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97265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特学校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学科试题第卷(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胄(zhu) 犒劳( o) 川流不息 金榜提名B. 捭阖(bi) 商贾(g) 受益匪浅 重蹈覆辙C. 长铗(ji) 债券(jun) 披沙捡金 呕心沥血D. 愀然(qio) 戛然() 钟罄齐鸣 谈笑风生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500 年前的孔子,曾对着 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会到先哲的睿智。营房各处 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了

2、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泻 闪耀 启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 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使得大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C.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有效实施。D “”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

3、百姓最关注的议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形成危害的物种。B.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造成的。C.近 年 来 中 国 已 建 成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高 铁 网 , 目 前 正 在 加 快 高 铁 设 备 的 出 口 规 模 。D. 美韩展开大型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对此反应强烈,这使朝鲜半岛甚至整个东北亚的军事、政治形势日趋紧张,世界和平前景堪忧。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

4、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 、 荷花淀等。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1.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 题。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

5、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 ”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

6、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 ”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 ”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 ”帝为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外家,非法。 ”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

7、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廉之,果枉 廉:查访 B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 御:进献C付宫正,则酌其平矣 平:平息 D帝为饬光禄官 饬:整顿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帝前殿决事,或震怒 帝或告以振恤B帝恻然,投箸起 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C帝曰:“何为?” 且医何能活人D民家为子弟延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文忠素贤, (则)宪言可信乎?B后曰:“赎罪罚役, (

8、乃)国家至恩。C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遂)谢曰D死生,命也, (虽)祷祀何益!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极力劝谏。B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让朱元璋认识到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C马皇后不忍以己之病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察纳忠言,为天下苍生着想。D马皇后仁慈宽厚,体察民情,不计私利,正可谓“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 2.第卷(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9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5 分)诗 人 贪 求 好 句 而 理 有 不 通 亦 语 病 也 如 袖 中 谏 草 朝 天

9、 去 头 上 宫花 侍 宴 归 诚 为 佳 句 矣 但 进 谏 必 以 章 疏 无 直 用 稿 草 之 理 再 如 唐 人姑 苏 台 下 寒 山 寺 半 夜 钟 声 到 客 船 句 则 佳 矣 其 如 三 更 不 是 打 钟 时。(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 4 道题) 。 (8 分)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归去来兮辞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滕王阁序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 氓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前赤壁赋凌余阵兮躐余行, 。 ,援玉枹兮击鸣鼓。 国 殇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琵琶行12阅读下面

10、这首唐诗,完成一题。 (8 分)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B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C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

11、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 分)13上面这首诗“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两句的意思是: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说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看法。 (150 字左右,8 分)3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和谐“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黄朴民“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黄金岁月,是古代政治走向清明、积极进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朽象征。在“贞观之治”的诸多优良传统中,“和谐”显然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它体现了“贞观之治”的本质属性,象征着“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兼容并

12、蓄,宽容海涵”。唐太宗李世民以博大的襟怀与气魄,在治国经武时做到虚怀若谷,宽容包纳。这表现为:在制定方针,实施政策时,能够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将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在君主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能够容忍魏征等臣下的犯颜直谏,闻过则喜,在胜利面前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在人才任用上,能够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在民族关系处理上,能够摈弃狭隘的“夷夏之辨”畛域,打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的怪圈,奉行“胡汉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理念,甚至赦免宿敌颉利可汗的性命,从而最大程度上化解了长期以来因

13、民族征伐而积聚的民族仇恨,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和而不同,因事设宜”。这一点,在“贞观之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在用人上,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像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位善谋,一位能断,唐太宗使两人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佳话。又如在边疆治理上,提倡“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不改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这样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宁,造就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文武并用,恩威互补”。考察“贞观之治”,我们能够发现,唐太宗君臣在治国思维的

14、选择和管理艺术的运用上,很好体现了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显著特点。如一方面,提倡法制,执法不避权贵;另一方面,注重教化,以温和的德治方式争取民心,“令上下同意”。一方面,勇于求谏,善于纳谏;另一方面,又敢于决断,雷厉风行。做到了“仁”与“礼”的有机统一,“德”与“刑”的相辅相成,张弛有章法,宽严有节度。又如在文化上,既推崇和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彻底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儒学式微局面;但同时又承认和鼓励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发展,让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再如,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一方面用怀柔羁縻的方式进行安抚,保证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另一方面又补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甚至打击手段,以战止战,同样做到了文武之道,张弛互补。 “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这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这方面,“贞观之治”为后世封建社会树立了一个杰出的典范。首先是唐太宗践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的为君之道,带头提倡节俭,释放宫女,让利于民,“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奖励农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其次是对皇亲国戚多有约束,防止他们为非作歹,平添社会的对立。同时,根据“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原则,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