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8337322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冲刺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精品)(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新课标高考命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而命制的。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原则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突出历史学科的特征,隐含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强调历史的整体性和学科体系,体现新史观和新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二、选择题的分类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

2、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

3、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一)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1. 题型特征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材料解析题的扩展和延伸,具有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等特点,在新高考中频受青睐。这类题目主要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 高考例析(2012福建卷)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

4、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弃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 指出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性C. 指出“农本商末”观点 D.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理解材料的本质含义。据题干材料分析理解。“舍弃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反映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社会稳定等问题,排除其他三项。3. 解题技法(1)基本技法:阅读材料(题干)抓立意(命题视角)找关键词(求答项)解读信息(

5、材料内涵)迁移知识(关联教材基础知识)逐项分析(事实或结论是否与材料相符)得出答案。(2)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两个原则、三个关注。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时空限制,即历史时期或国别,注意材料所反映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本质;三是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利用开头结尾法、标点符号法、总结性或转折性词等方法技巧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词句。(3) 注意:在审题时,一审时间、空间、角度、程度、范

6、围等限制词,二审设问的中心词及方向(否定、肯定),三审与知识点有联系的关键词。充分利用括号里的信息!留意材料出处,可帮助定位时间和考查方向。既要逐字逐句仔细分析材料,也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核心信息,切忌只看局部。审材料型选择题时,务必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解题,切忌主观延伸材料的意思。注意关注选项中的程度性限定词!4.应用体验1(2014山东)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7、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2(2014山东)“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3(2014山东)“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4(2014全国课标)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

8、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5(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6(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

9、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7(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8(2010安徽文

10、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9(2010广东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2013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

11、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11(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2(2013安徽文综19)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

12、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13(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14(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

13、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5.(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14、二)图画型选择题1. 题型特征图画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般有人物图、文物图、艺术画、照片图、漫画、地图等类型。2. 高考例析(2012年广东高考)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及结合所学知识,把握时间信息与历史阶段特征。图片中的“民众的力量”“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等信息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的历史现象。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一致,排除。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提出了三大政策,成为国民大革命的政治基础,D项正确。3. 解题技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