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1600936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课件(通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和硫酸,1. 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硫单质的性质。 2掌握SO2的性质。 3掌握硫酸的性质(特性)和用途。 4了解常见的漂白剂及漂白原理。 5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与治理,联系实际,对化工生产、环境保护 作常识性了解。,一、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SO2是 色、有 气味的有 气体,密度比空气 ,容难, 难 , 溶于水。,无,刺激性,大,液化,易,毒,2化学性质 SO2是一种 氧化物,由于SO2中硫元素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2既有 又有 。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还原性,氧化性,(2)还原性 能被Cl2、O2、KMn

2、O4(H)溶液等强氧化剂所氧化,生成6价的硫。SO2Cl22H2O= (SO2能使氯水褪色)。 SO2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SO3(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化学方程式为: ,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工业上常利用该原理来生产H2SO4。,H2SO42HCl,2SO2O2 2SO3,(3)弱氧化性 SO22H2S=3S2H2O (4)漂白性 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无色物质 ,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难,难分解恢复至原来的颜色。例如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受热后恢复红色。,不稳定,3. 实验室制法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可用向上

3、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气体) 延伸:SO2与CO2的鉴别 鉴别S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加热看能否再复原。,鉴别C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 当SO2中混有CO2时,不会影响SO2的鉴别;当CO2中混有SO2时会干扰CO2的鉴别,应先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 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常用方法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SO2),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二、三氧化硫 1SO3与水的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

4、酸盐。,SO3H2O=H2SO4,1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 的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其密度为1.84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硫酸是一种 沸点、 挥发的强酸, 溶于水,能以 与水混溶。,无色粘稠油状,18.4,高,难,易,任意比,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2、Cl2、HCl、SO2、CO、CH4、C2H2等。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如 ;还原性气体,如 等。 (2)脱水性 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 的比例脱去, 例如:C2H5OH CH2C

5、H2H2O。,NH3,H2S、HBr、HI,21,(3)强氧化性 与金属的反应 浓H2SO4能氧化Cu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注意:冷的浓H2SO4能使铁、铝发生钝化。 与非金属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浓H2SO4能氧化C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3 的检验 检验 的正确操作是:待测液 取清液 有无白色沉淀,即可确定是否存在 。 思考: 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 提示: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记忆提示】 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

6、三类 1氧化型:即漂白剂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将有机色质内部的“生色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化学键)破坏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这种漂白是彻底的,不可逆的。此类物质有: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等强氧化性物质。,2加合型:即漂白剂与有机色质内部的“生色团”发生加成反应,使有机色质失去原有的颜色,但是,如果受热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漂白剂从有机色质中脱离,使之又恢复原有的颜色,这种漂白是可逆的、不彻底的,如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原有颜色(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3吸附型:有些物质的固体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7、可以吸附一些其他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是物理吸附,属物理变化。如活性炭、胶体等。,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使无机物(如KMnO4、CuSO45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物褪色,也不称漂白作用(如SO2使KMnO4溶液褪色)。 SO2也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是利用SO2的还原性,而不是利用SO2的漂白性。,【例1】 下列变化属于漂白性的是() A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水褪色 CNa2O2使无色酚酞先变红,又褪色 DSO2使NaOH酚酞溶液褪色 解析: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乙烯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Na2O2使无色酚酞

8、先变红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显碱性所致,又褪色则是Na2O2或H2O2的强氧化性,导致褪色,这种强氧化性导致的有色物质褪色可称为漂白作用,而SO2使NaOH酚酞溶液褪色则显示了H2SO3的酸性。 答案:C,SO2和Cl2漂白原理、现象及漂白效果的比较 氯气的漂白原理是由于Cl2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而SO2是由于它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如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另外,SO2能使溴水、氯水、KMnO4溶液等褪色,是因为SO2具有

9、还原性的缘故,如:SO2Br22H2O=H2SO42HBr,不是体现SO2的漂白性。,1(2010原创)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作漂白剂,若同时用于漂白一种物质时,漂白效果会()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难确定 解析: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水溶液中,SO2和Cl2发生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生成物H2SO4、HCl均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同时将SO2、Cl2用于漂白一种物质时,漂白效果会减弱。 答案:C,稀硫酸弱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 浓硫酸强氧化性加热时可与绝大多数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 O2氧化性由 体现。,浓、稀

10、硫酸如何鉴别 从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的差异入手,可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的方法有多种。 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2SO4,反之则为稀H2SO4。 观察状态,浓H2SO4为黏稠油状液体,而稀H2SO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 用手掂掂份量,因为浓H2SO4的密度较大(1.84 gcm3)。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浓H2SO4的质量大得多。,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 若产生大量气体为稀H2SO4:Fe2H=Fe2H2, 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H2SO4。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 立即变黑(浓H2SO4的脱水性)者为浓H2

11、SO4,另一为稀H2SO4。 方法六: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2SO4(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H2SO4。,【例2】 下列操作不能区分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A分别加入铁片 B分别加入烧碱 C分别加入蔗糖 D加入铜片、加热 解析:铁片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而与浓硫酸因钝化而无现象;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而稀硫酸不能;浓硫酸与铜片加热可反应放出气体,而稀硫酸则不反应。 答案:B,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

12、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使蔗糖炭化属于浓H2SO4的脱水性,A选项错;浓H2SO4可以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吸水性,但是与浓H2SO4能起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如NH3、H2S、HI等,C选项错;浓H2SO4能与铜片反应,但必须在加热时才可以反应,B选项也不正确;常温下浓H2SO4能使某些金属钝化如Fe、Al,D选项正确。 答案:D,1原理:利用Ba2SO =BaSO4(白色),BaSO4具有不溶于盐酸、硝酸的特性。 2试剂: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盐酸或稀硝酸。 3检验的误区 (1)只加可溶性钡盐

13、,不酸化。误将 ,此时上述离子同样会产生BaCO3、BaSO3、AgCl的白色沉淀。,(2)误将Ag判成SO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 便断定含SO 。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 而含Ag也会有同样现象。 因为AgCl=AgCl(白色) (3)误将SO 判成SO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 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 。该错误是未注意NO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 中发生反应:,Ba2SO =BaSO3(白色), 3BaSO32H2NO =3BaSO4(白色)2NOH2O 再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便错误地

14、认定一 定含SO ,也同样是落入干扰离子转化为SO 从而生成BaSO4 的陷阱中。,【例3】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物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 白色沉淀 B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解析:A中二氧化硫被硝酸氧化为硫酸,加氯化钡一定生成硫酸钡沉淀;B中的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钠,沉淀也是硫酸钡;D中是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C中先加硝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所得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 答案:C,1检验的关键:既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又要注意操作顺序的优化,方能排除干扰离子的误导,全面考

15、虑,综合分析,正确推导。 2检验的方法 先酸化,再加检验试剂:,3甲、乙二位同学各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 离子,且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 离子,其方案如下:,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严谨,甲_;乙_(填“严谨”或“不严谨”),并说明理由 _。 (2)如果你认为甲、乙方案均不严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_ _。,解析:(1)甲方案不严谨,因当试样中含有Ag时,同样得到白色沉淀,且AgCl不溶于过量的盐酸,Ag干扰 的检验;乙方案也不严谨,原因是当溶液中有 离子时,Ba2 =BaSO3(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NO3,BaSO3转化为BaSO4,沉淀不溶解,不

16、能排除 离子的干扰。若含 (显酸性),遇到 也会生成BaSO4沉淀。 (2)正确的实验方案应为:往样品溶液中先加盐酸酸化,然后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一定有 ,且避免了Ag、 等离子的干扰。,答案:(1)不严谨不严谨甲没有排除Ag干扰,乙没有排除 干扰 (2)往试样中先加过量盐酸酸化,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例1】 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水 D氯化钠,解析:本题是要求判断浓度的增大或减小,与以往的问题有所不同。浓硫酸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浓度减小;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引起变质;氯水也因HClO分解放出氧气最终变成稀盐酸;只有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因挥发而使溶液的浓度变大。 答案:D,高分策略 本题常见的问题是判断久置后溶液质量的增大或减小,有的考生没认真审题,只注意到“变大”一词,就急匆匆地选择了A项或B项。,【例2】 (8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 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