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73345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重三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考试时间:2017 年 1 月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长:40 分钟命题人: 审题人:第一部分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 626 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将入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格杀。父亲李渊正在皇宫内湖上泛舟,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李渊无奈,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史称“玄武门之变” 。这场残酷的夺嫡斗争违背了A.宗法观念 B.华夷观念 C.重农观念 D.民本观念2.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

2、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3.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材料表明元在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是A.郡县制度 B.行省制度 C.分封制 D.中书省制4.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处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

3、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5.“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微历史:18401949 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7.2007 年 12 月 12 日,“联众”公司在网上发布公告,推出大型红色民族网游抗战。其活动之一名为“全民抗日,反扫荡”,内容如

4、下:日军将于 12 月 13 日 12:0016:00 发动全城扫荡,特号召玩家共同击杀鬼子。你认为网上举行的这一活动的历史背景应为A.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C.1937 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1945 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 1936 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 ”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抗日战争9.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

5、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10.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 。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11.董必武同志于 1961 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6、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12.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忽视了A.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群众路线问题 D.独立自主问题13.“就在 2l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九二共识”通过 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4.1954 年某国际会议在欧洲举行,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如

7、图生动再现了周恩来率团参会情景。这次会议是A.亚非会议 B.不结盟会议 C.开罗会议 D.日内瓦会议15.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16.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右图记录的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是A.与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17.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

8、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18.1949 年 2 月,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这实际上是哪一外交方针的萌芽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不结盟政策1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

9、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20.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21.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国君主立宪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皇帝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利 它有很强的专制色彩A. B. C. D.22.美国 1787 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

10、包括各州与中央之间的分权制衡 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不同人种间权力分配平衡A. B. C. D.23.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应该选择 1825 年经济危机的状况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圣西门的论著 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A. B. C. D.2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只有在战争条件下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25.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11、“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第二部分本卷为非选择题,共 25 分。请按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6. 2015 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70 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7

12、 年 7 月 7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 7 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5 分)(2)材料

13、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11 分)(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9 分)北重三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试题答案(普通班)1-5 ABBDD 6-10 CCBDB 11-15 AABDC 16-20 CCBBD 21-25 CBCCD26.(1)依据: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 年日本投降结束。 (5 分)(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 ;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 。(11 分)(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9 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