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50889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下载-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模拟测验-附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48题1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战国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故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B、D两项的表述均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已较为罕见”表明战国时,君主的权威得到加强,即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2、,故选C。 2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B项的表述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的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礼文来维系”不符,故排除;D项中的“决定因素”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

3、信息“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礼”表明周礼在春秋时期仍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故选A。 3“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材料反映出A.“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B.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D.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分封制的局限性及王畿内与诸侯国内的人民间的地位的比较,故无法得出B、C两项的结论;由题目中的信息“公元前七世纪.人民.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可知当时的人们以自己与周王室有血缘关

4、系而自豪,故A项中的“与周王室联姻为荣”的表述过于缩小“自豪”的对象的范围。该现象表明西周的宗法制把周天子的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故选D。 4春秋时期的周襄王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材料中所说周朝A.王室力量雄厚B.四方诸侯雄起C.实现天下一统D.王权依托神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可知,周襄王认为周天子拥有天下,各地都来臣服,分封各地诸侯,使他们有自己的地盘,故A项正确;材料

5、没有提到诸侯雄起的问题,故B项错误;到秦朝始皇时才实现天下一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王权依托神权,该选项是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故D项错误。 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目中未涉及天命思想对血缘宗族关系的强化及“家”与“国”之间的紧密结合,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西周属于奴隶社会,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项的表述与史

6、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周天子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通过关注人民的利益来维护统治,这表明天命观逐渐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即被赋予实际内容,故选D。 6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为其称霸服务的,即

7、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故本题选A项;B项为政策,非目的,故不选B项;C项不是主要目的,故不选;题干中商业为民间商业发展,故不选D。 7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及兵役的沉重,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D项发生于西汉初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秦人分居自立门户”反映了商鞅变法期间

8、,在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兄弟同居,刺激了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选B。 8西周时期,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谮越。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其大小亦依爵位高低而定: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说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不平衡B.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西周时期确定了完备的都城建设规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是“西周时期”,结合都城的边长可知,从上到

9、下的都城边长呈现递减的趋势,这说明西周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故C项正确。 9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相关史料的能力。两项均属于王族,两项分别属于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故由设问要求“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即可排除A、B、D三项,故选C。 101976年出土于陕

10、西临潼的利簋(gu),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A.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B.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C.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完整地概括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簋底所铸铭文中对武王伐纣的描述可知,武王伐纣有确切的史实依据,故选A项。材料中仅提及武王赐簋给利,但并未提及周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11、,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神权色彩,排除C项;周王赏赐礼器是为纪念,而不是为了强化宗法制度,排除D项。 11周礼考工记载:“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参分其长,而杀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题目中未涉及生产的多样化、分工细致和产量庞大,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西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将“矢”按照不同的

12、用途分为“鍭矢”、“茀矢”、“兵矢”、“田矢”和“杀矢”,且有不同的生产标准的现象,这体现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技术精细和生产标准化的特点,故选A。 12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由材料信息可知,长辈居住在正房,台基较高,晚辈居住在厢房,台基较矮,这说明当时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反映出宗法制下严格的等级观念,故答案为C

13、。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谐的家庭气氛、男尊女卑的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D三项排除。 13“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相关史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宗法制对分封制和家族内部等级观念的形成的影响,故无法得出A、D两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则由有谱之力也”体现了西周时期按照血

14、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在维系家族亲情方面的重要性,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C项,故选B。 14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未涉及对王朝更迭现象的合理性的解释及历史传承与现实政治统治间的结合,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D项中的“都”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文王

15、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体现了周文王对夏朝灭亡和商末暴政等历史现象的鉴戒,这表明先秦时期即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故选B。 15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文学与艺术,旨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宋代才女和才子间艺术成就的比较及“重文轻武”现象对社会文风的促进作用,故无法得出A、D两项的结论;B项的表述与古代中国“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纲常名教不符,故排除;唐朝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故“宋朝.文化.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