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Lesl****ang 文档编号:183729560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管理 医学培训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输血管理,一、临床输血流程 二、临床输血申请 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四、临床科室采集合血标本注意事项 五、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六、取血发血制度及输血原则 七、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八、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九、“临床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估”病历书写基本模式,主要内容,临床输血申请,1.申请资格: 主治医师以上; 2.血量的审批; 3.规范填写申请 单; 4.标本标签由采 血者填写。,三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查对,1.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 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查对,试管准备,操作前准备,

2、评估,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1.查对床号、姓名。 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告知,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结果。,采血,1.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

3、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整理送检,1.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标本及时送检。,查对,四 临床科室采集合血标本注意事项,采血前,1、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落实双人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 2、输血患者,患者必须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在采血管上贴上条形码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采血时间。,四 临床科室采集合血标本注意事项,采血中,1、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

4、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2、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四 临床科室采集合血标本注意事项,采血后,1、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2、采集的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需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登记;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输血科保存,备查并登记

5、。,五 交叉配血操作流程,为了保证合血的准确性和临床输血安全,特作如下规定: 1、接到合血标本后,先用单克隆抗体做ABO血型正定型和Rh(D)试验,确定其血型。 2、按卡式合血血型卡标准操作规程做血型鉴定,结果与1项对比。如血型相符,再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献血员血型复检、再进行交叉配血及抗筛试验;如果结果不符,请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其他试验。,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第一步:准备,1:受血者或者待检测者压积红细胞制备成0.50.8%红细胞悬液 2:供血者压积红细胞制备成0.50.8%红细胞悬液 3:将准备好的试剂卡做好标记,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第二步:加样,(一)血型卡 1:受血者或者待检测

6、者0.50.8%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1-4管中,各50l 2:受血者或者待检测者血清分别加入5-6管中,各50l 3:将0.50.8%血型反定型试剂分别加入5-6管中,各50l,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第二步:加样,(二)合血卡 1:将供血者0.50.8%红细胞悬液50l加入主侧,再加受血者血清50l 2:将受血者0.50.8%红细胞悬液50l加入次侧,再加供血者血清50l,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第二步:加样,(三)抗体筛查卡 1:将、型筛查细胞悬液各50l对应加在1-3管中 2:受血者或者待检测者血清加入1-3管中,各50l,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第三步:孵育:37中孵育15min

7、第四步:离心:离心5min(900rpm-2min,1500rpm-3min) 第五步:结果观察:肉眼观察结果(注意1、血型卡注意正定型及反定型结合判读;2、合血卡注意微小凝集及溶血;3、抗体筛卡根据所提供的筛检红细胞或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判定结果),注: 1、试剂卡使用前需要先离心处理; 2、病人标本需用抗凝血,病人标本要求新鲜; 3、配制红细胞悬液要求浓度在(0.50.8%); 4、孵育时间要求达到15 min.,五 交叉配血卡式操作步骤,六 取血发血制度及输血原则,1、 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献血员

8、编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并检查血液质量。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2、 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七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并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实施准备输血。,六 取血发血制度及输血原则,3、 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并观察记录输血前病人生命体征符合输血条件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a.在快速大量输血或给有强冷凝集素的病人输血时,

9、宜将血液加温到接近体温,但勿超过37度。b.前15分钟输注血量不超过每分钟5ML,并随时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4、输血过程中严密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并将病人输血记录于输血记录单上。 5、临床科室用血后,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内容逐项填写,并交至输血科。,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一)、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如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找原因、根据病人情况对症处理,并立即通知输血科。 (二)、输血科接到通知后作如下处理: (1)立即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献血员标签、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是否出错; (2)立即鉴定受血者与供血者保留血样的ABO、Rh血型,与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结果

10、比较是否一致; (3)及时收回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重新作交叉配血和正反试验,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测。 (4)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以利于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5)严重输血反应,在处理后(必要时应及时)一周内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八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八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第三十条明确提

11、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八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用血每季度公示一次,并上报医务科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科汇总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检查人员:成立临床输血专项检查小组。由医务科,质控科,输

12、血科人员组成。 检查方法: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5份。 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九 “临床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估”病历书写 基本模式,输血前评估模式: 1.时间* 2.科室输血管理小组参与人员:*、*。 3.患者姓名* 科室 * 床号 * 4.临床诊断:*; 5.实验室主要指标:*(Hb: g/L、APTT

13、:*s、PT:*s、血小板等, 6.临床症状:*;符合输注(或备血)*(红细胞悬液或血浆等)指征,经输血管理小组讨论需申请输注(或配备)*(红细胞悬液或血浆等)*(U、ml等),以*(改善*等贫血症状或改善供氧等;增加凝血因子或改善凝血功能等) *注1:禁止输注目的为改善营养。,九 “临床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估”病历书写 基本模式,输血过程记录模式: 时间*经护理人员*和*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如悬浮红细胞、血浆)*(U、ml等)连号,在某日某时某分输注完毕,整个过程无(或有)输血不良反应 *注2:有输血反应者要书写输血不良反应症状。,九 “临床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评估”病历书写 基本模式,输血后评价模式: 时间*患者*;经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浆等) *(U、ml等)后,改善了()或未改善()*等临床症状,达到()或未达到()预期效果。 *注3:如未达到输注预期效果,需重新输注的按上面评估评价重复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