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83390333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共三套)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C设内阁,票拟御旨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2国语越语中记载,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该措施()A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B反映了越国徭役赋税繁重C使越国的国力得到增强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2、不忠乎?与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弄性,时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C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4如图所示,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的邵元冲与毛泽东、张国焘等共同出现该名单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中共创立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5民国初年的报刊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截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不好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式

3、样”这反映了()A中国女子服饰全而西化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C中国女子普遍追求时尚D辛亥革命推动习俗变迁6它“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文化的初次尝试从思维范式上奖定了处理中西文化交往的模式”材料中的“它”()A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B意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C为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D突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急迫性7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 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经济调控的

4、消失B城乡二元体制的终结C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8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分为独立的城邦和团体:而应认为,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活,对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秩序这一原则()A蕴含朴素的契约观念B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C否定了希腊城邦政治D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需求9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下列现象中直接体现资本主义扩张因素的是()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B以传播天主教的福音作为号召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10苏格

5、拉底曾说:“如果我们(雅典法律)想要处死你,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据此可知,苏格拉底()A认为法律和人性应同等重要B强调雅典城邦法律高于特权C肯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D反对公民抨击雅典民主政治11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A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

6、机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121983年11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说:“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这说明()A美苏冷战对峙由苏联挑起B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C美国将苏联视为冷战对手D美国与中国联合对抗苏联二、解答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

7、、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

8、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

9、基础被逐步瓦解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绘画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图为后人所绘的孔子圣迹图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面绘画作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绘画作品的内容或风格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选做题A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有司寇主法同时祝、宗、师、史等官吏也从事审理工作司寇、祝、宗、卜、师、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便,或借助于神

10、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荀子荣辱认为这些司法官吏“父子相传,以侍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 材料二左传载曰:“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鼎”东晋史学家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中就此注解道:“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 材料二 子产“铸刑鼎”,晋国叔向指责子产说:“(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左传昭公六年)对此,子产轻蔑地回答道:“吾以救世也”上述材料均摘自非常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11、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鼎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铸刑鼎的影响选做题B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在旧学术迅速式微、新学术一切草创之际,一个涉猎如此广阔的法学学术领域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并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除梁启超以外,并世无第二人收入本文集的宪法学论文最多,其中中国国会制度私议、各国宪法异同论都是万言长文在这些著作中,粱氏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各国宪法的体例结构、各国国会组织及职权、各国议会选举制度等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其研究对象几乎包括当时全球已确立宪法制度的各主要国家,如美、

12、英、德、法、日、意、奥、荷、比、瑞、西、葡等这些研究奠定了梁氏作为中国宪法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是毫无疑义的摘编自范忠信梁启超法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法学家他反复强调:“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 他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梁启超并不主张照搬法家的法治主义或儒家的人治主义,而是主张吸取两家的长处,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梁启超主张中国改革法制,应该“采西方之法,行中国之意”,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透产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重视法

13、治建设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至今仍具现实意义的法治思想精华选做题C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不用怀疑,马奇诺的整个观点是天才的设想但是它只给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认为法国本来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进低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摘编自英国艾伦布鲁克爵士的日记 材料二 它(马其诺防线)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阿尔卑斯山区的工事群也很容易地挡住意大利的进攻另一方面尽管防线发挥了作

14、用,但法国和其盟友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摘编自魏西京“马奇诺防线”的背后(1)恨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其诺防线建立的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其诺防线失败的原因,并对马其诺防线予以评价选做题D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立“国王仁慈,议会暴虐“的看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军队中都很普遍1774年9月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可以这样说,这时的北美大陆只有战争,没有革命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地位的1776年1月,潘恩常识出版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含获得了崭新的含义摘编自朱雪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的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主张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C设内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