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297786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秋季华侨中学初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8分)1.古诗默写。(10分)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沉舟侧泮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会实现的句子是:“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2、。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历史上,很多学术思潮和学派的形成、传播都与媒介技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果 。要看到今天在媒介资讯平台建设上福建并不占优势。我们需要建设有全国影响力、同时【甲】 (A覆盖B 涵盖)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强大资讯平台,在资讯的搜集、仓ch( )、整理、分析、传播方面形成高度共享性、依赖性的媒体资讯平台。福建是侨乡,在对外传播方面有【乙】 (A优越B卓越)的历史实践,我们今

3、天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强化新闻传播的“海洋战略”。新闻传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行之于前,理论继之于后。只要我们在对外传播上有伟大的传播实践,我们就能够提炼、创造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卓越的对外传播理论。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2分) 仓ch ( ) 卓越(Azhu Bzhu)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只填序号) 【甲】【乙】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没有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欧洲的文艺复兴可能还会推迟若干年没有近现代报刊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不会搞得那样轰轰烈烈这些都诠释着媒介技术

4、进步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关系打造强大的媒体资讯平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至关重要A B C D 二、阅读(72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两题。(6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5、染力。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

7、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杰:高大。殊:差别。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C赣大水西来注北( ) D其胜为最(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楼制/工巧奇

8、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B.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C.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D.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9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0-14题。(22分)栖在树上的鱼包利民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是总觉不到自由。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罗小鸥

9、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很羡慕那些鸟儿,可以自由翔集择枝而栖。她还喜欢鱼,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父亲从门前的河流里捕来的小鱼,它们生活在家里的几个鱼缸里。可自从腿不能走路之后,她把鱼们全都放回了河里。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把那个鱼缸用细绳捆扎好后,系在了那棵大树的枝上。她很是惊喜地看着高高悬吊着的鱼缸,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散落,鱼缸里的水也点点斑斑地亮。三条小鱼欢快异常,在里面互

10、相追逐,游过阳光时,细小的鳞片上都闪着点点金光。那个午后,罗小鸥一直看那树上挂着的三条鱼儿,它们吐的每个泡泡都五彩斑斓。新来的鱼们也引起了那些鸟儿的注意,鸟们似乎也为这新加入的成员而惊奇,有些胆子大的,就直接落到鱼缸的边缘上,探头去看里面鱼的游动。那个晚上,依然很热,罗小鸥坚持要睡在外面的树下。于是支起了折叠床,躺在那里,抬头间就能看到那个鱼缸,三条小鱼也安静了许多,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而更高处的鸟巢里也是寂然无声。久久不能入睡,直到月亮升起,便听得见鱼缸里有着细细的水声。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听着清晰入耳的水声,罗小鸥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11、不知何时醒来,已月挂中天,起了风,吹得满树的叶子簌簌地响。罗小鸥抬眼去看鱼缸,见那鱼缸在风中摇摇晃晃,三条小鱼在动荡的水中游得更加欢畅。她忽然想到,在这不停摇动的水里,鱼们是不是会找回在河里波浪中的感觉?要不它们怎么会那么兴奋快乐?再也没有睡意,一颗心儿随着鱼缸轻摇,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去。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早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鱼缸在阳光斜斜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小鱼们反而安静了,头向着东方,停在水中。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上午的时候,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

12、放回门前的小河。而且,她说要回学校去上学,不想在家里这样呆着了。她经过这一夜,忽然明白,就算轮椅是一种桎梏,也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就如夜里那三条鱼儿,虽然身处小小的鱼缸里,可是它们却有着栖在树间的经历,有着风中摇荡的水,有着月光朝霞,有鸟儿陪伴,那是河里的鱼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东西。她相信,自己也会于困囿中体会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好,那是上天的眷顾,只要自己能用心去发现。 (有删改)10通读全文,梳理罗小鸥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不自由( )惊喜( )( )顿悟1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1)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出一朵朵水花。 (2)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赏析。(3分) 12 文中画横线句子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试分析其作用。(3分) 13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