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培训讲义》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309704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培训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培训讲义》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内容:宣贯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一、修改通则的必要性,1、原导则的内容及强制作用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要求。 2、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必须先行, 节能降耗是一项约束性指标它是经济政策和法制性要求的体现。计量器具与计量管理是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技术性基础工作,是节能降耗链中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必须先行。 、节能降耗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开发研制新能源是长久之计,节约能源是当务之急。 、节能降耗是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必要条件。履行京都议定书相关条款是各国都必须遵循的。目前世界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多是通过能源消耗量推算得来的。,3,1、该通则共

2、有5章、10条、32款。 2、其中: 4.3.2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4.3.3是次级和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界定 4.3.4主要用能设备的界定 4.3.5能源配备率的要求 4.3.8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要求 这5条是强制性条款,二、通则的概况 P86,4,3、通则调整主要内容: 主要调整的是:用能单位根据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应怎样配备计量器具;配备什么样的计量器具及怎样管理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 即“配齐、用好、管好” 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5,三、原导则与新通则相比的一些变化及特点,1、原导则与新通则相比有个方面的变化: a.标准名称变更了。将原来的“企业”改为“用能单位”。主要是将调整范

3、围加宽了。原导则仅适用于企业,而新通则适用于所有单位。 b.标准变为强制标准。原标准是一个推荐性标准,而这次新颁布的标准则是一个强制性的标准。其主要区别在于有的条款内容具有国家法律的强制性。 c. 总体要求比原来提高了。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源,主要用能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进行了调整。,6,2、新通则的一些特点。 a.要求是最基本的。 就通则中提出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要求。我国大多数企业现在的配备情况基本都满足要求。避免了门 槛过高,要求过低情况 b.要求是渐近的。 无论从计量器具准确角度或是配备率上,都是根据能源的重要程度、测量的难易程度,而区别要求。 c.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更

4、详实了。 制度、人员、能源计量器具及数据要求比较具体。 配备率、准确度都是用数字具体体现的。,7,1、标准煤国家标准GB25891990综合能耗计量通则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兆焦)的燃料,称为1kg(千克)标准煤。 1Calrr(国际蒸汽表卡)=4.1868J 100t标煤=100*1000kg*29.3076MJ =29.3076*106J*105J =2930.76*109J =2930GJ 29.3076MJ = 4.1868J *7000KCalrr (国际蒸汽表卡) 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平均低位发热量(等价热值)1公斤标准煤热量(29.3076MJ),四、

5、几个主要名词解释,8,例如: 某厂以压缩空气作为耗能工质,假设1m3压缩空气的等价热值为1172.3kJ,则该压缩空气的折标煤系数1172.3/29307.6=0.0400 P100 如果该厂消耗了5000m3压缩空气,折算成标准煤即为: 50000.0400=200(kgce),9,2、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法规定年综合能耗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或国务院、省政府指定的年综合能耗总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3、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大于或等于表1(P87)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4、主要用能设备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 (P87)中

6、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10,五、有关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释义,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调整的范围 、基本要求: 考虑到我国 幅员辽阔, 能源计量要求千差万别,能源计量是一个综合性领域的实际。对计量器具应如何配备和管理,提出的要求是一些最基本的。 、适用的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非法人单位只要独立核算的,与供给单位有贸易关系的用能单位亦在本标准规范范围。但本标准不涉及城乡居民家庭用能及个人用能。,11,第二章 引用文件 三个引用标准的简介。 国家标准GB/T6422-19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该标准规定了企

7、业能源计量、设备用能检测、设备能量平衡测试的内容,对检测用仪器仪表、测试报告编制提出了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GB/T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是一项能源管理技术标准,是制定其他各项节能监测标准的依据,规定了节能监测的范围、内容、技术条件、监测方法及报告的编写要求。,12,国家标准GB/T18603-2001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对计量系统配套仪器的准确度测量要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能源计量有很多要求,考虑标准的严谨性和简捷性,此提及三个标准。 有的引用标准中没有日期。主要考虑用最新版本最新的内容配合此标准。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能源计量器具的定义:能源

8、计量器具是以能量计量为对象的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计量目的划分,而不是以计量器具本身的特性来划分的。),1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定义:实际装备的计量器具数量占应当安装计量器具数量的百分比。 、计量率=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能源量/能源消耗总量。 只考核配备率,而不直接考核能源计量率的原由。是因为用能单位的实际用能量是在变化的,考核起来操作有难度。而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比较直观。 4、计量器具准确度的定义:计量器具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示值能力。(一般用相对误差的形式表示a%),14,第四章 能源计量的配备 P86 一、能源计量的范围和分类 1、能源计量的范围 包括用能

9、单位、次级用能单位、用能设备在能源及载能工质输入输出、消耗、自产、可回收利用,都属能源计量的范围。 2、能源计量的分类 (1)按使用性能分类: a.燃料能源(矿物燃料,如煤、油气等。生物燃料,如木料、沼气等。液体燃料,如石油、甲醇等)。 b.非燃料能源,如水能、风能、海洋能等。,15,(2)按利用状态分类: a.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b.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 (3)按资源形态分类: a.载体能源,如各种燃料、蒸汽等。 b.过程能源,如水流、风力、波浪等。 但更要注意按生产和生活,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分类 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 P86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对不同种类的

10、能源进行分类计量。具体的说就是电能、机械能、热能等分门别类,单独计量,煤、油、气等要分类计量。 (4.2.1),16,第二原则:就是要对不同用途,不同部门的能源,分类、分项计量。(4.2.2) 用能单位应对实际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分别计量。所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得重计和漏计。同时要了解实现分别计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能源的实际考核、缺陷诊断提供技术上的可能。 第三个原则:就是对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 (4.2.3) 重点单位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有利于降低配表成本,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对一些能源参数无法通过安装计量

11、仪表而实现测量及为了辅助监测其它仪器仪表计量性能是否正常,故鼓励重点用能单位配备一些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17,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定义式: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用能单位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3.1) 例: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10台。用能单位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台。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10100%=80% 、用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a.用能单位加装能源计量器具是对用能单位的强制性要求,用

12、能单位必须加装用于检测能源的计量器具。(因为它是数据管理的源头,解决包费制的重要手段),这是一项强制性条款。,18,b.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必须满足表第列要求。除可回收利用的余能外,其它能源需进出用能单位的配备率应100%。 c.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满足表要求。准确度是保证被测量准确可靠的保证,能源测量所需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等于或优于本标准表四的规定。准确度仅仅是保证测量准确的一项指标。如稳定性、量程、分辨力、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等也很重要,但不可能一一列举并提出要求。需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准确度是就装置而言的。 d.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工艺和环境要求。 环境必须要满足计量器具

13、的使用要求,如温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因为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计量性能和能源评价。 e.对适量配置便携式节能检测仪表没提出具体要求,其原因是大、中型用能单位规模大小差异很大,统一要求很难。,19,、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a.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必须满足表第列要求,这一项也是强制性条款。 b.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满足表要求。 c.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工艺和环境要求。 环境必须要满足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如温度,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计量性能和能源评价。 d.对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及耗能量低于表要求的可以不配备

14、能源计量器具。电能表可比表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要求。 e.表中所说的其它是指表中未列的某一种能源而非其它各类能源的总和。,20,、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a. 主要用能设备安装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必须满足表第列要求。这一项也是强制性条款。 b. 主要用能设备安装的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满足表要求。 c.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工艺和环境要求。 环境要必须满足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因为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计量性能和能源评价。 d.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超过表2规定的用能设备必须安装计量器具。 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及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是强

15、制性的,但所配置仪器的准确度是推荐性的。电能表若仅用于内部管理,可适当降低。,21,a.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业量/能源加工、投入量100(在计算投入量和产出量时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煤)。 b.本标准没有对这类性质的单位提出配备率的要求,是考虑这些单位本身技术含量较高,设备先进,可以满足标准要求的实际。(这些行业对配备率的要求正准确陆续出台)。 (2)对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所配备的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自耗率的要求。 例如:中油规定能源自耗率指标占产出总能源的13.6%。 企业原油自用量 原油自耗率() 100 原油产量 (3)对能源作为生产原料时,其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要求

16、应满足工艺标准要求,具体行业标准正准备陆续出台。那么会有更具体的规定。 以上三点在满足行业规定基础上,必须要满足表三和表四要求。,22,第五章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P88,一、用能单位应建立的计量器具文件化管理体系。(5.1.1) a. 用能单位应齐备有关能源法规和标准文本。 b. 要建立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计量数据的采集、出具、监督、反馈、处理及汇总等有关制度和规定。 c要明确部门岗位责任、职责分工、耗能定额管理、奖罚等规定。 二、能源计量管理人员。(5.2.1) a.用能单位应设立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并要明确相应职责。 b.应设立能源计量管理人员 能源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协助和督促本单位负责人组织贯彻国家的能源法律、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23,(2)负责本单位节能管理制度、节能计划、节能技术进步措施;能源消耗定额,节能奖惩办法的制定与执行监督。 (3)负责本单位新增用能项目的合理用能评价,参与本单位增购用能设备的审查。 (4)考核监督本单位能耗定额执行情况,确定节能奖金的使用方案。 (5)组织用能分析、节能测试,协助节能管理工作部门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