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3829330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推荐 - 五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谢、思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幽默,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

2、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绩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2、考虑: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答复下列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A、轻声读。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

3、何疑问?同学质疑。2、出示幻灯,总结同学提出的问题: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的?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同学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身读后的想象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幽默、流畅等词语的意思。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

4、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5、安排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身写童谣。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板书设计:唱歌谣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唱童谣?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 2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2、学习用词语的引伸义和通感的方法来表情达意。3、读文中的

5、民歌民谣,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4、在文中感受母亲的爱。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谢。教学过程:一、导入:1、十几年前,有这样一首歌打动了我的心,这就是?母亲我为你骄傲?。请同学们听,并看屏幕上的歌词。同学听歌并看歌词2、十几年后的今天,一篇文章以同样的情感再次震撼了我的心。这就是“煤矿诗人孙友田写的?往事如歌月光母亲?。我们曾经学过孙友田的诗?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3、诗人孙友田回到故土,看到母亲老了、病了。严重的病情使老人再也不认得眼前的儿子了。这使作者伤感起来,回忆起母亲对自身的关爱和启迪,写下了?往事如歌月光母亲?这篇文章。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月光启蒙?就是由?往事如歌月光启蒙?改编

6、的。二、解题:1、启蒙:启,开导;蒙,蒙昧无知。使初学的人得到根本的入门的知识。2、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三、初读课文:1、读正确生字词:提醒大家“时辰和“篱笆两个词的第二个字读轻声。2、同学分节读课文,提两个要求:在课文中读准字音;想想,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为作者启蒙的?3、同学听读课文。4、同学和老师简评分节朗读的情况。答复下列问题:母亲是这样为作者启蒙的,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教师随机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5、根据这四个内容分段:唱歌谣15讲故事、唱童谣69说谜语111314总结全文,点明母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四、细读课文:1、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

7、一句话:“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教师板书“美妙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童年的夏夜会是“美妙的呢?请大家读读第一段“母亲为我唱歌谣,读读想想。1首先,童年的夏天,家乡小院的景色优美,你看: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柔和的月光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小朋友眼里最美的时辰。2母亲美,她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勤劳的母亲那样朴素清爽。3母亲唱的歌谣美“月亮出来亮堂堂,翻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这首歌谣在赞美勤劳的劳动人民。“月儿弯弯像小船,带我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古语说:“凤凰

8、非梧而不栖,而今还有“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说,意思是家中有好运,有好兆头。而瓦屋和楼是云南的典型建筑。短短一首歌谣就表达了人民向往幸福的思想,介绍了云南的建筑风俗。(4)母亲唱歌谣的声音美,你听,歌谣是动听的,她的声音甜甜的,是那样深情,显然这歌谣也表示了她的美好心声。她的声音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那样柔和,像小溪的流水那样潺潺悦耳。那声音简直就如花香般芬芳。5亲用歌谣把故土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歌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家乡的歌谣是多少劳动人民在生发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母亲用歌谣将家乡的文化传给了幼小的作者。这些歌谣使作者的心灵明朗起来。母亲这种传承家乡文化的思想

9、和举动使小朋友收益颇多。母亲这样的做法难道不美吗?在上这段时,要注意让同学讲讲自身的感受,还要将自身的感受在朗读中演绎出来。2、请大家读读第二段“母亲为我讲故事、唱童谣,读读想想: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童年的夏夜会是“美妙的呢?1母亲在月光中的样子十分圣洁:“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溺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2幽默幽默的童谣音韵美3、读第三段“母亲说谜语,读读想想,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童年的夏夜会是“美妙的呢?母亲给我的猜的谜语也像童谣一样美。,开启了我的智慧。4、读读最后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母亲为我翻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五、总结全文: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想通过此文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吗?赞美母亲

10、,感谢母亲六、再听歌曲?母亲我为你骄傲?。板书设计: 19 月光启蒙美妙月色美母亲美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美说谜语感谢母亲,赞美母亲!?月光启蒙?公开课教案 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谢、思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幽默,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

11、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翻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幽默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小朋友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12、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根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3. 通读课文,考虑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土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根底。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2. 我们每个人的生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

13、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二、精读指导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获读时内心的感受2同学交流感受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宁的母亲,乖巧的“我。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4女生齐读2、3自然段。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溢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情不自禁地沉溺其中,悠然飘逸。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假设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小朋友,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土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溺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溺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敬重之情。3自由读10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