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8329100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二:克雷洛夫寓言测试题1、克雷洛夫寓言适合编排成短剧,是因为什么?(B)A.文学性B.戏剧性C.趣味性D.丰富性2、俄国诗歌中从未有过的经典描写出自哪篇寓言中?(A)A.驴子和夜莺B.猴子和眼镜C.主人和老鼠D.狗的友谊3、克雷洛夫是哪个国家的人?(C)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4、哪篇寓言中揭穿了那些虚伪的慈善家卑鄙的面孔?(A)A.米隆B.青蛙和公牛C.金卢布D.狼和杜鹃5、古希腊的伊索、法国的拉封丹和谁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作家?A.格林B.克雷洛夫C.安徒生D.屠格涅夫6、下面哪篇文章不出自克雷洛夫寓言?(A)A.皇帝的新装B.狼和小羊C.狮子和豹子D.农夫和狐狸7、下面哪篇文章

2、选自克雷洛夫寓言?(C)A.小红帽B.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C.乌鸦和狐狸D.灰姑娘8、狼和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A.弱者在强者面前永远是有罪的,可别妄想争取任何权利。(B)B.模仿别人,必须头脑聪明,才会有收获。C.那些爱说漂亮话来讨好别人的家伙,常常怀着可耻的目的,想要找机会害人。D.一旦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无论你怎样装扮,也无法蒙混过关,最后只会落得像蛇一样的下场。9、1806年,克雷洛夫重返彼得堡,开始创作寓言,并且写下了几个让他名声大振的喜剧,其中以哪则最为著名?(D)A.四重奏B.杰米扬的鱼汤C.赌徒的遭遇D.小时装店10、下列哪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对任何人的劝告,都不要轻视,相反

3、,倒应该首先考虑一下,这劝告是否合理?(B)A.橡树和芦苇B.鹰和田鼠C.乌鸦和母鸡D.大火和钻石11、鹰和鸡中的鸡象征了生活中怎样的人?(C)A.盲目与别人进行攀比的小市民。B.没有原则、趋炎附势的谄媚者和阴谋家。C.只看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的人。D.妄想通过卖力的表演引来别人注意的人。12、下面哪个人物形象不出自四重奏这则寓言中?(D)A.猴子B.驴子C.山羊D.白兔13、公鸡和珍珠中的公鸡在粪堆中找食吃,无意中找到了一颗珍珠,它觉得珍珠怎么样?(A)A.毫无价值B.弥足珍贵C.很有价值D.闪亮发光14、大象得宠这则寓言中,当大象在朝廷受到恩宠后,下面哪个小动物没有说话?(B)A

4、.狐狸B.青蛙C.公牛D.驴子15、特里什卡的外套中,特里什卡在两次修补自己的外套后,穿上了一件比什么还短的外套,心里还得意洋洋的?(C)A.夹克衫B.汗衫C.马甲D.短袖16、猫和厨师这则寓言中,当厨师回来发现猫正在偷吃厨房里的东西时,他讲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结果他的道理还没讲完,猫却已经吞下了什么?(A)A.一整只鸡B.一只鸡腿C.一整只鸭D.一只鸭腿17、在货车队一文中,一队马车满载着盆盆灌灌要从陡峭的山坡往下走。为了不让大车滑下山坡,一匹驯良的老马,几乎在用它的整个后部顶着那辆车缓缓下移。一匹小马见了,对这匹老马不停地指责,这也不对,那也不好。等到它做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B

5、)A比老马做的好多了,即省力又迅速。B等他自己动手去做时,结果比别人搞得更糟。C胆子大,走得正。D自己做不象,但知道向老马道歉。18、在小乌鸦一文中,一只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扑向羊群,抓走了一只小羊羔。一只小乌鸦看见了,心里非常羡慕,也想要模仿。但它心里想:要抓就抓一只大羊。请问,结果怎样?(C)A敢想敢做,真的抓住了一只大公羊。B大公羊没抓到,只好灰溜溜地飞走了。C大公羊没有抓到,反而被羊毛给死死缠住,结果给牧羊人抓住了。D大公羊抓到了,却没有办法拖走它。19、乌鸦和狐狸一文中,爱说漂亮话的狐狸有没有骗到乌鸦嘴里的奶(A)A爱听奉承话的乌鸦,被狐狸骗走奶酪。B乌鸦爱听狐狸的奉承话,但始终不

6、肯开口唱歌。C狐狸根本没有机会靠近乌鸦,因为乌鸦一看见狐狸就躲开。D奶酪给骗走了,但还是给乌鸦抢了回来。20、在橡树和芦苇一文中,高大气派的橡树,说起话来就像那些高傲的贵族,它既为自己优越的生活感到骄傲,又禁不住想对那渺小如穷人的芦苇发出嘲笑,笑芦苇弱不禁风。一阵猛烈的狂风暴雨后,你猜怎么着?(D)A橡树完好无损,芦苇被吹断了。B橡树和芦苇都完好无损。C橡树和芦苇都被吹断了。D橡树被连根拔起,芦苇就势伏倒。雨过天晴后,芦苇重又直起了身子,橡树却再也无法站立。21、在雄鹰和蜘蛛一文中,一只雄鹰穿过云层,直飞上高加索山的顶峰,落在一棵生长了百年的雪松上,悠闲地欣赏着下界的美景,并欢呼着,说着感激的

7、话。一只蹲在枝头的蜘蛛却不以为然。请问:这只蜘蛛既没有翅膀,力气又那么小,他是怎样到高空的?(B)A做了一对有力的翅膀,飞上高空的。B在下面时,蜘蛛粘在了雄鹰的尾巴上,是雄鹰把他带上来的。C蜘蛛奋力爬上来的。D是风把蜘蛛吹上来的。22、在雄鹰和蜘蛛一文中,那只趾高气昂的蜘蛛靠着雄鹰的力量飞到了高空,结果怎么样?(A)A没神气一会儿,一阵狂风吹来,蜘蛛连同蜘蛛网,被狂风无情地一扫而光。B比雄鹰还要神气,结了一张大而结实的网。C从此,在高空中生活得好好的.。D不适应高空生活,自己爬了下来。23、在猪这篇故事中,一头猪偶然闯进了财主家的院子里,它到处拱来拱去,没有看到任何财宝,只找到了粪堆和垃圾。这

8、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B)A财主家里太脏了,除了垃圾就是粪堆。B有些批评家像这头猪,因为他们不管评论什么,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短处。C财主家的金银财宝藏得太好了,怎么也找不到。D财主家里其实没有什么宝贝。24、在鹰和田鼠这篇寓言中,鹰从遥远的地方飞来这茂密的森林里,它们挑选了一棵高大的枝繁叶茂的橡树,打算在上面筑巢安家。一只田鼠听说了,马上制止,说这橡树的根部已经腐烂,不能筑巢,可是鹰不以为然,在这棵树上筑巢安家,还孵出了它们的孩子。请问:结果怎么样?(C)A鹰一家过的美满幸福,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巢里。B田鼠故意吓唬鹰,使得鹰最后还是搬走了。C橡树倒下,母鹰和孩子们都被摔死。D鹰一家成天生

9、活在恐惧里。25、在鹰和田鼠这篇寓言中,鹰因为忽视了田鼠的忠告,而得到了惨烈的教训。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A)A对任何人的劝告都不要轻视,相反,倒应该首先考虑一下,这劝告是否合理。B别人的劝告都应该听从,不然要后悔的。C鹰的目光锐利无比,田鼠有什么能耐,敢对鹰的事说三道四。D别人的劝告都不能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26、在小老鼠和大老鼠这篇寓言中,听说狮子把猫给逮住了,一只小老鼠非常高兴,觉得以后可以跑出去自由地玩了。而一只大猫却不以为然,觉得世界上谁也不会比老猫更强,狮子一定会没命的。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B)A强者不管在谁面前都是强者。B如果胆小鬼被什么东西吓唬

10、住了,就会认为那东西非常强大,全世界的人也都像他一样对那东西感到害怕。C老猫是不会输给狮子的。D小老鼠应该听大老鼠的话。27、在蚊子和牧人这篇寓言中,当一条毒蛇正渐渐逼近正在熟睡中的牧人时,一只蚊子狠狠地在熟睡的牧人额头上叮了一口,叫醒了牧人。请问:这只蚊子结果怎么样?(C)A从此,牧人对它非常感激。B和牧人成为了好朋友。C牧人在自己的额头上拍了一巴掌,先打死了那只救了他性命的蚊子。D牧人非常憎恨蚊子把他从梦中叫醒。28、在农夫和死神这篇寓言中,农夫由于生活得很艰难,坐在路边哀叹自己的命苦,自己活得烦透了。死神听见了他的召唤,来到他的面前。请问:农夫的反映是怎样的?(B)A非常高兴,死神终于可

11、以把他带走了,可以脱离苦海了。B看到死神非常害怕,浑身颤抖,并说“我是想请你帮帮忙,把柴草重新放到我的背上。”C和死神成为了朋友。D让死神成为了他的奴隶,帮他背柴去。29、在牧人和大海这篇寓言中,一位牧人在海边盖了一间舒适的小茅屋,还在那放他的羊群,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当他看到船只从大海上运来大批的货物,货物的主人也过着排场阔气的生活,他非常地羡慕。于是,他卖掉了小屋和羊群,坐船出海去了。可是大海变幻莫测,他船翻货沉,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性命。他又开始放起羊群,靠着勤劳和节俭,又过上了以前的生活。当他再次看到巨轮向海岸驶来时,他会怎么做呢?(C)A再次心动,但是不敢再出海了。B再次心动,卖掉房屋

12、和羊群准备出海。C无论别人怎么样,我只要守住已经拥有的东西。D不再心动,卖掉房屋和羊群,远离海边。30、在牧人和大海这篇寓言中,一位牧人在海边盖了一间舒适的小茅屋,还在那放他的羊群,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当他看到船只从大海上运来大批的货物,货物的主人也过着排场阔气的生活,他非常羡慕。于是,他卖掉了小屋和羊群,坐船出海去了。可是大海变幻莫测,他船翻货沉,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性命。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B)A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赌上自己的一切去试一试。B与其去追求那不一定能实现的希望,倒不如守住你已经拥有的东西。C我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天会拥有什么东西。D应该要像牧人那样,去努力尝试。31、在农夫和蛇这篇寓言中,一条蛇爬到农夫的跟前,说道:“老邻居,现在你可再也不用防备我了,你看,我已经完全变了样。今年春天,我换上了漂亮的新皮。”请问:农夫的反映是怎样的?(B)A再次相信了蛇的话,对蛇关心帮助。B不再相信蛇,一斧头结束了蛇的性命。C远离蛇,与蛇成为了陌路。D看见蛇就害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