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语文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2021东城一模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18分)①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为长耆【1】,往来里中察奸民又尝之郏城,遇尉方出捕盗,遂与俱行至贼所藏,尉怯,阳为不知以过,怿曰:“贼在此,何之乎?”下马独格杀数人,因尽缚之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授郏城尉②移渑池尉恶盗王伯名闻朝廷为巡检者,皆授名以捕之既怿至,巡检者伪为宣头【2】以示怿,将谋招出之怿信之,挺身入贼中招之,与伯同卧起十余日,信之,乃出巡检者反以兵邀于山口,怿几不自免怿曰:“巡检授名,惧无功尔即以伯与巡检,使自为功,不复自言③有恶贼二十三人,不能捕,枢密院使往捕怿谋曰:“盗畏吾名,必已溃,溃则难得矣,宜先示之以怯至则闭栅,戒军吏无一人得辄出既而夜与数卒变为盗服以出,迹盗所尝行处,入民家,民皆走,独有一媪留,为作饮食,馈之如盗乃稍就媪,与语及群盗辈,尽钧得之遂以实告曰:“我,桑怿也,烦媪为察其实而慎勿泄!”后又三日往,媪察其实审矣明旦,部分军士,用甲若干人于某所取某盗,卒若干人于某处取某盗。
④复命京师,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匿其阀【3】会交趾獠【4】叛,往者数辈不能定因命怿往,尽手杀之还,乃授阁门祗候怿曰:“是行也,非独吾功,位有居吾上者,吾乃其佐也,今彼留而我还,我赏厚而彼轻,得不疑我盖其功而自伐乎?受之徒惭吾心将让其赏归己上者,以奏稿示予予谓曰:“让之,必不听,徒以好名与诈取讥也怿叹曰:“亦思之然士顾其心何如尔,当自信其心以行,讥何累也?若欲避名,则善皆不可为也已余惭其言卒让之,不听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⑤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取材于欧阳修《桑怿传》注释:【1】耆长:乡村中捕盗的人2】宣头:朝廷的文书3】阀:功劳4】獠:古代少数民族名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兵邀于山口邀:邀请B.尽钩得之钩:探究C.媪察其实审矣审:详细D.有粟二廪廪:粮仓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尝之郏城馈之如盗B.阳为不知以过变为盗服以出C.溃则难得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吾乃其佐也粟尽乃止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几不自免差一点连自己都不能逃脱B.迹盗所尝行处寻找盗贼曾经走过的地方C.为君致阁职为你谋取内阁的官职D.见民走避溺者看到老百姓躲避那些溺水者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桑怿主动请求做耆长,与县尉一起捕捉盗贼,因功授郏城尉。
B.虽然被巡检欺骗,桑怿还是把王伯交给他,让他去请功C.桑怿虽然贫穷,但是坚守原则,拒绝通过贿赂得到官职D.作者认为桑怿能够了解、体会并使用勇武,急人之所困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让之,必不听,徒以好名与诈取讥也11.请简要分析第④段桑怿让出赏赐的原因3分)6.A(3分) 7.B(3分) 8.D(3分) 9.A(3分)10.参考答案:你让出赏赐,朝廷一定不会答应,你只会因为爱好虚名和行为狡诈而受到嘲笑11.答案要点:①“非独吾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②“得不疑我盖其功而自伐乎”,怕引起误解③“受之徒惭吾心”,受之有愧12.参考答案:团结他人;重义轻利;胸怀坦荡;成人之美;与人和睦相处,而不盲目附和文言文参考译文:桑怿是开封雍丘县人参加进士考试,两次都没有考中,便到汝州、颍州间游历因年成不好,汝州附近的各县盗贼很多,桑怿对县令说:“我想当者长,在乡间往来巡查奸民桑怿也曾经去郏城,遇到县尉刚要出去捕盗贼,就与他一起出行到了盗贼窝藏的地方,县尉有些害怕,假装没看见就走了过去,桑怿说:“盗贼在这里,去哪里呢?”桑怿下马独自杀了数名盗贼,就把他们都绑了起来他又听说襄城有十几个盗贼,就独自提剑前往,杀了几个盗贼,把其余的人都绑起来。
汝城附近的县因此盗贼绝迹,朝廷就任命桑怿做郏城尉桑怿调任渑池尉恶盗王伯的事情让朝廷知道了,朝廷点名让巡检捕捉不久,桑怿到了这里,巡检伪造朝廷的宣召文书给桑怿看,准备筹划将王伯招出桑怿相信了,就挺身深入盗贼巢穴招安,与王伯同睡同起十余天,他使王伯相信了自己,就一起出山来那个巡检反而用兵在山口阻截,桑怿差一点连自己都不能逃脱桑怿说:“巡检被点名捕盗,这样做是害怕得不到功劳就把王伯给了巡检,使其邀功,不再说自己的事了有恶贼二十三人,没有办法抓到,枢密院让他前往捕拿桑怿思考说:“盗贼害怕我的名字,听到我去一定会逃跑,逃散就不容易抓到了,应当先向他们表现我的怯懦桑怿到了那里就关闭军营大门,告诫军吏不许一个人擅自走出军营过了一阵,在一个晚上桑怿和几个军卒装扮成盗贼出来,寻找盗贼曾经走过的地方,走进老百姓家,老百姓都逃走,唯独有一位老太太留下来,像对待盗贼一样给他们东西吃他就渐渐接近老妇人,跟她说话,并提到了那群盗贼,桑怿完全探得了盗贼的下落于是告诉她实情:“我就是桑怿,麻烦老妇人帮助我们了解实情,并且千万不要泄露!”桑怿过了三天又前往,老妇人已经详细地了解了盗贼的实情第二天天一亮,他分别部署军士,以甲士若干人在某地捕捉某盗贼,以军卒若干人在某处捕捉某盗贼。
桑怿回京复命,枢密院官吏对他说:“送给我银子,我为你谋取内阁的官职桑怿说:“我不想通过贿赂得到官职,况且我贫穷没有银子;即使有,也绝对不能这样做官吏非常生气,隐瞒了他立功的情况恰巧碰到交趾地方獠族叛乱,去了几拨人马都不能平定所以朝廷命令桑怿前往,亲手杀掉了叛贼回京后,就任命他做阁门祗侯桑怿说:“这次行动,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有地位在我上面的,我是尽力辅佐他现在他留在那里而我却回来了我赏赐很厚而他却很轻,难道不会怀疑我掩盖他们的功劳而表现自己吗?接受了这样的赏赐只会使我内心惭愧就要把朝廷的赏赐让给自己的上司,把奏稿给我看我对他说:“你让出赏赐,朝廷一定不会答应,你只会因为爱好虚名和行为狡诈而受到嘲笑桑怿感叹说:“我也想到了这点,然而观察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应当听任他的内心作判断,被人嘲笑有什么呢?如果想躲避名声,那么好事就都别做了听后我也感到惭愧他终于将功勋让给了别人,没有听劝告桑怿虽然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的事情都合乎道德伦理,很多都像这件事一样当初桑怿住在雍丘,遇到大水,有两仓粮食准备用船运走,看到老百姓奔跑躲避大水落入水中,就丢弃了粮食,用船载运老百姓看到老百姓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就将村里人集中起来,用自家的粮食为他们做饭,直到把自家的粮食吃完为止。
庐陵欧阳修说:勇武和力量是人们所具备的,但能够了解体会并使用勇武的人就很少了像桑怿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义勇之士了,他的学问不深却能有所作为,可以说是一种天性2021西城一模(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取材于王安石《材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过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处理得好C.求其所异者蔑矣蔑:微小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别:告别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患材之不众人之有异能于其身B.不患士之不欲为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C.而其将无不趋我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辱忧戚在我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4分)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10.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5分)【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3)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6.(3分)D7.(3分)A8.(3分)A9.(4分)参考答案: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评分参考】4个分句,每句1分10.(5分)参考答案:应选择材料三本段的观点是要恰当地使用人才,不能“用之不得其方”,而要“适其任”;材料三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适合做箭而不适合做敲扑,强调要发挥事物真正的功用,与本段的观点一致评分参考】5分能指出本段的观点2分,能解释材料三的大意并指出与本段观点一致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天下需要忧虑的事,不是担忧人才不够多,而是担忧位高权重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担忧人才不作为,而是担忧位高权重者不让他们有作为。
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则国家可以安定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而受外辱,然而位高权重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他们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蒙蔽人的原因其中最蒙蔽人的,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人才的得失对国家治乱的命运没有帮助又有人认为自己的爵位俸禄可以吸引天下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