会被弹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192018 年世界杯于 6 月在俄罗斯举行,俄罗斯官方发行了世界杯纪念币。小丁为了测出该纪念币的密度,他先将纪念币用细线与重为 3.2N 的金属块连在一起,再将它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所示,然后将纪念币浸入水中,他发现当纪念币的一半浸人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8N,当纪念币刚好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6N(图中均未画出指针的位置),则该纪念币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该纪念币的密度为 。三、作图及实验探究题

9、(共 24 分)20(2 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请画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21(2 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绳子绕法。22(6 分)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则:(1)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 由 D、E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3) 该实验探究所用的主要方法是 23(6 分)在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

10、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开始时,指针指到“0”刻度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弹簧测力计上升高度 h 之间的数据,并用描点法作出了 Fh 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则(1) 钩码的重力为 N,钩码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 当 h=16cm 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做的功为 24(8 分)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的方法来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小格的长度相等均为 5cm)。则:(1)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2) 实验时,小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目和位置,但每一次仍然要使杠杆

11、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实验次数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10.5201.01021.0151.01532.0102.010(3) 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于是他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得出 F1L1 F2L2 的结论得出结论后,小明将图中杠杆的支点 O 向左移动了一格则应在左边三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四.计算题(共 12 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水25(6 分)如图甲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 0

12、01 下水时的情景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航母下水前的一个过程,他们将一个质量为 2.4kg,体积为 6.0103m3 的航母模型,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质量为 6kg,底面积为 0.03m2,高为 0.5m 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如图乙所示现在向容器中加水,当加水深度为 0.1m 时,模型刚好离开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g=10N/kg,则:(1) 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 N?(2) 若继续加水到适当深度然后将一个舰载机模型轻轻放在航母模型上,静止后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上,测得此时航母模型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2.4103m3,则舰载机模型的质量为多少 kg?26(6 分)如图甲所示,一辆总质量为 12t 的汽车将货物沿 ABCD 路线运送到 D 处,其中AB 和 CD 段是平直水平公路,BC 段是一条直的上坡公路,AB 和 CD 段的高度差为 240m, 汽车在每段公路运输过程中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AB 和 CD 段用时均为 1min,BC 段用时 2min),汽车在三段路上牵引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1) 汽车在 AB 段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2) 汽车在 BC 段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