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7575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9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测验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巴中(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

2、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魏学洢核舟记)【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林嗣环口技)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

3、其两膝相比者 _(2)如有所语 _(3)两股战战 _16.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B. 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C.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17.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8. 【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19.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

4、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1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答案】15. (1). 靠近 (2). 说话 (3). 大腿 16. C 17. (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8. (1). 空间 (2). 侧面(间接) 19. 示例: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解析】甲文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 年代:明乙文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林嗣环 年代:清甲文译文: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

5、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

6、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露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乙文译文: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7、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许许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地逃跑。忽然醒木一

8、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15.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比:靠近。16.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是”。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表修饰/一会。B:极

9、、非常/消失。D:大约/可以。17.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容:神情。寂:平静。若:好像。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8.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

10、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采用空间顺序,乙文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19.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可以提出建议: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达州三、(每小题3分,共9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

11、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

12、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注释】瓠(h):葫芦。实:结的葫芦。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呺(xia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掊(pu):砸破。洴澼(png p):漂洗(丝绢)。鬻(y):卖,出售。裂:划分出。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或谓惠子曰(或:有人)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C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皮肤受冻开裂) D吴王使之将(将:将领)【解析】D.将:率领军队(动词)

13、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A而:聚族而谋曰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B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C以: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为:我世世为洴澼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解析】A.两个“而”表示一种承接关系,没有具体意义。B.介词,在;比;C.用来;凭借,因为。D.做;被。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A甲文中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第一反应庄子是来争夺相位的,于是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惠子的举动也表现出庄子的过人才能。B甲文中庄子讲鹓雏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一朝得志,便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的丑

14、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C乙文中惠子用大葫芦盛水浆,一不小心,葫芦掉地上摔烂了,惠子觉得自己不善于使用大东西。D乙文揭示出一个道理: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解析】A.甲文重点表现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B.甲文庄子借鹓雏的故事,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C.表述与内容不符,葫芦是惠子自己砸破的。第卷(共50分)4、 (17分)11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12翻译句子。(5分)(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分)译文: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2)何不虑以为大樽,

15、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3分)译文: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丙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