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82286982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内容摘要:在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薄弱。1、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方面有哪些障碍。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3、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关键词:培养 一年级学生 读题习惯 审题习惯在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其实,在粗心、马虎的

2、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我们要寻找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方面有哪些障碍,努力找出解决这些障碍的策略,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切实的感到愉快,不断的体验学习的成功体验。一、 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方面有哪些障碍。1、题目的内容与识字的矛盾。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

3、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

4、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2、插图的安排与学生经验的矛盾。相对于传统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形式,新教材中图文式解决问题具有直观、灵活的特点,被一致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思维。可是美丽的图画外表虽然看起来形象、直观,可是这种形式化的、所谓的直观反而为学生的思考带来了困扰。面对这种色彩斑斓的题目,学生会云里来雾里去。如在一次考试时,有这样一道图文结合的题:花丛中原来有13只蝴蝶,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多数学生没有明白原来总数

5、到底是几个呢?究其原因是学生竟对“箭头”的存在视而不见,并未理解这是发生在一前一后的两件事,没有理解右边飞走的5只还有左边飞来的3只。3、缺乏思考的时间与机会一年级的学生没有解读数学文本的时间和机会。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很多时候都会错误地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他们的知识经验少,不具备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条件,因此,一些新的题型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只有依靠教师或家长的讲解才能明白其意思。不论在平时的课堂上还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借助现代媒体把一道题、一幅例图,变成一个故事情节或一段视频,在学生还没读完题目要求时就在课堂上展示了一遍,看起来课堂精彩不断,学生回答不假思索。但我们冷静地思考

6、一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吗?把题目的要求、数量关系全部用课件展示的清清楚楚,这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还是教师在解读文本呢?试想,成人在讲解题目的意思时,是否已经将题目本身“变味了”失去了题目本身的价值:也许这道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后能学会举一反三特意编排的,你的讲解帮助学生将变式题纳入基本题行列中,学生失去了一次“转化”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恰恰是数学学习一种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加入了成人的思想:由于成人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思考问题的时候较之一年级的孩子常常显得过于理性,对于本身就很抽象的数学,他们在讲解题目的时候,特别是家长,更加直逼解题思路。学生往往失去体验的机会,感

7、性积累阶段被剥夺了;第三,加剧了学生不愿意审题的习惯:普劳图斯说过,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长时间的缺乏时间和机会,学生已经习惯了不去争取。在他们的脑中,留下的是等待,等别人的告知。因此,我认为,要把解读文本的时间和机会还给学生。4、缺乏反复推敲,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这里的推敲,就是要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如“几”和“第几”各表示什么意思,“把右边的3个圈起来”圈的就是3个物体,而“把右边第3个圈起来”圈的就是一个物体。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会掉进编写者设下的“陷阱”,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8、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说教,让他们读题时如何推敲,是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其重要性:我用左手抓了5块糖,让每个学生都看到,然后放到右手2块,再将左手握紧问学生:“我的左手里还有几块糖?”学生很快答了出来,这样反复几次,我的速度稍微加快,到第4次的时候,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做法,问:“我现在的手中有几块糖”。大家异口同声答到:还有3块。当我把问题重复说了两遍,并辅以手势和面部表情,有的同学才恍然大悟。仅仅因为我把“左手”说成“手”,答案就变了。学生在做题中往往缺乏推敲所以做题出错较多。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在数学课中读题教学举足轻重。

9、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要想很好地审题、解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就非常重要。1、指导学生读题方法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独立读题有困难,要由教师范读或领读,或把生字注音,或放大在黑板上,在教师的帮助下读题。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另一方面,在弄清题意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求不宜过高。 2、 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在以往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题目只粗略地看看,然后想当然地做起来,答案自然不正确。

10、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解题要首先读题,学会读题。读“题”百遍,其义自现。读题先从一句话题目开始,由易到难,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题目;其次,读题后,让学生找出题目结构的规律,明白题目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读题时找出一些重要的字词,并把它圈出来。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了。3、 注重读题方式的变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把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朗读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学生读题方式也不尽相同,如让学生分角色、开火车读题。如:“我(黄松鼠)摘了3个松果,我(花松鼠)摘了6个松果,我(灰松鼠)摘了9个松果。(1)黄松鼠、灰松鼠和花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2)

11、送给老松鼠10个还剩多少个?”这题文字较多,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读题,读题后,教师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我是指的谁,再理解送给老松鼠10个是从哪里送出去的,老师再加上引导与点拨,学生很快解答出来了,解题效率也大大提高。4、教会学生读题一提起读,多被认为是语文学习的专利。其实不然,数学中的读题不仅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而且是理解数学题目题意的必要措施。从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以后不久,我就开始让学生们自己读题了,为防止他们读题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我让他们用手指指好了读题,有时是响亮地齐读,有时是嘴巴一动一动地默读。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在黑板上写出来,并注上拼音让他们看了拼音读,读通了题,孩子们自

12、然明白了题意,会做题了。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一年级学生要培养的不光是良好的读题习惯,还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就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有顺序”,按照题目的顺序一题一题地做,这样就可以保证不漏了,防止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跳题。 2、“听清题意”,在老师或家长读题时要认真听清楚,弄明白题意,很多的题目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不仔细听,就会做错题。如有些相同题型的要求是在正确的答案后画标记,可能是或,那就需要听清题意到底是做哪种标记,不能搞错。 3、“认真做”。 有些孩子在写到简单的题型时,往往容易态度松懈,越简单的反而容易出错。所以做题目的时候要让学生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不管是简单或是难题都要认真对待,越是简单的越要认真做。 4、“细检查”,这是克服粗心的最后一关。先把答案捂住,在心中再做一遍,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错误,这才是检查。 在提出这样的要求后,经过一年级上学期这段时间的努力,很多孩子都养成的良好的审题、写作业的习惯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如果按照陶先生说的去做,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上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