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48979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模拟测验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2何谓金破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3何谓内伤病因?4何谓基本病机?八、论述题(共24分)1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分)2试述结石的致病特点。(8分)3怎样理解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心的主宰地位与五脏作为中心的地位?(10分)七、简答题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为精汁。胆贮藏精汁,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六腑有别,故属奇恒之腑。但胆也为中空性器官,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2肺在五行属金,肺的虚证影响及喉而致失音,谓之“金破不鸣”。常

2、见病因为肺阴虚或肺气虚。3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4基本病机,即是: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八、论述题1脾胃:脾胃运化,脾气散精转输。肺:肺主行水。肾:肾为水脏,主津液。津液代谢,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展开论述,否则扣的分)2结石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四方面:多发于六腑等脏器,如胆结石、胃结石、膀胱结石,因六腑为空腔性脏器,易导致结石形成与停留。病程较长、症状不定:结石是湿热气血瘀阻,日久煎熬而成,形成过程均

3、较长,并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停留部位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病理产物,停留在脏腑器官内,多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水谷、水液等运行和排泄。如胆内结石,影响肝胆气机疏泄及胆汁的正常排泄。甚则发生绞痛:结石停留体内,影响气血运行,可见局部的胀痛,酸痛等证,一旦结石梗阻不通,可发生剧烈的绞痛,如胆结石发生梗阻可见右胁腹绞痛牵及右肩部。3中医认为人体内脏、腑、形、窍作为一个系统:心、小肠、舌、脉为心系统;肺、大肠、鼻、皮为肺系统;脾、胃、口、肉为脾系统;肝、胆、目、筋为肝系统;肾、膀胱、耳、二阴和骨为肾系统。每个系统都以脏为主,即心、肺、脾、肝、肾分别是五脏系统各自的中心。

4、五脏中,心是最高统帅,所以心对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起主宰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三)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肺主宣发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六论述题(每题6分,共18分)1试述脾与胃的关系。如何理解“津血同源”和“血汗同源”?有何临床意义? 3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五简答题.答:同: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 异: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剽疾滑利,易于流行;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属阴,卫属阳。 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气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 2答:(1)呼出体内浊气。(2)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

5、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3)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3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行痹的关节的疼痛游走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发病时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六论述题1答:(1)同居中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2)共司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纳运协调。胃主通降,脾主升清,升降相因。胃为腑,属阳土,性喜润而恶燥;脾为脏,属阴土,性喜燥而恶湿。燥湿相济。(3)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反之,饮食不节,食滞胃

6、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答:津液与血液,都源于水谷精微所化生。同时,津液能变化为血液,血液也可以变化为津液,二者互相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津血同源,而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伤津液,津液伤损则血液必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意义:如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大量渗入于脉内,则形成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 ”,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损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

7、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以下四点:1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 2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着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3 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粘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